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的云雾》说课
以生为本,有效生成
一、教材概说
教材解读:《庐山的云雾》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优美明快的语言,比喻联想等手法,描绘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奇丽多变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庐山、对祖国山河深深的热爱之情。全文层次分明,共4个自然段.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第一自然段总写庐云雾神奇美丽,接着第二、第三自然段分别具体描写了庐山云雾的两个特点.第四自然段再总写人们对庐山云雾的喜爱与流连。景物特点鲜明,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文章语言优美,情景交融,为丰富学生语言积累与情感体验提供了很好的凭借。本文的每一句话都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如果能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发现美、体验美,就能拨动学生情弦,从而使学生读出意境,读出美感,真正达到入境、入情、动情、入心的效果。
学情预测:我班的学生喜欢朗读,不仅声音响亮,而且对于课文的感情基调也能初步把握。这篇课文意境优美,但由于学生阅历不深,而且对于语言文字的敏感度有所欠缺,可能会想象不出如此赏心悦目的景色,更读不出庐山云雾各种姿态的美。所以这节课,我以学生为主体,创设各种情境、多种形式的朗读,在品味语言文字美的同时,引导学生能通过朗读,读出意境、读出美感。
感受美,读出美: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能够激发美感,感受作品意境的美,诱发通感。这篇文章语言优美,引人入胜,可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或范读,或引读,或议读,让学生多读,感受想象云雾之美,读出云雾之美,体会出作者所描绘的人间仙境。我以此为中心,结合学生的知识现状和朗读的优势,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幽、览等8个生字。会写庐、瀑等10个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3、情感目标:感受庐山云雾的神奇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受到美的熏陶。
本课为第二课时,主要是达成目标2和3。
教学重点:通过对课文的赏析,感受美,读出意境,读出美感。
教学难点:感受庐山云雾的神奇美丽,读出意境,读出美感,受到美的陶冶。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新课标着力强调的,所以朗读就是教学的重点,在读中想象,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受庐山云雾的神奇与美丽。基于学生认识比较感性的原因,学生很难入境入情地朗读,所以我把教学重点放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看图,抓住关键词句,通过声情并茂地朗读,深入体会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体味课文的语言美,读出意境,读出美感。这是我希望达到的目标,随着学生理解的不断深入,我相信这个目标一定能迎刃而解。
如何达成这些目标呢?
二、说教法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庐山的云雾》是一篇极好的写景范文,宜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的作用不单是信息源,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调控器。教师应做到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以生为本,为学生学习导向、导法、导读、导学、导练,以民主的教风和循循善诱的教学技巧,把学生引到一种乐学、会学、爱学的境界。为此,针对教材的特点,我采用情境教学法,整体教学法,阅读指导法,点拨教学法,语感教学法,迁移教学法。让学生在读中感受美,追求美。
与我校倡导的以生为本,有效生成的教学理念相呼应,我将着眼于整体,立足于个体,致力于主体,真正关注学生,更多地为学生的学而预设,以学定教,因学而导,按照学生的学习起点,启动学生的学习需求,不断促进学生的学习向深入发展,用动态生成的观念,营造真实开放的课堂教学,并及时抓彩,随机应变,适时进行引领、点拨。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发挥我班学生的朗读优势,我将引导让他们走进文本,披文悟意,入情入境,与作者灵犀相通,产生情感共鸣;让他们在品中读,在读中赏,读出意境,读出美感,从而使生成更精彩!
三、说教学流程
我认为,钻研教材,研究教法与学法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而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却是关键的一环。为了使学生学有所获,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环节的:
先看流程图:感知美读出美赞叹美
具体是这样设计的:
(一)情境导入,感知美
1、一上课,我首先出示一幅幅风光绮丽、云雾飘渺的庐山图,学生一边欣赏,一边听,然后点出在众多的景物中,数庐山的云雾最神奇了!,从而引出课题。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加上教师与动画同步的优美的范读,使学生学生获得更加直观、形象的感性认识,如临其境,如见其形,当学生沉浸在美好的境界中,情感处于最佳状态。这个坏节的设计是为了开启情感动态生成的大门。)
2、接着问庐山的云雾究竟有多神奇呢?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找到庐山云雾的两个特点,达到了整体感知的效果。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阅读教学首先要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我让学生通过朗读,找出庐山云雾的两个特点,梳理了文章的内容,又为后面的教学环节打下基础。)
(二)走进云雾,读出美
(1)读出姿态美
1、引领学生走进云雾,感受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我分五步进行教学:
(1)找姿态。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划出描写出庐山云雾的四种姿态的词句。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从小让学生养成勤于动笔的好习惯对以后的语文学习大有裨益。这个环节中让学生边听边划,这不但促进了学生对庐山千姿百态的认识,训练了学生动手的能力。)
(2)说姿态。引导学生说出庐山云雾的四种姿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板书四种姿态的名字。
(3)品姿态。老师范读后,让学生选择自己认为最美的姿态品读课文。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利用评价语渗透朗读技巧,促进学生朗读。如有学生选择白色绒帽这种姿态,教师引导学生看图白色绒帽在哪儿呀?你看白色绒帽戴在上顶上,多美啊!;如选择了一条条玉带,就引导学生通过换词,感受玉带的美请你们看图,为什么觉得玉带很美呢?这玉带是缠绕在山腰间的,为什么不用笼罩呢?通过换词,学生不仅体会到用词的准确,而且还能让学生感受到玉带的飘逸;如选择茫茫的大海,教师问:大海给你什么样的感觉?让学生感受到大海的无边无际和壮观,几位学生读后,趁热打铁问还有谁也想读出大海的壮观?学生得到了朗读技巧的指导,从而读得更出色;如选择了巨大的天幕,教师就带着惊奇的语气说:你的朗读让老师仿佛看到了无边无际的天幕!
(实践证明:学生十分喜欢听以及模仿老师范读,教师的朗读示范作用发挥得越好,学生的朗读水平就提高得快,教师的正确领读,将无声的书面的语言变成了富有感情色彩的口头语言,学生在倾听中能领会文意,展开想象,体验情感。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对学生的朗读评价,评价要有针对性,我是针对课文的思想感情和学生的个性特点而评价的,同时我还注重了评价的指导性,在评价中进行朗读技巧的渗透,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4)读出姿态美。为了能让学生迅速进入到诗情画意的情境中,我把第二自然段的内容改写了诗歌的格式,以一首清新的小诗出现在学生的眼前。然后再配上优美的音乐,让学生深情款款地朗读课文,读出意境,读出美感。
(我把第二自然段改编成了一首诗歌,而且配上音乐,为学生创设了和谐的、富有诗情画意的氛围,学生在阅读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具体可感地欣赏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提高了学生阅读、想象、鉴赏的能力。在以上两个环节中,教师用富有感染力的引导、评价语言,拨动了学生的情弦。以情为主线,牵引着每个学生的心。学生在一次次的朗读中,学生忘记自我,快速地进入情境,与文本产生共鸣,读出了味道,真正做到入情、入境、入心,达到心入我书,我心入书的效果。体现了情感的动态生成的高潮。)
2、读出变化美
(1)说变化。首先我引读第三自然段,然后问庐山云雾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学生就会说感受到了庐山云雾变化的快。我就可以顺势而导,问:你从哪些词感受到了庐山云雾变化得非常快?请把这些词圈出来。学生通过圈圈画画,找出了突出云雾变化快的词。还会有孩子回答:我觉得庐山云雾变化的姿态很多。那么我就可以顺势而问:庐山云雾是怎么变化的呢?它由什么变成了什么?通过引导,让学生感受到庐山云雾变化的多。
(2)读变化。学生找出了这些重点词
刚刚、转眼间、明明、还没等你。让学生读出变化之快。学生能读出变化得快还不够,还要读出抑扬顿挫的语调,于是,我问一缕轻烟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呢通过对比,学生确定了朗读的语调要从轻柔到字字铿锵有力。经过一番指导,学生的朗读又有了质的提高,体现了朗读生成的有效。
(3)拓展。抓住瞬息万变这个词,让学生了解庐山云雾的姿态还有很多很多,文中的两种姿态只是个例子。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畅所欲言说变化。
(语文教学应该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而对语言文字的准确把握,和投入的情感朗读就是训练语文双基的根本方法之一。正如斯霞老师所说: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我牢牢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在读好关键词的基础上,把关键词放进语言环境中,层层深入,从字面到含义,到想象意境,通过让学生读读、议议、品品,学生在品中感悟,从而积蓄情感,形成了独特的感悟,与作者产生共鸣,并碰撞出了有效生成,推进了学生入文理解、融情入文、由文拓情。)
3、学生对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已经有了深刻的感受,我就可以问: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自然而然引导学生回到第一自然段,老师引发学生想象,创设一个云雾缭绕的情境,身临其境,有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再让学生读出飘飘的感觉。
(在充分感受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后,再赏心悦目地朗读文本,使学生置身与文本之中,融入作者营造的情景之中,犹如身临其竟境,读出意境,读出真情实感。)
(三)耐人回味,赞叹美
1、欣赏庐山云雾的视频,让学生一睹庐山云雾的动态美。
2、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3、配乐激情朗读全文,赞叹庐山云雾的美。
(朗读是动情、动心的艺术。此环节通过播放视频,渲染了课堂气氛,学生惊叹于庐山云雾之美,使孩子在朗读中充分流露出发自内心的领悟与赞美。优美的乐声不断,美丽的景色相随,教师充满感情变化的语言引导,良好的朗读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使他们成为景中人,情中人。开口即抒情,深切而自然。准确地把握了文字中情感的变化,融自己的理解于朗读,读出了真情实感。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验美,挖掘美,才能让他们有感而发。此时此刻,孩子的情感体验尽现在对课文的倾情朗读之中!)
四、说板书
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突出教学重点,一目了然地展现出教学的主要内容,整个板书我努力做到简洁明了,板书庐山云雾的两个特点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把云雾四种姿态白色绒帽
玉带
大海
天幕写出来,既有层次,又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总之,课堂上的生成是无处不在的,只要把握住了以生为本这个基本理念,精心设计每个环节,全面预设学情,机智抓住学生动态的生成,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在生本、生长、生成的课堂中,自身的主动性得以彰显,那么,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能达到理想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