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病人》这篇文章以一个孩子的口吻讲述了很少生病的我以为生了病能自由、快活,能让妈妈多爱我一会儿,故而装病,却没想到当病人其实是件苦差事,最后不得不赌咒发誓反复声明‘我’真的没病这件令人啼笑皆非的童年趣事。本文条理清晰,段式工整,先写我装病的原因,然后由可是不久,我就发现当病人其实是件苦差事。一句过渡至对装病如何自讨苦吃的描述,这部分详细罗列了我装病的种种苦恼,尽可让人理解最后我为何要赌咒发誓反复声明自己没病。最后以唉,原以为生病能自由、快活,想不到却是自讨苦吃。这句话给全文作结。课文语言富有童趣,尤其是心情、神情的描写生动细腻,将母亲对我关爱之情及我装病苦不堪言的感受传神再现。
二、学情分析
通过一、二年级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了识字的能力。三年级,学生在此基础上又掌握了一定的理解词语的方法,因此四年级的字词以学生自学为主。生字新词可以借助学习工具及各种解词方法学字会意。尽管学生有自学字词的能力,教学中却也不可忽视关键字词的教学,尤其是那些字音易读错的字和应让学生积累的词语必须强调,以防学生先入为主而纠正不及。
从本学期开始,学生已进入中高年级的语文学习。低、中年级的阅读教学主要是指导学生逐句逐段读懂课文,中、高年级在阅读教学中应逐步帮助学生建立篇的概念。所以教学中,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可以遵循从整体部分整体的认知思路,从整篇课文入手理解课文内容,继而对关键词句细细推敲,在此基础再统观全文从而悟道。
双基的落实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从低年级开始,语文课堂上,教师都以各种训练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学生进入中、高年级,在以有效训练帮助学生理解、感悟文本,发展思维的同时,中高年级学生应具备的一些能力,如概括能力、自读自悟能力等,教师在教学中要花些功夫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带领学生积极参加探求知识的过程,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思考、辨别、分析、归纳,亲自获得知识。课上只有读、思、悟、言有机结合方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启迪思维、情感共鸣、自主表达、有效生成。
三、教学目标
1、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识记本课生字,积累有关的词语。
2、
3、感受儿童情致、体会生活乐趣。
基于以上思考,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目标一: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识记本课生字,积累有关的词语。
生字虽以学生自学为主,但蹿、强两字的字音要指导读准,教学中随机理解巴不得、眼睁睁、斩钉截铁等词语的意思,并帮助学生积累这些词语。
目标二: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意思并能用完整、流畅的语言概括表达。
借助‘我’为什么要装病,又是如何自讨苦吃的呢?这一问题的语言训练,引导学生边读边思,将课文内容整理、归纳、概括,从而完整、流畅、有序地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的意思。
目标三:感受儿童情致、体会生活乐趣。
通过品析词语体会我的心情,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悟文章意趣。在品析词语的同时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品析词语的方法,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
四、教学设计
(一)读中思
语文教学注重以读为本,读书可以发展学生的口头语言,培养语感,更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感受。然就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感受而言,读与思是相辅相成的。因而在本课教学中,学生每一次读文都有思维的参与,如:在思考为什么起先‘我’认为能装病是天助我也,而结果却认为自己是在自讨苦吃?时,要求学生认真默读课文,借助所给填空来回答问题。这样的读书非一蹴而就,它伴随着提炼、归纳的思维过程,读中思,思中读,读与思互相促进,方能读懂课文,准确表达。
(二)思中言
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教学中教师会设计一些的训练:有以积累、运用,内化语言为主的;也有引导学生将自己的认识、感受清晰有序表达,兼顾思维与表达共鸣为主的。本课教学是围绕我装病前后的反差这一问题展开的。学生根据提示边读边思,将这一问题所涉及的内容提炼、概括,然后有序表达。这里有一个教学的预设,学生可能会将我装病的原因概括而言,或有更多的同学是抽取文中的句子一一说明,所以接下来的教学有一个师生共同研讨的过程:先指导学生对我装病原因进行提炼、标记,标记一是对自己的理解进行整理,二则形成有序思维进而有序表达;其次对两点原因进行概括,并以此生成的思维方式。最后,学生再将所思之言完整、流畅表达时,可以发现思维、表达的和谐共鸣,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各种能力。[=-www.xxJXSJ.cn-=更多语文说课稿]
(三)言中悟
学生通过读、思理解了课文内容并能完整、流畅表达。在此基础上教师引读装病之苦,追问:你能理解我当时的心情吗?学生通过前面的读、说训练完全能够体会到我的无奈及郁闷之情,同时再读课文四、五节并圈出能体现我这种心情的词语,继而在品析词语中感悟朗读,由此进一步体会我的心情,感悟字里行间的那份情趣。最后在学生感情朗读课文后,引发学生思考:如果让你给这篇文章换个题目,你会取什么题目呢?旨在让学生于各抒已见中从读懂课文向品悟意趣提升。读、思、言、悟的循序教学目的就是使学生渐次走进文本,感悟文本。
(四)悟中读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本单元教学要求之一。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需要传授朗读技巧,如长句间的停顿,关键字词重读等,但学生真正声情并茂的朗读还来自于情感的融入,思想的共鸣,正所谓披文以入情,情动而辞发。因此在本文重点句段的朗读指导中,多是引导学生先悟情然后感情朗读。如出示母亲给我的关爱两段话时,师过渡:正是妈妈那关切的眼神、亲切的动作、焦急的神情让我迫切希望能得到妈妈更多的害,用文中的一个词说就叫巴不得,那么你能借助这些词语读出我巴不得的心情吗?再如学生找出体现我无奈之情的词儿,大家一起揣摩体会后,再指导感情朗读这些句段,那真是感同身受。而且读着读着,文中的那份意趣学生也了然于胸中。学生在这样的读悟、悟读的过程中品悟这儿童情致,生活乐趣也正是本文教学最终目的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