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合一有效备课
──《月光曲》教学谈
在一次教研活动中,听了专家对一堂课的精彩点评,其间谈到:对一堂课应该从整体入手,要重视作者的写作线索、学生的学习状态、老师的教学思路这三条线索的有效结合。
这一番话引起了我的深思:我们的教学,应该遵循作者的写作线索、学生的学习状态、老师的教学思路三条线索,并将其有效结合,做到三线合一。任何一篇文章,只有我们了解了作者的写作思路,了解作者为什么这样写,才能有效地从文章中挖掘有效资源进行教学,这就需要我们深入钻研教材;同时,为了让学生有效学习,我们也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选择更切合学生实际、更有利于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在这两者基础之上,我们再整理自己的教学思路,制定好教学目标、确立好重难点,并设计好教学步骤。我想,这才是备课的真正含义。
我将这一点收获运用到了教学实际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例如在教学《月光曲》这篇课文时,初看到课文,觉得知识点有些多,有无从下手之感,于是,我开始一遍又一遍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不放过任何一个词语或是句子,在读的过程中,不停地问自己:作者为什么会安排盲姑娘和哥哥对话这一部分内容?为什么会写盲姑娘听完音乐后的问话?为什么会描写当时的环境?为什么会用如此细腻的手法来记录盲姑娘及哥哥的想象?在反复读、反复思考之后,我的思路开始逐渐清晰,课文就讲了月光曲谱写的经过以及月光曲所描绘的景象这两大块内容,其间很多看似普通的情节对突出文章中心、表现人物个性品质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从学生角度来看,班里的孩子非常喜欢听我朗读课文,而且绝大多数孩子都能通过反复朗读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感悟文章所传递的情感。
经过反复思考,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步骤:在第一课时首先范读课文,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解决字音等问题,并简单理清课文线索。第二课时,首先让学生整体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再播放月光曲将学生带入课文所创设的情境中,唤起学生的想象,引出课文9、10自然段(即介绍《月光曲》所描绘景象的段落),通过师范读、生自读、评读、赛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悟,感受月光曲的令人陶醉;接着,我以这么优美的月光曲是怎么谱写出来的?这一问题导出前面的内容,并引导学生从盲姑娘和哥哥的对话、盲姑娘向贝多芬的问话中体会到盲姑娘的爱音乐、懂音乐以及贝多芬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与热爱。
本篇课文的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非常喜欢读这篇课文,而且读得很好,并能做到边读边悟,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我想:这一切都源自于我在备课时所做的努力与思考。
要想让学生的学习更高效,牢牢把握课堂四十分钟是非常重要的,而四十分钟的质量从何而来?就需要老师深入钻研教材、正确把握学生学情并认真整理好自己的思路,只有做到这三线合一,才能做到有效备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让心去飞
──《月光曲》教学谈
河南省郑州市伊河路小学分校王波涛
《月光曲》一文是关于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钢琴曲──《月光曲》的故事。文章生动地记述了贝多芬谱曲的经过。
全文以生动、优美的语言开始叙述。贝多芬来到小镇演出,夜晚在清幽的小路散步。当贝多芬被盲姑娘断断续续的琴声所吸引,并同时被盲姑娘那种虽贫穷,却这样懂音乐、爱音乐的精神所感动,即兴为她演奏时,一阵风吹灭了蜡烛,屋里洒满了清幽的月光,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使我们仿佛身临其境。
对于《月光曲》的内容、意境、情感,作者以生动的文字,借皮鞋匠的联想表达出来。天高云淡、月朗星稀,平静的海面上洒遍了银光,这时月下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幽静。月亮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着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让我们品尝到了音乐的美妙,情境的神奇。
我们在体味作者用词精妙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兄妹之间的手足亲情,盲姑娘对音乐的热情,更为伟大的人民音乐家博大高尚的情怀所感动。贝多分悄然而来,悄然而去,却给穷兄妹俩带来一片温馨的人间之爱和一次美妙的艺术享受。音乐没有国界,没有贫*之分,它所给予人的是一样的旋律,一样的情感升华。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为了多给学生一些主动求知、发表个人感受的自由以及广泛的思维空间,课毕,我又选择了一首曲子,任由学生细细听来,细细品来
曲子是动人的。在这旋律的感染之下,学生将怎样在自己想像的空间去畅游,让自己的心飞向哪里呢?
才女李一航的心思总是如此细密──
这曲子很好听,其中似乎有种淡淡的忧伤。调子很平淡,却似乎含有千万种变化。琵琶一声声地响着,多么扣人心弦,不由得把我引入了一个神秘的世界。那好像在一座大山深处,全是竹林。竹叶绿得几乎透明。那种绿是平和的,决不会受到乱世的玷污,很美,刚中带柔,柔中带刚。一条清澈的小河流过竹林,小河流得也缓,似乎不忍心打破这脱俗的宁静。河边的巨石之上,坐着一个姑娘,身穿白衣,黑发高高盘起,裙摆随风飘扬。她在吹箫,箫声动听,跟着小河一起流出竹林,在群山中回荡
而机灵鬼李嘉华则带了一种苍凉之感,颇有些侠士范:
皎洁的月光洒遍了整个枫林。我独坐林中,轻抚着手中的的琵琶,缓缓地弹奏起来。枫叶犹如雨点沉沉下落。双手托起一片──原本火红的叶片在月光的照耀下显得如此苍白,宛若我心。一阵风拂来,枫叶从我掌心无言滑落。如此富有诗意的夜晚只有我一人独伫。下起雨来,我任凭这细细的雨丝打在我的身上,没有任何归去之意。为何?因为我四海为家。雨停了,一丝晨光探出云缝,照在我身。天亮了,身旁的枫叶又恢复了原来的色泽。可是,我那破碎的心是再也恢复不能了。该走了。我缓缓起身,带起几片枫之残叶,随我离去。握着手里的琵琶,去继续流浪,永远不回头。
连小能豆宋子晨也品出了些诗情画意──
幽静的竹林里,一位少女在入神地弹着琵琶。风,吹拂着她的长发,她微闭双眼,用纤细的手指拨着琴弦。竹叶仿佛被她那美妙的琴声陶醉了,一片一片掉落了下来
细细地咀嚼着这些还是孩子的只言片语,心中却仿佛将那首曲子听了又听,每一遍都有着不同的感受,不同的境界,就像是在广漠的世界里自由翱翔。
语文的教学,渗透着多元化,渗透着情感教育,渗透着真善美的熏陶,读一篇文章,品万种滋味,享无限风情。人在四方教室,让心随着丰富的联想去自在飞。
创设情景注重语感
──《月光曲》教学谈
学习中我引导学生紧紧抓住月光曲的内容,反复地朗读和品味,并请学生带着感情去读,让学生闭目想像当时的情景,循着作者的描写,使文中的情景在学生的脑海中浮现。这时候,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也许比老师的分析讲解还要丰富,还要迷人。当学生有点入境生情时,我及时加以引导,放《月光曲》的录音,让学生在美妙的《月光曲》乐曲声中朗读品味,去想像大海的变化,去思索月光曲的具体内容,去感悟语言文字所表达的诗的意境。此时生动的语言和优美的乐曲会融为一体,这时再让学生听着乐曲,请一位学生朗读描写月光曲的内容,再让学生想像当时的情景,学生们眼前的景象更加具体化了,紧接着让学生把自己印象最深的景色用简笔画儿的形式画下来,此时学生兴趣很高,主动地去感知,主动地领悟,纷纷展示眼前出现的三幅画面:第一幅画面是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海面上洒遍了银光。第二幅是月亮升高了,正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第三幅是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大家通过展示、评议这三幅画儿画得怎样,为什么,来相互丰富对月光曲内容的理解。
学生能读出《月光曲》的意境,是源于在理解过程中那种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制造气氛,以境激情的做法,激起了学生们的强烈求知欲,培养了他们敏锐的感悟能力,就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和激励下,学生自己用心去思考语言文字内涵,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中蕴含着的思想感情。这样的教学设计,突破了教学难点,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