华夏集

培育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培育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育什么样的人

一提到育人,提到思想教育,有的同志就回忆起文化大革命中那些极左的做法:不顾人的心理特点,不谈遵循德育规律,强行向人们灌输祸国殃民的口号,强迫人们为一个又一个政治运动唱颂歌,强制人们一遍又一遍地高呼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胜利万岁。他们想把学生愚弄成没有求实精神,只会人云亦云,只会闭着眼睛输入他们的帮天下、家天下所需要的口号程序,然后为其任何一句丧尽天良的口号都可以大唱一通颂歌的人。

回忆这些,不无好处。我们之所以回忆过去,是为现在和将来。我们应该记住这沉痛的、灭绝人性的愚民历史,让它永远不再重演。

我们应该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人。我们应该培养德、智、体、美、劳几方面都发展的人。我们应该培养有科学精神和献身精神的人。我们应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一代新人。

我觉得还应该培养为正确的事行动的内趋力,培养该做的事就应该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的良好习惯。

从我做起是对客观而言,从身边做起是就空间而言,从眼前做起是就时间而言,从一点一滴做起是对理想而言。

不少学生,包括我们成年人,不是不知道怎样才对,怎样做才合情、合理、合法,而是缺少一种从我做起的品质。好事情好让给别人去做,吃喝玩乐却去效尤。什么时候做好事,要等大家都开始做了的时候我才去作,缺少从自己做起的精神,那么就永远不能让思想冲破牢笼,永远不能树立无产阶级的人生观。应该培养学生既然知道应该助人,路边见一病人,任周围有上百看客围观不动,我也只管上去,想方设法送他去医院。既然知道每天应跑完5000米,任别人都跑到4000米停下来,我也非到终点不可。只有具备了从自己做起的精神,才可能成为立场坚定、品德高尚、理想远大的人。

有的学生写入团申请书、决心书,还有写作文,都提到爱人民、爱祖国,甚至爱共产主义事业、爱改革的闯将、爱劳动英雄,但他对身边的人却不尊重,不能理解,不会关心,不会帮助,甚至对自己的父母都不尊重。那么他们所谓的对人民、祖国的爱能不是一名句空话吗?林彪、江青一类政治骗子,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口号喊得够响亮了,可他们对周围的人呢?对多年共事的战友呢?对多年服务的部下呢?曾经有过真正的感情么?由他们对身边工作人员的残忍就可以推断他们所谓的为人类、为共产主义纯粹是一种口号。我多次跟学生说,一个人不爱父母、不爱同学、不爱集体,那他不可能爱人民、爱祖国。一个不会为同学、为集体做出牺牲的人,一定不会为人民、为祖国做出牺牲。你想爱人民、爱共产主义,那就必须从身边做起,先为周围的人做事,先关心、帮助、理解周围的人。

有的学生喜欢表决心,努力争取将来成为一个无私忘我的人,将来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眼前呢?只顾自己,不顾他人;只顾个人需要,不顾集利益。良好的品德,必须从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今天用一分力气所能形成的美德,到明天可能花费双倍,甚至十倍的力气,更多的人则是错过今天,便一天天地拖下去,终于没能迎来那个形成美德的将业。分析许多品德高尚的人,他们大多是从青少年时代起,就注意培养自己的美德,就已经具备舍已为人的品质。

学生们看电影、听广播、学课文都佩服文学作品中的英雄。无数学生表过这样的决心:如果我在战场上,我也会像黄继光那样用身体去堵枪眼;我也会像董存瑞那样,用手托着炸药包去炸碉堡。甚至有的说:如果我像奥斯特洛夫斯基一样瘫痪了,双目失明了,就有了磨炼意志,成为作家的机会了。这种不注重从一点一滴做起,一心想做大事、当大英雄的想法,影响了许多青少年美德的形成。一个每天吃零食,却不肯向受难的患者捐献一元钱的人,将来可能为祖国无私奉献青春吗?一个不肯将一瓶墨水献给集体的人,也很难舍身去抢救国家财产。一个连自己的值日生职责都不愿履行的人,将来也很难在有了地位以后会向人民负责。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每一名想做大事、想当大英雄、想成为高尚的人都应该先具备从小事做起的习惯。

学生有了良好的道德品质,便容易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有这样两部分中学生:一部分是学习的主人,一部分是学习的奴隶。

是学习主人的中学生主要表现为:学习目的明确,有的理想还比较远大,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强。知道每天每月学哪些内容,知道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听课注意力集中,自习效率高,课余时间也有计划内的实事可做。这些学生和老师合作很好,但又不依赖老师,有较好的自学习惯,他们忠实于自己,考试从来不抄袭,学习成绩好,学习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内心深处的需要,是一种乐趣、享受。

是学习奴隶的中学生主要表现为:为避免父母的指责或老师的批评而学习。他们缺少或没有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父母或教师推一推,他们动一动。有时他们想学习,可又不知从何处学习起,用什么方法学。上课时经常为不能集中注意力而苦恼,自习或无事可做,或明知有事却尽可能拖拉。作业得过且过,课外就更没有自控能力了。他们喜欢依赖老师,可老师让他们做的事,他们又常常拖拉不做。他们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内心矛盾冲突很复杂,心血来潮时也能学一阵子,但很决就会冷下来。他们常把考试分数作为终极学习目的,而考试分数又不高,学习成了他们的负担、包袱,成了一种痛苦。

显然,我们当教师的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学习被动的同学得到解放而成为学习的主人,使班集体学习的主人越来越多,从而也就使自身的教学工作得到了较大程度的解放。

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和使他们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是一致的。学生理想远大,品德高尚,意志坚强,也就容易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二)怎样育人

1.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刚教书的时候,我曾自以为是,缺少民主作风,觉得自己是教师,就该说了算,我讲你听,我管理,你服从就是了。这使我做了不少脱离学生实际的无效劳动,疏远了师生关系,吃了不少苦头。于是,我回忆起自己读书、下乡、到工厂的经历,想起自己过去由衷尊敬的都是那些作风民主、真心诚意地为学生、为群众服务的领导或教师。

专制型的教师容易培养出冷酷、自私的学生,只有民主型的教师才能培养感情丰富、乐于助人、热爱生活、品德高尚的学生。自已过去既然厌恶专制型的教师或领导,那么,今天当了教师就该做受学生欢迎、为学生服务的教师。

为学生服务,就不能强迫学生适应自己,而应努力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原有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以使自己的教学适应学生的需要。教师要善于在教学大纲、教材与学生的心灵之间架桥,要努力防止离开学生心理实际的此岸世界而只在大纲和教材的彼岸世界动脑筋、做文章的倾向。

有时为了使学生学有所得,宁肯把教学目标定得低些,使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达到。18年前我曾在一个全是男同学组成的后进班上作文指导课。指导办法,就是请学生听我念范文,然后写下来,同学们在听与写的过程中感觉符合自己的实际,愿意写。如果不这样,而是硬逼着连听写都有困难的学生自己作文,他们失去兴趣,又实在不会写,索性不写,效果反倒更糟。学生学会听写作文后,再一点点引导他们往高处攀登。倘觉得学生水平低,总不肯把桥的一端建在学生的实际水平上,那学生也就总也不能到达大纲、教材规定的彼岸。

为学生服务,还应注意处理好与婆婆的关系。语文教学婆婆多,这是语文教师共同感觉到的一个事实。婆婆多,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有的婆婆很开明,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修养,在教学中点拨几处,便使人有豁然开朗之感。也有的外行领导,数理化听不懂便听语文课,听了以后,便有许多指示。一篇课文怎么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册语文书,除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参外,全国各地为之配备的练习册学习解难单元练习等参考资料超过了100种。婆婆的话可以听,这些资料也可以看,但听和看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为学生服务,而不是倒过来,教学为这些婆婆、资料服务。

2.建立互助的师生关系。

教与学之间的关系,还应该是互助的关系。一方面,教师帮助学生学习,另一方面,学生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能力。

我常觉得,帮助二字很重要,帮助学生学习,就不是强迫、命令学生学习。这些年我在教学中,特别是在辅导后进学生中,尝试过不少次失败。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忘了给学生当助手,而只是站在学生的对面,强制、逼迫学生去学习,结果和学生搞得很僵,师生心里都很不愉快。认识到这一点后,再辅导后进生时,我总是叮嘱自己:我是在帮助学生学习。帮助,就意味着必须耐心地到学生心灵世界中去寻找他们那些好学上进的脑细胞,使之兴奋起来,学起来,然后我再帮助他学得效率更高一些。任何时候,对任何学生都要坚信他脑子里有好学上进的一面,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强迫命令,才能避免师生对立。

反过来,也要坚信每位学生不仅能帮助自己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能帮助自己提高教学水平。只有从这个意义上思考,才能对各类学生都有感情。以前,我曾有过只有好同学才能帮助自己完成教学任务的观点,觉得那些后进同学是阻碍自己完成教学任务的,是包袱,是累赘。于是,对后进同学就缺乏耐心,越缺乏耐心,就越不能建立互助的关系,师生关系不协调,教学任务就更不能完成。

后来,我在实践中注意强化这一认识:每位学生都有潜在的帮助我教学的能力。从这样的认识出发,耐心地到学生中去找,这样我的助手越来越多,连最差的学生,也能学着帮我留作业、批改作业、出试题、评试卷、批改作文。这些年来,我教语文越来越轻松,重要原因在于我把每位学生都当成了自己的助手。

这些助手不仅帮助我完成教学任务,也帮助我提高教学水平。因为在和这些助手的交往中我不断加深着对学生心灵世界的认识,不断加深着对一届又一届不同性格特点、思想特点的学生的认识,从而根据学生的心理实际,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讲,越是学习后进的学生,越是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就像医生一样,只有经常治疗患疑难病症的患者,才能提高医疗水平。

3.发展学生的人性与个性

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自觉地发展自己人性的成分,发展自己心灵深处真善美的成分,由自在的人变成自为的人。

我认为所谓完善的人性,就是每个人既有衣、食、住、行这些低层次的需要,也有高层次的需要──劳动、学习、创造、亲情、友情、爱情、责任感、义务感、崇高感,直至具有最高层次的需要,追求人类的理想社会。马克思主义认为这一理想社会便是共产主义,而剥削阶级则认为这一理想在来世,在虚无缥缈的彼岸世界;剥削阶级讲的这样的人性,实际也不能具备完善的人性,特别是那些宣传人是自私自利的动物的人性论者,更是对人性的反动。

作为语文教师要着重发展学生个性心灵中需要劳动、需要学习、需要创造的那部分人性。即使对那些需要不那么强烈的学生,我也坚信他的心灵是一个广阔的世界,坚信这个世界中一定存在着劳动、学习、创造的需要。不管这种需要多么难找寻,有的甚至被压迫为潜意识,我也叮嘱自己走进学生心灵世界中,历尽曲折,把这种需要找出来。

另外,我还努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丰富多彩的世界,培养了人们丰富多彩的个性。世界的丰富多彩,也需要人们具有丰富多彩的个性。国家并不需要每个人都成为职业文学家、艺术家、诗人。实际上,国家需要我们现在培养的学生80%以上将来成为高素质的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我们国家的国情,决定了到下一世纪初叶,也仅能从2068万多同龄人中录取不到200万的大学生。这样想来,就不应逼着100%的学生都去按统一的升学模式去进行高难度训练了。使学生认识到:升学是人才,当数学家、文学家是人才,就业当工人、经商、搞个体经营,干得踏踏实实,干得出色,也是人才。同学们都应该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发展自己的特长,通过不同的途径,掌握尽可能多的语文知识,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

4.决策过程要民主。

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引导学生多参与教学,即不仅参与学,而且参与教。参与得多了,才会增加主人翁意识。

18年前,我从工厂来到学校时,应该说是不会教中学的,但一年多的时间,就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经常和同学们商量:教什么、怎样教。在一些自己心里没底的问题上,我总请同学们举手或投票表决,确定怎么办,这就使我避免了脱离学生实际的较大的失误,同时又获得了学生们自觉、热情的支持,因为学生都有维护自己选定的方案的心理。

比如:作业究竟是自己根据实际确定,还是由老师统一留?单元或平时测验是进行还是不进行?作文是同学互批,还是由教师批,日记是统一题目还是自选题目?教材分析是假期写还是开学写?这些较大的问题,我都和学生一起商量,需同学们举手和投票表决后,再根据多数同学的意见办。

这样时间长了,学生便养成了发表自己意见、积极参与教学的习惯,我也养成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的习惯。

当然育人应寓于讲读课之中,寓于写日记之中,寓于作文之中,寓于课外阅读之中,这些因下文将谈到,此处不赘述。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