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论厄运》《直面苦难》教案3

《论厄运》《直面苦难》教案3

《论厄运》《直面苦难》教案

【研究方向】

1.比较阅读,提高课堂效率。

2.把握重点,掌握“圈点勾画”的阅读方法。

【教学目标】

1.梳理两篇课文,体会蕴含的哲理。 2.提高比较鉴赏的阅读能力。

【课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

预习:自读两篇课文,画出文中最能体现文章观点的名言警句。

一.导入:

人生苦短,风云难测,我们难以想像海伦·凯勒的世界,那是怎样漫长的黑夜;我们难以感受贝多芬两耳失聪,那是怎样的痛苦!苦难有非凡的意义,生命有崛起的尊严。

让我们走进市三高蒋洁美的范文《苦难的精神价值》和培根、周国平的随感——《论厄运》、《直面苦难》,深入体会苦难的精神价值。

(显示课题“苦难中的尊严”——《论厄运》﹑《直面苦难》。)

二.请大家集体诵读蒋洁美的范文《苦难的精神价值》。

(——教师小结:小作者与大作家关注了同一话题,“英雄所见略同”。我们的小作者重视例证,今天所要学习的两位大作家注重哲理。)

三.梳理两篇课文。

1.根据要求,自读课文。

这两篇文章,分别阐释了什么基本观点?画出两篇文章中最能体现

观点的名言警句,并理解其含义。

2.围绕问题,先自读《论厄运》,思考:本文阐释了什么基本观点?画出两篇文章中最能体现观点的名言警句,并理解其含义。

(1)先让学生画出名言警句,再请几个学生把自己所画的读一读。

(2)屏幕显示名言警句,并让大家齐声诵读:

“好的运气令人羡慕,而战胜厄运则更令人惊叹。”

“超越自然的奇迹,总是在对厄运的征服中出现。”

“真正的伟人,是像神那样无所畏惧的凡人。”

“幸运所需要的美德是节制,而厄运所需要的美德是坚忍,后者比前者更难能可贵。”

“最美好的品质也正是在厄运中显示的。”

(——注意:“最美的刺绣,是以明丽的花朵映衬于暗淡的背景,而绝不是以暗淡的花朵映衬于明丽的背景”,“人的美德犹如名贵的香料,在烈火焚烧中散发出最浓郁的芳香” ,能体现作者观点,但不是最能体现; 因为两句未点出“厄运”、“美德”等字眼,它们是用比喻、对比给文章增添了诗意。)

(3)针对“好的运气令人羡慕,而战胜厄运则更令人惊叹”这句话, 重点讨论:为何说“战胜厄运则更令人惊叹”?大家再回到文中,结合名言警句,找一找、读一读、说一说。

(——答案是其以下四个名言警句,它们之间有紧密的逻辑关系,

即因为“超越自然的奇迹,总是在对厄运的征服中出现。”

“真正的伟人,是像神那样无所畏惧的凡人。”

“幸运所需要的美德是节制,而厄运所需要的美德是坚忍,后者比前者更难能可贵。”

“最美好的品质也正是在厄运中显示的。” )

(4)你认为培根要大家以怎样的态度面对厄运?

( 答案:“无所畏惧”、“勇敢战胜”、“坚忍”。 )

3.围绕问题,自读《直面苦难》。

(1)对于苦难,作者阐发了哪三个观点?

先让学生思考、回答 (如难度较大,学生不易理解,可提示看《学案与测评》第49页),再在屏幕上显示概括性的观点:

①.笑对悲剧,慷慨赴死。

②.普通人的勇气是我们最真实的勇气。

③.人在大自然面前要保持尊严,永不倒下。

(2) 画出的名言警句。

①先让学生画出名言警句,再请几个学生把自己所画的读一读。

②屏幕显示名言警句,并让大家齐声诵读:

“面对社会悲剧,理想、信念、正义感、崇高感支撑着我们,我们相信自己在精神上无比地优越于那迫害乃至毁灭我们的恶势力,因此我们可以含笑受难,慷慨赴死。”

“不具英雄色彩的勇气是我们最真实的勇气。”

“在无可告慰的绝望中,我们咬牙挺住。我们挺立在那里,没有观众,没有证人,也没有期待,没有援军。我们不倒下,仅仅是因为我们不肯让自己倒下。我们以此维护了人的最高的也是最后的尊严——人在大自然面前的尊严。”

“一个人只要真正领略了平常苦难中的绝望,他就会明白,一切美化苦难的言辞是多么浮夸,一切炫耀苦难的姿态是多么做作。”

“只有以软弱的天性勇敢地承受着寻常苦难的人们,才是我的兄弟姐妹。”

“苦难英雄也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生活在世俗的旋涡中。面对苦难,最深刻的生活体验藏在日常生活的不为人知的角落。”

③讨论理解“不具英雄色彩的勇气是我们最真实的勇气”一句。思考:这句话作者想告诉读者什么?你能从屏幕上所显示的其它名言警句中找到答案吗?

——“一个人只要真正领略了平常苦难中的绝望,他就会明白,一切美化苦难的言辞是多么浮夸,一切炫耀苦难的姿态是多么做作。”

“只有以软弱的天性勇敢地承受着寻常苦难的人们,才是我的兄弟姐妹。”

“苦难英雄也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生活在世俗的旋涡中。面对苦难,最深刻的生活体验藏在日常生活的不为人知的角落。 ”

——小结:战胜苦难的凡人凡事更具有广泛性、普遍性和现实性。

四.问题探讨。(见课本第88页“问题探讨”1)

阅读《论厄运》和《直面苦难(节选)》,思考两文的观点有哪些共同之处,阐述的侧重点又有什么区别。

答案:1.共同之处是:

(1)两文都肯定了逆境的价值。

培根说:“厄运所需要的美德是坚忍”,“最美好的品质也正是在厄运中被显示的”。

周国平说:“只有以软弱的天性勇敢地承受着寻常苦难的人们,才是我的兄弟姐妹。”

(2)两文都指出了面对自然悲剧时应有的态度。

培根说:“超越自然的奇迹,总是在对厄运的征服中出现的。”

周国平说:“我们以此维护了人的最高的也是最后的尊严——人在大自然面前的尊严。”

2.不同之处是:

培根的观点是英雄史诗化的“逆境观”。 如《论厄运》一文引用塞尼卡的名言说:“真正的伟人,是像神那样无所畏惧的凡人”;又引用了古代诗人曾描写过的赫克里斯去解救普罗米修斯神话。

而周国平则倡导一种平民化的“逆境观”:他强调“不具英雄色彩的勇气是我们最真实的勇气”,因此更具有现实意义。在厄运、苦难面前轰轰烈烈固然可敬可佩,但是凡人凡事更具有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五.诵读这两篇文章中内容(《论厄运》全文、《直面苦难》最后一段)。

六.作业。

(1)思考课本第88页的“问题探讨”3,并写下来。

( 如果说逆境是对人的考验,那么顺境同样是考验,比如,如何在顺境中把握自己,珍惜顺境,又如何增强危机意识,做到居安思危等等,都需要我们认真对待。

请你联系自己的实际,结合本专题的学习,就如何面对顺境写一则 座右铭。希望大家以此来自勉躬行。 )

(2) 做《学案与测评》中配套练习:第50-51页,第1、2、4、7、8、9、10题;第52-53页语言表达第15、16、17题。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