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大傻:失败的第一课《祝福》

大傻:失败的第一课《祝福》

所谓追问就是在已有问题或答案的基础上,不停的提出新的问题,疑中生疑,决不放过一个疑点,话不说不透,真理越辩越明,穷根究底,或者平地起波澜,无疑之处另辟一片新战场,将一片新的天地展现于学生的面前,使学生享受思考的刺激和快乐。在追问的时候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固定的知识,还有获取知识的小径;学生不仅仅养成一种习惯,还掌握了一种思维方式。

比如,《祝福》是一篇相当重要也相当困难的文章,因为篇幅较长,而且内容在理解上有相当难度。一位同学在预习时就向老师诉苦,说无论如何都无法看出作者在写作本文时的匠心。于是老师和他一起翻开书。因为他已经初步预习过,所以我们就从第三节开始,在本节中他能有什么体会呢?他很快就说出来了:这一节说的是我昨天见到祥林嫂的感受。于是我就要求他说得更具体点,他有很快说出来:祥林嫂变老了。很可宝贵的一点是,他说了一个“变”字

。于是教师示范,开始追问:这个老字如何体现,将文中具体语句找出来。学生很快又找出来了:五年前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种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还是一个活物。这样,在提醒她注意加着重号的字句之后,他马上明白,祥林嫂变麻木了。根据这两个“变”字,教师让学生试着自己追问,在经过一番沉思后,他提出:①祥林嫂变老的过程,在文中的肖像描写是怎样表现的?②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变老的,经历了哪些过程?③又是怎样麻木的?④她一定受过打击,那么,又有那些打击呢?⑤其中最致命的是哪一个(些)?而在此过程中,教师提醒他,在提出问题后尝试马上将之解决,在相当短的时间里,问题相继解决。在这样一个追问的过程中,学生逐渐摆脱盲目的无方向的恶劣的为提问而提问的提问习惯,而逐渐变得目标明确起来。提问的质量高了,学习的效率也变高了,实际上学习规律的习得也开始进行并开始提高了。

能不能从语言描写这个角度分析文章,由此又找出我的语言、祥林嫂的语言、四叔的语言、鲁镇市民的语言,加以比较分析。比如四叔的“可恶”“然而”,我的支支吾吾。从后一个角度,又可以提出:造成祥林嫂的悲剧的凶手是那一些人?又一步一步向下追问:四叔四婶是凶手吗?无情嘲讽她的鲁镇人是凶手吗?柳妈装神弄鬼给了祥林嫂希望又使她收获绝望,是她造成祥林嫂精神崩溃吗?那么,是我最后那番含糊其辞的回答使她终于放弃生的希望吗?作者悲哀的是什么?作者希望的是什么?从另一个角度看:祥林嫂在临死时会想到什么?能否将她的心理活动变成一个心理场景?人间的祝福与死亡,这样两个对比异常鲜明的场景放在一起,给你什么感觉?不断追问下去,这样一篇短短的小说便给人层出不穷的情感冲击和精神历练的喜悦,它不再是一堆汉字堆成的字词句解释、语法、重难点句段理解的大拼盘,而是这个充满悲欢离合的世界本身。

设想与课堂实际总是有很大出入:

1、导语:很久没下雪了,在这样的天气里,打开电视喝杯热茶显然是件幸福的事,但……祥林嫂

却在这样的一个雪天里毫无声息地死了,诗人海子卧轨自杀时留下遗言: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我不知道祥林嫂是怎样死的,

一个人死,无非有这么几种情况,一是自然死亡,二是意外死亡,三是自杀,四是他杀。这堂课我们讨论一下,祥林嫂属于哪一种死亡?

出乎我意外的是学生的回答与我设想的完全2样(可能学生基础不怎么好),说的语无伦次,也无法涉及到本质。(袁卫星的教学实录根本无法得以落实应用)

然后,我叫学生把课文仔细看一遍

第2课时

感觉昨天的课很“空”,我想还是应该以课文为本。

细节探讨

⒈“一个日子”——祥林嫂死的日子

(从“死的其所、死的其时”着手)

为什么课文以“祝福”为题目?可以用“祥林嫂”或“祥林嫂之死”?如果追求卖点可以取“一个女人与2个男人的故事”

点拨:“以乐衬悲悲更悲”小说从鲁镇准备祝福写起到“我”听到祝福的爆竹声结束,都是围绕这个日子、紧扣题目展开情节的,所以用“祝福”为题。而又把祥林嫂的悲剧安排在这样的环境里,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有钱人在祝福中祈求幸福,穷苦人却在祝福中悲惨地死去。这对旧社会进行了有力的揭露和讽刺,使作品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⒉“二次微笑”:

简析:一次是祥林嫂从婆家逃出,在鲁四家做工的时候,“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要求极低。

祥林嫂的第二次笑,是在厨房里同柳妈闲聊的时候,柳妈取笑她改嫁反抗后的屈从,祥林嫂在无奈之中“笑了”,这是一种含羞的笑,是以“笑”来掩盖新婚之夜那些难以启齿的行动,同时也可以看作是对过去短暂而和美生活的甜蜜回忆。——“以乐写哀倍增其哀”的反衬写法。

⒊“三样眼神”:

简析:

第一次是在小说34自然段,写她“顺着眼”,突出的是祥林嫂安分守己的性格;

第二次是在小说第66自然段,也是“顺着眼”,但“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这是她在又一次遭受夫死子亡打击后痛苦心灵的写照;

第三次是小说开头,“我”看到沦为乞丐的祥林嫂“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这时的祥林嫂已失去对生活的希望,只在渴盼死后的安宁,精神已经完全麻木。

点拨:通过品读三次眼睛描写,我们可以勾画出祥林嫂一生悲苦命运的轨迹,从而更加清醒认识到封建礼教吃人的罪恶。

⒋“四场飞雪”——朗读

简析:

第一处是为祥林嫂悲惨的死作环境烘托和气氛渲染: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又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

第二处是在祥林嫂死后,表现“我”的雪样心情——无可奈何和无法言说的愤懑: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到沉寂。

第三处写雪穿插在柳妈同祥林嫂谈话之前和之间,有两句,点到即止:“微雪点点的下来了”和“祥林嫂似乎很局促了,立刻敛了笑容,旋转眼光,自去看雪花”。这里一方面将过去短暂生活的甜美与现实生活的冷酷形成强烈对比,另一方面又暗示柳妈讲的雪样故事将对祥林嫂造成严重的精神打击。

第四处写雪在小说的结尾:远处的爆竹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这里借雪的猖狂,讽刺了封建势力暂时的得意,更为含蓄地展示出了下层劳动人民无法抗拒的雪样命运。

点拨:雪的阴冷之气,也是作品的情感基调。

⒌“五张账单”:(这个问题学生最感兴趣,无聊的东西最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呜呼)

简析:是指小说中零星流露出的关于钱的表述。概括起来有如下五处:①福兴楼的清炖鱼翅:一元一大盘;②初到鲁家的工钱:每月五百文;③婆婆从鲁家支走的工钱:一千七百五十文;④卖祥林嫂的钱:八十千;娶亲费用:五十千;剩余:十多千;⑤捐门槛的价钱:十二千(十二元鹰洋)。

点拨:分析这五张帐单能够以小见大剖析封建制度下政权、神权、族权、夫权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无情压榨:祥林嫂辛辛苦苦做工三个半月,还买不下两盘“价廉物美”的清炖鱼翅,可见封建卫道士代表鲁四老爷对她经济上的盘剥;婆婆能从鲁家支走钱并把祥林嫂一抓一捆一塞就把她给卖了八十元,花了五十元给小儿子娶媳妇,除其它花销外,还净赚十多元,

这是族权和夫权在替其婆婆撑腰;祥林嫂把自己两年做工挣得的工钱干干净净捐了门槛,还“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

这也是神权思想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深毒害。

2节课教下来,感觉知识点没有落实,连忙下死命令——完成〈同步练习〉,这才稍稍安心些。

标题:大傻

内容:上学期喜欢看你的个性教案,今天看了导入,觉得还好。后面的,不好!你一定没有备课吧,那个一、二、三、四、五是空洞的,零散的。也是陈旧的。老师不能把自己的偏见带到课堂,你不喜欢鲁迅?

标题:果然“实录”

内容:看完暴笑。果然“实录”

教师也许是被学生拖垮的吧?呵呵。

学生听你这堂课“蒙”正常。

但不代表你失败。

我觉得你很有创意和勇气。

我喜欢“第三只眼”

标题:可爱

内容:很赞同你的想法,就这么教不好吗?为什么怀疑自己?文学作品重在读,你还是讲多了!

标题:

内容:我的学生和你的两样,在我唾沫横飞地讲完帮凶类人物时,问学生元凶是谁,学生笑眯眯地齐声回答:封建礼教。我不禁失笑。我知道这不是我引导有方,而是他们早从哪里就看来了,一堂课还不如不上。

譬如课文的第三自然段里“我”对他在街上所遇到的祥林嫂,有这样一段描写:?

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大家知道,小说《祝福》运用倒叙的手法,通过刻画主人公祥林嫂这个下层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来解剖旧中国的农村社会,抨击黑暗的宗法制度和吃人的封建礼教。作者对祥林嫂的这一段描写,在全文中起很重要的作用。语文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注意这一段描写,特别注意语句的运用。老师可以这样来启发学生思考:第一,“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这一句包含了三个分句,我们能否把这个句子改为内容与之相当的“她一手提着一个内中放了一个空的破碗的竹篮”这样一个包含长定语的单句?为什么?第二,(她)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这一句包含两个分句,我们能否把这个句子改为内容与之相当的(她)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下端开了裂的竹竿这样一个包含长定语的单句?为什么?在启发学生思考这两个为什么?时,老师应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的主题,、联系所刻画的人物形象来考虑,并要引导学生注意作者是从视觉的角度来刻画祥林嫂的。我想,语文老师如果能把类似这样的为什么讲清楚了,语文教学的收效肯定会比较大;学生如果能把类似这样的为什么领悟到了,他的语文水平肯定会有较大的提高。

下面再举现代文的实例。鲁迅先生的《祝福》中写祥林嫂听了柳妈的话到土地庙捐了条门槛,从而又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但封建礼教还是容不得她,给了她新的致命打击,使她生活的最后一线希望遭到破灭,随之发生一蹶不振的变化。鲁迅在这一段描写里,虚词运用得很讲究,值得结合课文给学生讲讲。如“她做得更出力”里的“更”;“你放着罢”里的“罢”;“她像……甚而至于常常忘了去淘米”这一长段文字里关联词语的作用。关于“更”,可以启发学生考虑这样一些问题:这里的“更”能不能替换为“很”或“非常”?为什么必须用更?联系上下文,这里用更将会起到什么样的表达作用?关于罢,可以启发学生考虑这样的问题:这里能不能不用罢,考虑这个问题时,要学生注意这样两点:第一,用罢不用罢,句子的语气不一样;第二,鲁迅在这篇小说中对四婶和鲁四老爷的态度是有区别的,因此在人物描写上也是有区别的。了解了这两点,就可以体会到为什么这里的“罢”用得好。关于描写祥林嫂急剧变化的那一段文字里大量关联词语的运用,我们可以告诉学生这样一点:关联词语的作用在于显示句与句之间的逻辑联系,适当运用关联词可以使说的话、写的文章脉络清楚,增强逻辑力量;但在一般文艺作品中不宜用得太多,用多了,动不动来个“因为”、“所以”,“虽然”、“但是”,“不但”、“而且”,这不仅会使语句显得罗嗦,而且会使话语不活泼,不生动;而鲁迅在这里正是运用关联词语的这一表达特点,故意在描写祥林嫂急剧变化的文字里集中使用大量关联词语,从而对刻画祥林嫂在受到封建礼教新的打击后越来越变得衰老、胆怯、呆板、麻木的神态,收到了独特的修辞效果。

这是一部解释中国人精神创伤的作品。在《祝福》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就是祥林嫂的儿子阿毛被狼吃了以后,他就到处向村民讲述这个悲惨的情况,村里的人也纷纷来听她讲故事,一些老太太没有听到,还专门从别的地方过来听她讲。这些人听祥林嫂讲这个故事,其实并不是对祥林嫂的同情、怜悯,他们是跟去看一台社戏、看一台表演同样的心态,他们来寻求一种娱乐、一种刺激。当然在看戏、在听戏的过程之中,人们也会落下眼泪。当眼泪流完以后,大家就心满意足地各自回到自己的家里,然后津津有味地来讨论细节。这样,祥林嫂个体的悲惨遭遇就成为人们娱乐的一个很好的材料。大家都知道,在我们贫穷的乡村里,普通农民几乎没有任何的娱乐方式,于是这样一些场景就成为他们最好的娱乐。人们从别人的悲惨故事中获得某些快感,从而使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屈辱的地位、在现实生活中遭受的痛苦成功地实现了缓解、麻醉和转移。这一点恰恰揭示了中国社会、中国文化的残酷性。

戏子文化的残酷性还体现在鲁迅的另一篇小说《药》中。这篇小说中夏瑜这样一个人物,想用自己正义的、崇高的献身行动来唤醒同胞、唤醒民众。但他们的同胞却把这样一些人看成是演员、看成是戏子。所以,那些白胡子的老头,那些二十多岁的男人,还有刽子手康大叔等人,都在兴高采烈地讨论着夏瑜将被用什么样的方式处死。他们把一个很庄严、很神圣的事情戏剧化了。殉道者丧失了尊严感。这就使得在中国多灾多难的土地上,不会再有任何真正悲惨的事情,也不可能有任何认真的、严肃的事情。我在一篇文章中写到,这些民众的行为其实是对夏瑜这样的启蒙先驱的第二次杀戮、第二次谋杀。这种杀戮比满清政府的杀戮更加可怕。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