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祖国土》专题资料

《祖国土》专题资料

专题一

祖国土

专题内容综述

阅读目标

1.通过对文本的研习,结合自己的体验与认识,了解祖国的文化内涵,认识祖国对个体的意义以及自身对国家所应承担的责任,激发爱国之情。

2.了解作家的身世以及写作的时代背景,从而准确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3.能根据本专题的特点形成课程间沟通的意识,将音乐欣赏与文学鉴赏结合起来。

4.深入了解散文与诗歌的特点,能根据对作品的理解朗诵诗歌,通过朗诵准确地表现作品的思想感情。

写作目标

1.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景物描写。

2.学生能在对专题人文内涵理解的基础上收集资料,写作复杂的抒情或叙事散文。

3.能写简单的现代诗,做到主题明确。

“江山多娇”选了三篇文章:黄药眠的《祖国山川颂》、刘白羽的《长江三峡》和波兰作家雅一伊瓦什凯维奇的《肖邦故园》。重点是要历史地、具体地看待祖国、国家、爱国主义、人与国家的关系等概念,提升他们的认识,加深他们

的理解。

《祖国山川颂》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散文,作者选取了伟大祖国的多个侧面进行生动形象的景物描写,讴歌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倾注了作者对祖国的无限热

爱之情。

《长江三峡》这篇游记,记叙了作者乘“江津”号在长江上的一段航程,描绘了三峡的壮丽景色,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深情热爱。

《肖邦故园》这篇散文选取肖邦故园为切人点,介绍了肖邦故居的历史和现状,追述了肖邦不平凡的一生,尤其着重表现了肖邦对祖国的那种无法割舍的深

沉的爱。

“颂歌的变奏”选了四首中外诗歌:闻一多的《发现》,艾青的《北方》,舒婷的《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苏联诗人阿赫马托娃的《祖国土》。重点是理解诗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体会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

《发现》全诗气势磅礴、动感强烈、主观色彩浓厚,洋溢着火山喷发式的激情,把阔别家乡重返故国精神状态的突然变化集中而凝练地凝缩在活生生的艺术形体之中,令人叹为观止。

《北方》是一首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操的诗,作者写北方的自然景色,让读者真正有置身其中的实感,并感受到了民族的深远的苦难与土地的苍茫所带来的令灵魂惊醒的沉重感。本诗最为鲜明的艺术特色就是朴素,情感毫无遮蔽。

《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是舒婷的代表作之一,全诗运用了主体与客体交错换用、相互交融的手法,多用象征和比喻,揭示了“我”与祖国不可分割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深情。

《祖国土》是一首变体的十四行诗,诗中选取了人们熟悉的意象,赋予它们崇高、庄严的意味,并在诗中把祖国称作“自己的土地”,形象地表达了一个人无论走到哪里,他的性格、命运、情感与记忆永远与祖国息息的思想感情。

板块一江山多娇

祖国山川颂

黄药眠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理解本文写景的特色及在文中的作用;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抄写背诵文中优美的语段。

2.过程与方法

理解本文的写作特点——写景形象生动、寓情于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并学习作者热爱祖国、歌颂祖国的思想感情;理解爱国这一主题思想在一个民族文化内涵中的重要意义和核心地位。

学习重点

理解并学习作者真挚的爱国感情;理解本文写景的特色及在文中的作用。

学法点拨

在诵读的基础上把握全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解文题

黄药眠的散文《祖国山川颂》又名为《我爱我的祖国》。从题目上看,“祖国山川颂”就是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其实文章不仅只歌颂自然的大好河山,同时也歌颂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以及改造自然、创造灿烂文化的劳动者。这是一篇典型的写景抒情的散文,用的是诗一般凝练和富有诗意的语言,抒发的是火一般炽热深挚的情感,具有散文诗的一些特点。

识作者

黄药眠(1903—1987),他只知道自己生于广东梅县,母亲是弃婴;他不知道究竟谁是自己的生父,他的童年是在鄙视和屈辱中度过的。他早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并奉派到莫斯科担任青年共产国际英文翻译;他曾带着共产国际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指示回国,却遭到怀疑和误解;他曾被国民党逮捕入狱,出狱后又受到审查和猜疑……此后,他一直以民主人士的身份从事革命文化工作。

黄药眠先生以诗人、教授和文艺理论家而著称于世,他临终前完成的《黄药眠口述自传》,向我们展示了他生命的另一面——追求与投身革命的经历。他是许多重大事件的参与者和见证人,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珍贵史料。这是著名教授和民主人士黄药眠先生的最后一部著作,由黄药眠口述,夫人蔡彻整理。书中详细记录了药眠先生坎坷、传奇的一生,尤其是他鲜为人知的追求和参加革命的经历。

知背景

《祖国山川颂》发表于1980年,此时正值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祖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蒸蒸日上,到处充满了勃勃生机。黄药眠这位历经新旧中国的老知识分子,从文化大革命的劫难中走出来,对此激动万分。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选取了伟大祖国的多个侧面,用饱蘸深情的笔触描绘大好河山,表现了祖国广袤大地壮阔伟大的自然风光,赞美了创造祖国一切的劳动者,表达了对祖国质朴而又崇高的爱国激情,激发人们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和建设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决心。

悟主旨

本文通过对祖国大地之美、文化之美、四季之美、家乡和江河瀑布之美的描写,歌颂了祖国的壮丽和伟大,歌颂了创造这壮丽和伟大的人民,表达了对祖国母亲的深挚的热爱之情。

品艺术

1.感情深挚饱满。

歌颂祖国的诗文很多,的确,爱国作为一个民族人文精神的核心和支柱,是绝大多数公民所共有的;但是,真正情真意切、生动感人的诗文并不是很多。本文却不同,它描写的每一景每一物,都饱含着作者由衷的热爱,都表现了作者“留恋和爱抚”的深情。例如在“我爱祖国的文化,一段中,那“反复吟哦,悠然神往”的表述,简直让我们也一起不觉流下眼泪。那躺在扬子江边想到的祖国历史上的战争,是那么真实;那观察大瀑布时感到的雄壮宏伟,又是那么令人振奋,引起我们的共鸣。尤其表达远离祖国时。怀念祖国是一种既痛苦又幸福的感觉,“痛苦,是远离了祖国的亲人、祖国的山川风物;幸福,是有这样伟大的祖国供

我怀念”。这种爱国的情感,没有真切的体验是不会有的。

2.写景形象生动。

本文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把景物写得如诗如画,令人悠然神往,让我们感到我们伟大的祖国真是非常可爱。这种描写分概括描写和具体描写。概括描写如4、5自然节,“我们有……有……有……”;如写大江的发展历程,用拟人、比喻等手法,用准确丰富的词语,把大江由滴沥的小泉发展到细流、到溪涧、到瀑布、到湖泊、到大江,写得形象生动。当然,本文最出色的还是具体的景物描写,如对夏天赤脚的农村姑娘汲水的描写:在清晨、霞光、云雀、露珠这样优美的背景下,一位赤脚的姑娘在泉边用水桶汲水,如诗如画;如对家乡的描写:细雨如烟,小溪微涨,燕子回旋,红棉花开,行人打着雨伞从小桥上走过……多么温馨,多么富有民族风情;再如对瀑布的描写:丘壑雷鸣,雾气升腾,彩练悬空,珠花进发……那雄壮宏伟的气势,奔腾冲击的力量,使人振奋。这些形象生动的描写,是为了突出祖国的美丽可爱,为了激发我们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热情。

3.写景抒情蕴涵真理,隐含象征。

本文另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写景中蕴涵哲理和隐含象征。如写春天的勃勃生机时,将春天永恒、人世沧桑的哲理蕴涵其中:“繁盛的花木掩着古墓荒坟,绿色的苍苔披覆着残砖废瓦。人世有变迁,而春天则永远在循环不已。”再如:长江发展的历程,象征祖国的发展壮大;大瀑布的雄壮宏伟、奔腾冲击,象征祖国的雄壮、奔腾和伟大。

析重点

1.本文采用了什么抒情方式?,

提示:本文以直抒胸臆为主要抒情方式,辅以寓情于景的间接抒情,把两者很好地结合了起来。

2.作者表达爱国情感时,找了哪些富有特征的景物来写?

提示:先写了一些富有特征的自然景物,如珠穆朗玛峰、黄土高原、西双版纳、黄河、扬子江等等,又写了诗句、语言等是如何激动人心,后写四季的优美景色,最后写风景名胜。

3.写景是本文中很重要的内容,请从原文中找出有关段落,细加揣摩。说说景物描写的特色及在文中的作用。

提示:本文的景物描写可谓张弛有度,既有对大场景的壮阔气势、雄奇环境的表现,又有对细小氛围、精细之处的描写,开合自如、特点鲜明地写出了祖国山川之美,赞颂了伟大的祖国,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在描写中多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形式灵活多样,语言气势充沛,为表达作者情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攻难点

怎样理解《祖国山川颂》的主旨?

提示:作者通过大量的景物描写,歌颂了祖国山川人物的美丽,表达了对祖国深深的热爱之情。但作者在文末写扬子江的发展历程、写瀑布,其作用就不仅仅在于歌颂了。此处的扬子江和黄果树瀑布等,已经是祖国的化身,扬子江的发展历程就是祖国的发展历程,黄果树瀑布等的特点,就是祖国经受磨难之后的特点。从这个意义上讲,祖国山川的美丽是来之不易的,从而引导读者更加热爱我

们美丽的祖国。

一、填空简答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

湖泊( ) 哺( )育

澄( )澈 冈峦( )

汲( )水 氛( )围

2.根据注音写出正确的汉字。

3.文学常识填空。

《祖国山川颂》是一篇——,作者是中国

‘家、 家 。作品有 、 等。

二、语言运用

依据句意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到横线上。:

4.我 (不仅虽然)爱祖国的山河大地, (但是就是)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一砖一瓦,我也感到亲切,感到值得我留恋和爱抚。

5.碧油油的春草是多么柔软、茂盛和充满着生机啊!

它青青的草色,一直——(绵延延续)到春天的足迹所能达到的辽远的天涯……

三、语段分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祖国的大自然经常改变它的装束。春天,它穿起了万紫千红的艳装;夏天,它披着青葱轻俏的夏衣;秋天,它穿着金黄色的庄严礼服;冬天,它换上了朴素的雪白长袍。

大自然的季节的变换,促使着新生事物的成长。这是春天的消息:你瞧!树枝上已微微露出了一些青色,窗子外面开始听得见唧唧的虫鸣了。我知道又一代昆虫,正在以我所熟悉的语言庆祝它们新生的快乐。

碧油油的春草是多么柔软、茂盛和充满着生机啊!

它青青的草色,一直绵延到春天的足迹所能达到的辽远的天涯……

因此,草比花更能引起人们的许多联想和退思。

繁盛的花木掩着古墓荒坟,绿色的苍苔披覆着残砖废瓦。人世有变迁,而春天则永远在循环不已。

夏天的清晨,农村姑娘赤着脚,踩着草上的晶莹的露珠,走到银色的小溪里满满地汲了一桶水。云雀在天空歌唱,霞光照着姑娘的鲜红的双颊。

这是多么纯朴的劳动者的美啊!

秋天,到处是红红的果子,翠锦斑斓的树叶。

在冰峰雪岭下不也能开出雪莲来吗?你看它是否比荡漾在涟漪的水面上的睡莲更娇艳?

暗夜将尽,每一棵树都踮起脚来遥望着东方,企盼着晨曦。果然,红光满面的太阳出来了,它愉快地抱吻着每一枝树梢,发出金色的微笑。

黄昏蹒跚在苍茫的原野里。最后看见它好像醉汉似的颓然倒下,消失在黑夜里了。明早起来一看,它早已无影无踪,只看见万丈红霞捧出了初升的太阳。

6.选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格?试举例说明。

7.为什么“草比花更能引起人们的许多联想和遐思”?

8.“繁盛的花木掩着古墓荒坟,绿色的苍苔披覆着残砖废瓦”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四、片段写作

9.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春”为话题,写200~300字的一个片段。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八缭绕 荟萃 宛然 一泄千里

B婉转 灿烂 翠绿 银光闪闪

C斑斓 沧桑 吟哦 云蒸霞蔚

D.苍茫 玲珑 蹒跚 震耳欲聋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有误的一组是( )

A.从最简单的一句话中,我可以联想到一长串的人物的画廊,联想到一系列的山川、树林、村舍、田野、池塘、湖泊。

B这怀念是痛苦又是幸福。痛苦,是远离了祖国的亲人、祖国的山川风物。幸福,是有这样伟大的祖国供我怀念。

C.春天,它穿起了万紫千红的艳装;夏天,它披着青葱轻俏的夏衣;秋天,它穿着金黄色的庄严礼服;冬天,它换上了朴素的雪白长袍。

D.这是春天的消息:你瞧!树枝上已微微露出了一些青色,窗子外面开始听得见唧唧的虫鸣了。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八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B依据纪律处罚办法,决定给予该队员停止参加今年余下所有甲级队比赛资格,并罚款人民币4万元。

C铭文中记载有关西周王朝单氏族内容的铜器,在这27件眉县青铜器发现之前已先后出土了40多件。

D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合同法的庭审以后,对我们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6.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三、阅读题

(一)课内阅读

阅读课内节选的几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面对着巨流滚滚的扬子江,我想起了它的发展历程。最先它不过是雪山冰岩下面滴沥的小泉,逐渐才变成苍苔滑石间的细流,然后是深谷里跳跃着喜悦的 白色浪花的溪涧。以后它又逐渐发展,一时它是澄澈的清溪萦回在牛群牧草之间,一时它又是沸腾咆哮、素气云浮的瀑布}一时它是波平如镜、静静地映着蓝天白。云的湖泊,一时它又是飞流急湍、奔腾在崇山峡谷之间的险滩。不知经历了多少曲折和起伏,最后它才容纳了许多清澈和混浊的支流而形成了茫若无涯、浩浩荡 荡的大江。

我没有到过龙门壶口,没有看到过雁荡龙湫,却看过黄果树的瀑布和许多偏僻地方的大瀑布。

远离瀑布还好几里,就先听到丘壑雷鸣,先看到雾气从林中升起。走前去一看,只见一股洪流直冲而下,在日光映射下,像是悬空的彩练,珠花进发,有如巨龙吐沫;水冲到潭里,激起了沸腾的浪花、晶莹的水泡。

大大小小的水珠,随风飘荡,上下浮游,如烟如雾,如雨如尘,湿人衣袖。上有危崖如欲倾坠,下有深潭不可逼视。轰隆的巨响,震耳欲聋,同游旅伴虽想交谈几句,也好像失去了声音。

看了瀑布使人感到有一股雄壮宏伟的气势,奔腾冲激的力量,云蒸霞蔚的氛围,它虽然没有具体说出什么,但它的冲劲的确使人振奋。

小溪流唱着愉快的歌流走了,它将冲击着涯岸流向大海。静静的群山,则仍留在原来的地方,目送那盈盈的水波远去。

流水一去是决不回来了,但有时也会化作一两片羽云去嘹望故乡。

8.请写出扬子江发展历程中的几种形态。

9.描写大瀑布的一段文字,用的是什么顺序?

10.第4段写瀑布,有几处比喻?请把喻词和喻体抄写在下边。

11.结尾两段,群山和流水各有什么象征意义?流水化作羽云瞭望故乡,有什么含义?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一篇散文,完成12~15题。

郁孤台之魂

①我与辛弃疾在郁孤台上相会。

②八百年的时光衔枚急走,郁孤台几番修修废废,辛弃疾凭栏远眺的凝重身影却在台上徘徊。

③你还在俯望着江水吗?这江当然不是八百年前的江。八百年前,金兵入侵,生灵涂炭,你叹息那清清的江水中有多少行人泪。如今,废城墙外建起了一座华丽的人行桥,桥上行人不断,桥下木船相连。

④你还在倾听对岸山中的鹧鸪声吗?对岸的鹧鸪曾经为你的壮志抱屈,与你“天凉好个秋”的心曲唱和。今天,你的鹧鸪已飞入历史的深处。对岸陈列的是工厂、民居。鹧鸪的子孙们只能在更远的山林中吟哦古调。

⑤幼时就读过你的“郁孤台上清江水”,那时住在赣州,却不知这郁孤台就在赣州的西北角。及至知道了城内叫田螺岭的高阜就是你“西北望长安”的高台,我急匆匆兴冲冲地骑着车奔向那里,想依着你的英魂去领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的沉郁、苍凉以及辽邈的历史感。没想到红漆剥落的院门被一把铁锁紧扣。抬眼望去,郁孤台一派败落不堪风雨之貌。灰冷、凋敝,连板壁也不全。但是,在蓝色天幕的衬托下,郁孤台的飞檐高高翘起依然孤傲、挺拔、风骨凛然……

⑥今天,我们终于在郁孤台上相会了!

⑦今天的郁孤台披红点翠,焕然一新,好一副古装的雍容贵态。我相信,作为一个“横绝六合,扫空万里”的词人,你不会为一座郁孤台的兴衰慨叹。你的身影本是因台的兴衰而兴衰的。

⑧二层的郁孤台高不过15米,但因建在高处,赣州尽收眼底。赣州不居交通要冲,除了当地的文人墨客偶尔雅集,郁孤台游人不多,这更好。我可以静心同钟爱的词人一起面对这无限关山,无限江天,让无限思绪扑面而来。

⑨我问辛弃疾,在郁孤台一千多年的历史中,它接受过那样多的咏唱,苏东坡、文天祥、戴复古、李梦阳……都是文坛巨子,为什么只有你的一首《菩萨蛮》

成为千古绝唱?

⑩辛弃疾不语。我久久凝望着他极目天外的侧影,那非常熟稔的神情渐次幻化为屈原、杜甫、白居易、陆游、龚自珍……我猛然明白了!问题的答案是:贯穿着中华文化的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在辛弃疾词中强烈地闪光。

⑥“可怜天下山”的襟怀,“江晚正愁予”的情愫,不就是中华文化脉搏上激越的音符?

⑥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在江风中猎猎作响。人去,这种精神不去;台颓,这种精神不颓。即使滔滔江水干了,这种精神也将奔流不患地传衍……

⑩辛弃疾依然徘徊在郁孤台上。我走下台来,久久地回望郁孤台。也许,历史上人民屡屡修复它,正是为了辛词中的一片丹红?

⑩郁孤台郁结着民族魂1

12.作者第一次看到郁孤台时留下的印象是怎样的?

13.⑩段中的“辛词中的一片丹红”在文中具体是指什么?

14.请分析③④两段对古城新貌的描写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

15.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八第②段说“辛弃疾凭栏远眺的凝重身影却在台上徘徊”,并不是因为郁孤台的败落,而是借此暗写出辛弃疾对现在赣州的关注。

B田螺岭在赣州城内西北角,也就是辛弃疾在《菩萨蛮》一词中写到的“郁孤台”的所在。

C第⑦段中作者用“横绝六合,扫空万里”形容辛弃疾,不仅突出了辛词风格的豪放旷达,也突出了他爱国精神的崇高卓绝。

D.作者认为苏东坡、文天祥、戴复古、李梦阳咏郁孤台的诗歌在影响上不及屈原、杜甫、白居易、陆游、龚自珍。

E文章结尾用“郁孤台郁结着民族魂”照应文题“郁孤台之魂”,起到了点明并深化文章主旨的作用。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