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复习是应试教育的产物,有人认为复习难登大雅之堂,还有人认为复习只是考试前的专利。于是,人们时有复习活动却常常避而不谈,复习活动多为暗箱操作。这显然是存在一定认识误区的。我想复习不但是知识的巩固与加强,更是思维的训练与整合,是教学的回马枪,应贯穿学生学习活动的全程。当然,无论是平时的随机巩固还是考前的集中复习都应注意复习的思路与技巧,使我们的每一个回马枪都能起到真正的作用。下面介绍几种方法,供大家参考。
迂回包抄
迂回,绕到侧面或后面进行攻击,出其不意。在语文学习中,正面指导新课的学习固然重要、有效,而从不同的侧面进行阅读和拓展也往往有着出乎意料的学习效果。这不但重温了过去学过的,而且巩固了当前的新知,更加强了课外的语文学习,一石三鸟,此举不可谓不好。
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时,很多教师只局限于介绍一些抗美援朝的有关资料,或者回顾一下学过的有关抗美援朝的课文而已。我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复习素材,决不能轻易撇开。草草了事,而可以设计一个迂回复习的既属于巩固又包含开放拓展性的练习。如:
1.填空。
(1)到现在为止,你知道的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中国志愿军英雄有,他的主要事迹是;还有,他的主要事迹是。他们的共同之处是都有着的品质,不同之处是。
(2)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舍身忘己,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分别的时刻,志愿军战士忘不了、、; 朝鲜人民更忘不了中国志愿军英雄的名字:、、、、。(从课内外搜集资料)
2.给下面的几篇课文按事情发生的前后顺序重新排序。
《黄继光》《飞夺沪定桥》《再见了,亲人》《我的战友邱少云》《开国大典》
诸如此类的迂回之术,是可以在很多课文学后使用的,如把《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与《三味书屋》《给颜黎民的信》《少年闰土》等结合起来理解认识一个血肉丰满的鲁迅先生。此外,不管是在课文主题、人物联系或是内容写法上,围绕教材都可以扯出其千丝万缕的联系,既知新,又温故,极有利于训练学生思维的整体性。
连环相扣
一个词,一句话,一个片段,往往就是理解语言、体会写法的可依赖的载体。然而,如果我们将其看作是一个点去孤立地学习、理解,是不够科学的。实际上,它完全可能是一条线,一条能串起学海中散碎五彩的珍珠的丝线。有了它,语言训练便可节节相扣、连环不绝,逐渐形成一个有立体感的面,语言文字的锤炼便自然融汇其中了。
如《詹天佑》一课的课后复习巩固,我计了这样的练习:读句子,完成练习。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
1.毅然的意思是、,在这句话中,表现为_。
2.用然字组几个类似于毅然的词,并分别运用在句子中。
( )( )( )( )( )( )( )( )
(1)顺着蜜蜂飞行的方向,一定能找到养蜂人。列宁凭着这种想法敲开小屋的的门,开门的( )是那个养蜂的人。
(2)翻地、播种、浇水,花生便种下了,我们并不在意。没想到过了几个月,( )收获了许多花生。
(3)小英雄雨来始终不说出李叔叔的藏身之处,狗急跳墙的鬼子( )出手打了雨来,并且要枪毙他。
(4) 周总理的灵车已经远去,十里长街上的人们( )那样深情地站着、望着
(5)母亲一直鼓励着双腿瘫痪的我要好好地活下去,而我却对母亲的严重病情( )不知。
(6)在它(麻雀)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 )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枝头上。
(7)太阳完全跳出了海面,它旁边的云也( )有了光彩。
(参考答案为:果然 居然 竞然 依然 全然 安然 突然)
诸如此类的设计,有利于学生在回顾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去感受语言、理解语言。如果在教学中发现了一个特别的句子,我们也依然可以照葫芦画瓢,拓展延伸,进行巩固性训练。
步步为营
如果把语言文字训练中的字、词、句、段、篇机械分开,阅读和写作各自为政,显然有失偏颇;只将字词与字词进行联系,句子与句子进行类推也未免狭隘。在许多时候,掌握一个词,就为训练一个句子奠定了基础。有了一个句,更为段的训练提供了契机。这样的阶梯式的复习好比是步步为营,从很小的语言单位出发,去占领一个又一个的语言高地。在我的复习活动中,常有如下训练:
1.《丰碑》一课的生字有:伍 坨 啸 劣 酷 袭 僵 倚 秃 塑 豹 覆 莹
请自由选择其中的五个生字,各组一个与文中不同的词,然后写一段话,并同时用上新组的这五个词。
2.用狗、蛇、虎、牛、鸡这五种动物各组一个成语,并写一段话,同时用上这五个成语。
由词到句,由句组段,既有层次条理,又浑然一体,对于语言文字训练来说,这是极好的巩固提高方式。
细心摸索,语言的复习巩固方式还有很多。有了这些方法的积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也自然而然受到影响,学会了在语文学习中随时随地进行复习活动,完成一个又一个漂亮的回马枪。这无论是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发展还是过程方法的体验,都能产生推波助澜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