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桂花飘香的季节,每天清晨我走进校园,就能闻到阵阵的桂花香,那时我感觉浑身特别轻松,脑袋也非常清醒。
这几天正好要上一篇课文,题目是《桂花雨》,它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以桂花雨为题,以桂花香为线索,写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表达了对家乡亲人和美好生活的怀念。
但是我看到这篇课文的时候,我陷入了思考?怎么教这篇课文呢?学生见过桂花吗?学生了解桂花吗?学生能感受到桂花摇落像下雨的样子吗?学生能体会作者爱花思乡之情吗?一系列的问题摆在我的面前,叫我去想如何才能上好这节课。在沉思中我想到每天早晨的桂花香,我决定寻花探树。
在学校的会议礼堂面前我看到了一簇高大的桂花树,那真是绿叶层层密,黄花点点金哪。一个教学的构思在我的心中涌起
一、 感知桂花
早读课下,我等学生做完了广播操,就带他们到会议礼堂前。学生一进入礼堂的大门口,就七嘴八舌的说好香呀。我乘机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花的香吗?学生四处找花,没有看到,都说不知道。我又问:谁能形容一下这花的香气?学生就说开了,有的说香气袭人,有的说芬香扑鼻,有的说沁人心脾,有的说鸟语花香,还有的说十里飘香
等我继续带他们向前走到桂花树下的时候,其中有一个学生喊到:老师,桂花树!我问道:你是怎么知道桂花树的呀?这个学生说:我家就有一颗桂花树的,但是没有这么大!我继续说:同学们,在我们面前的是一颗桂花树,现在请同学们仔细的观察桂花树的外形和花的颜色大小,把自己看到的放在心中,我们在上课的时候再进行交流。
学生们井然有序的在桂花树的周围散开,有的在闻花的香气,有的在看桂花树叶子,有的在忙着采点小小的桂花。我看到学生们说着笑着谈论着,我也陶醉在这美丽的桂花和童心中了。学生也都沉浸在这一片的花香之中了。
二、 读文对比
学生到了教室,我没有叫他们看书,有的学生就迅速的打开课本看了起来,交头接耳的谈论了起来。在正式上课的时候,学生还在想着自己看到桂花的情景呢。
上课了,我让学生先汇报自己看桂花的结果。学生在小组讨论后,四个大组每组推选出一个进行汇报交流。学生多自己看到的闻到的说的头头是道,因为有话可说。这样在汇报过后,我及时的回到课本中来,请同学对照后面的生字新词,读课文,发现课文描写桂花的语句,画出来,读一读,并想一想作者说的和你看到的是一样吗?如果不一样,请你说出来不同的地方。还有在读文中你自己发现什么问题的也可以提出来。
学生嵇海峰说说:老师,课文中‘笨笨拙拙’一词用得好,我想象中的桂花树是高达的挺拔的,但是今天看了,真有的失望,这个‘笨笨拙拙’一词正好和我的心情一样。
学生姜凌云说:老师,我发现‘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这一句话写得很好,我感觉到桂花的香就是这样的,让人的心都浸在花香中了。
学生杨莹说:我觉得‘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这一句也写出了桂花真实的香,我能够体会得到花香和丰收的喜悦以及助人的欢乐
就这样,学生用自己直观的形象和课文中的文字联系起来,对照发现了文章的语言的准确性和美感。
三、 体验摇花乐
在读出花香之后,我和同学们一起直奔摇花乐。首先当然是要明白为什么这是件大事。读懂三个字老是缠,明白我摇花的迫不及待。读懂了,就能感悟到这什么是一个大事。也能读好我和母亲的对话。这又一个进行对话朗读训练的好机会。正因为我迫不及待,等到终于有机会摇了,一定兴奋不已。于是又有一个机会训练学生的朗读。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如何读出我的兴奋,虽然忙碌而快乐。摇花之后母亲对桂花的虔诚,父亲由引激起的诗兴。更加反衬出我摇桂花的乐趣。这就是摇花之乐。
但是这终究是纸上的东西,学生能读出摇花乐,更想的是自己能不能亲身体验一下。在第一课时结束的时候,学生在没有我组织的情况下,就到了桂花树下,学生学着课文中的描写的样子,抱住桂花树,使劲的摇呀摇。只见那金黄的桂花纷纷落下,如雪如雨,但是更象雨那样急的落下。学生的笑呀、跳呀,也学着作者的语气喊道: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好美的雨呀!他们也和作者一样真正的体会到了摇花乐。
回到教室,在第二课时中,我先让学生汇报摇花的方法。学生有了直接的经验,如数家珍,一一道来。紧接着,我让学生说说花雨落下的情景。学生有的说不象雨,但是更多的说象雨,并且说出了理由,一是落在桂花是直接落下,不是飘落的;二是落在脸上凉凉的,和雨点感觉很相似(大家都有淋雨的经历)。
下面我就要学生说说自己摇花的乐趣了,大家你一言他一语的都抢着说。我让他们对照自己的感觉和作者对比一下,还能发现什么?
在学生再次读文中,学生发现了作者家庭的爱花情结,这样为作者的摇花乐的分析又添上浓重的一笔。
四、 领悟思乡情
这篇课文是台湾的作家琦君写的,她早年在杭州读书,家在江浙。1949年赴台湾,那个年代过去的人,老了大多思乡,落叶归根,人老思乡,是常理。而桂花又蕴含着归乡之意,因此作家写此文追忆童年于摇花乐,寄思乡于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前者在文用了大量的笔墨描述,表现得淋漓尽致,但后者在文中并没有点明,只说每次作家长大后从外地回来,总要带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常常说:‘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以及每到这时,我就会想要、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 母亲思乡,我是母亲的女儿,当然也会有遗传。甚至于乡情更浓于母亲。这也就是作家用笔的含蓄所在。
基于此,上课时我就把寄思乡于文这种情感的熏陶放在首位。当然作者的这种情感是通过喜爱桂花摇桂花收桂花的童年摇花乐来展现的。所以要感悟作者的思乡之情,先得读出摇花之乐。
另外那个时代的孩子完的乐趣是少的,在童年中的乐趣是深深难忘的,更何况还有那浓浓的香味留在记忆中和餐饮中。大人们的物质生活也是很贫乏的,有桂花香的生活已经是很奢侈的了。
在体悟到摇花之乐之后,体会母亲的思乡之情和作者的思乡之情自然水到渠成了。即使家乡的宅院旧更可能是破旧,残旧,但因为是自家的,所以总是恋恋不舍。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是,我也受到了感染。于是和学生一起背起《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忆江南》《静夜思》等,在此基础上,
我用下面的几句话作为总结:山是故乡美,水是故乡甜,茶是故乡浓,酒是故乡醇,日是故乡暖,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
浓浓的故乡情,尽在故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风土人情之中。莫道情有千万种,人间最是乡情浓。
五、延伸生活
在感知、对比、体验、领悟的过程中,《桂花雨》的教学接近了尾声,针对课后的练习和作业,我想到底是德育延伸、美育延伸还是能力延伸呢?
实际上,重要的是学生在学完这一课还想要的是什么呢?
我在课堂上进行了调查,学生自己说出了几点,我看很好!
学生刘必豪说:老师,我想吃桂花糕饼!
学生余思函说:老师,摇桂花的乐趣,和我在外婆家打枣子的的乐趣有点相同的。
学生蒋伟说:老师,我想再去看看桂花,摇一摇桂花树。
看来,学生们还是需要的是直接的感受和体会,在学生的启发下,我让孩子回去后,到阜宁的老街上吃一吃阜宁的土特产阜宁桂花汤圆,还要让学生回家写自己打枣子、打白果的经历,要写出自己在打的过程中的乐趣。
通过《桂花雨》的教学,我发现学生的语文学习是要老师引导激发的。一位伟人曾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线,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是自主探究的源头。设计质疑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造成认知的冲突,从而激发他们自主探究的欲望。课堂学习是学生的自我需要,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就调动了。培养了学生抓住重点语句体验理解的能力,打开了学生的思维,确定学习的目标,引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责任就是点燃火把,让它燃烧。学生应该是能发光的灯,而不是存储燃料的瓶。教师不应该做学生思维的保姆,而要让知识成为学生自己思考的果实。学生本人才是成长的主人,发展的主体。问题让学生提出;新知让学生探究;思路让学生交流。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和创造能力的发挥;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自主学习中学生真正感受到了作者我童年时代摇桂花的欢乐和那情牵梦绕、美丽缤纷的桂花雨。
再次就是要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而强烈而活跃的相象是伟大智慧不可缺少的属性。小学生思维活跃,富于相象,但是他们的想象力的形成于社会生活实践,依赖于教师的启发诱导。教师要挖掘了教材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训练点,放飞学生那想象的翅膀,进行语言实践,学生在创新的天地里翱翔,文本语言活起来了。
最后就是在朗读中感悟课文,感悟摇桂花的欢乐和桂花雨的缤纷。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朗读中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这也是苏教版的特色,从教学过程中可以看出,我安排了感知、对比、体验、领悟层层递进的方式,通过对比读、发现读、语感读、体验读、等方式培养学生朗读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在朗读中理解、体验、积累、内化语言文字,领悟语言文字所蕴涵的思想感情,从而让学生产生对朗读的兴趣,达到了美育的效果。学生感在其中、悟在其中,对课文的感受深了,对童年及家乡的怀念就情不自禁了,这样重难点目标就自然达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