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精美隽永的短文。本文在讲述德国风景民俗的同时,用最精练概括的语言点明了通俗易懂但又意味深长的哲理,读起来让人既开眼界,又回味无穷,颇受教育。
学情分析:到了五年级第二学期,学生已经形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不少的阅读方法,能独立思考,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识字能力。因此通过预习课文,大部分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而且养成了较好的收集资料的习惯。
设计思路: 课文用优美生动的语言给我们介绍了德国独特的民族风情,根据这一特点,我采用情境教学法,用跟随季爷爷展开快乐的德国之旅这一情境贯穿全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我采取让学生联系上下文,以读为本的方式,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并适时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让语文教学溢出浓浓的语文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以随文识字的方式学习本课的生字,指导书写难点生字嫣,让学生能正确读写有关的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多元的体验中抓住重点内容了解德国独特的民族风情,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领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耐人寻味的精神境界,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内容了解德国独特的民族风情,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引导领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耐人寻味的精神境界,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教学难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引导领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耐人寻味的精神境界,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学会本课的生字词,指导书写难点生字嫣,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内容了解德国独特的民族风情,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引导领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耐人寻味的精神境界,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 师:同学们,许多人都认为自己的花当然是让自己看的,但有一个爱花的民族却认为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板书课题),大家知道是谁吗?这节课我们将跟随季羡林爷爷到德国游一游,了解一下那里独特的民族风情。
2、在小组中交流分享课前收集的有关德国民族风情特点的资料。(老师知道大家在出发前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收集了不少有关德国民族风情特点的资料,下面让我们在小组中交流分享一下吧。)(设计意图:《语文课标》对学生提出要利用图书馆、网络等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通过这一环节,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提高了,对德国民族风情有了更多了解,增长了见识。)
二、走进文本,把握内容创设情境:看来大家对德国的民族风情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快乐的德国之旅也要开始了。在旅途中我们得按照以下的旅游注意事项去做,祝大家旅途愉快!(设计意图:《语文课标》指出:在一个刻板呆滞的课堂氛围中,富有活力和创造的对话是难以实现的,轻松、活跃、和谐的环境气氛,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因此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利用有趣的情境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边读边想:季爷爷重游德国时发出了怎样的赞叹?把句子划出来。
2、指名读出句子(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明确课文的2、3自然段具体介绍德国有着奇丽的景色,是一个奇特的民族。(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准确地把握整篇文章的灵魂主旨。)
三、深入文本,互动探究
(一)游赏奇丽景色,感受民族的奇特创设情境:同学们,究竟季爷爷在德国看到了什么奇丽的景色呢?现在我们已经来到美丽的德国了,就让我们到处逛一逛,看一看吧。1、仔细默读2、3自然段,把描写奇丽的景色的句子划出来,圈出重点词,把句子美美地多读几遍,将读后的感受简单地批注在句子旁。2、学习句段: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应接不暇。
(1)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任何、家家户户、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花的海洋、山阴道、应接不暇,感受景色的奇丽。
(2)师生合作读后听老师配乐朗读,闭眼想象,再说说:你仿佛看到什么。(设计意图: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及表达能力。)
(3)结合学生的回答理解词语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指导书写嫣,积累更多描写花的词语,把积累下来的好词运用到写作中去。
(4)结合学生的回答理解应接不暇,老师示范说后让学生用应接不暇说话,加深理解。(在日常生活你有过应接不暇的时候吗?)(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联系课文内容、生活实际、结合想象巧妙地理解词语的意思,而不是死记硬背字典中的解释,并运用词语来说话。有效地达到各界与运用的目的,也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
(5)创设情境:同学们,下面让我们再到德国的街道上细细观赏那奇丽的景色吧。播放课件,学生看完后说说感受,并将自己独特的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明确这句段是介绍德国人自己又看别人的花。(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自己独特的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既符合《课程标准》中的要尊重学生阅读的个性体验,也体现了语文教学的语文味。)
(6)想想:为什么德国会有这样奇丽的景色?学习句段: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看到花的脊梁。1)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朝外开、花的脊梁,理解花的脊梁指什么,再结合朗读,了解德国人养花的与众不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2)想想从哪些句子可有证实德国人养花是让别人看的?师生合作读对话,用做动作的方法理解莞尔一笑。(设计意图:用做动作的方法巧妙地帮助学生理解词意,学生的印象会更深刻。)
(7)引导学生回顾德国人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自己又看别人的花,引出总结性语句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二)领悟精神境界,感受民族的奇特1、思考:德国有如此独特的民族风情,正是因为他们有着什么样的精神境界呢?为什么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是耐人寻味的呢?
2、二、三自然段中哪些内容是反映人人为我、哪些内容是反映我为人人的?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初步领悟其中的含义。(设计意图: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耐人寻味是学生理解的难点,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采取以读为本的方式,以读代讲、以读代教,有效地学生在读中初步领悟句子的含义。)
3、想想如何用关联词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两句话连起来说说,感受这一种境界的耐人寻味,再说说你此时此刻对德国人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情感。(设计意图:学生在初步领悟句子的含义的基础上,用关联词将两句话连起来说说,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在工具性的训练中突显人文性,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4、说说在生活中你有没有感受过类似的境界?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5、引导学生学习其中的表达方法:季爷爷除了写景介绍风情外,还给我们点明了什么,让我们回味无穷、颇受教育呢?(设计意图:《语文课标》在第三学段的阅读要求中指出学生要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可以学习到季羡林先生耐人寻味的写法。)
三、总结课文,拓展延伸1、旅程暂停,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朗读诗歌《给予》。
第二课时(略)
教学要点: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理解其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练习背诵第三自然段,抄写文中优美的语言。一、 导入新课:继续旅程。
二、学习第4自然段,联系上下文理解两个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旅程结束,练习背诵,抄写文中优美的语句。
板书设计:25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奇丽 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应接不暇 奇特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我为人人)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人人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