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阴》教学反思
选择《醉花阴》作为公开课的课题起初就是一种单纯的喜欢,喜欢“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相思之愁,可是,当题目被敲定后,开始进入准备阶段的时候才发现,一切并非自己想的那么容易!
《醉花阴》是高一必修四第二单元宋词单元最后一篇课文《李清照词两首》中的一首,是李清照南渡前的代表作,李清照前期的词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本文就把秋闺的寂寞与闺人的惆怅展现的淋漓尽致。
本课的教学设计重点围绕品读意象、体悟意境展开。我想通过各个意象的品读帮助学生对李清照的词产生浓厚的学习鉴赏的兴趣,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情愁哀思。导入时,我通过引用郭沫若对李清照评价的对联“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了解李清照的文学地位。接下来,我又和学生一起回顾了初中学过的《如梦令》,这也是为了鼓励学生通过已学知识的复习回顾进一步明确李清照南渡前期的创作风格。之后是指导诵读部分。学生之所以对古文不感兴趣,很大程度是因为他们在学习古代诗文时有文字阅读障碍。我就指导学生先读准字音,然后读出情感,边诵读边体会。诵读过程包括名家范读、学生自读、学生齐读三个环节,都让学生觉得学习不枯燥,有兴趣。下面就围绕本文的词眼对诗词意象展开分析,由各个意象串联成一幅图画,体会词人的心情,感悟诗词的意境。最后通过表格的形式对本文的时令、时间、景物、行动进行了整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人的愁绪。
教学可取之处:
1、课前准备工作较好。课前组织学生就前期学习过的诗词进行背诵,导入部分又让学生朗读了之前学过的《如梦令》,以学过的诗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事在复习巩固的基础上使学生尽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2、意象分析也较透彻。注意分析上下阙意象,分析过程中注意联系之前所学,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复习巩固了之前的知识。通过对比分析上下阙的意向更好地理解上阕中的“凉”以及下阕中的“瘦”,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词人的“愁”。无论是指导诵读,还是分析解读,都在有层次地帮助学生将愿意学习的兴趣转变为鉴赏解读感悟的兴趣。
3、图表的应用。课程总结部分利用图表的形式对本文进行了梳理,形式相对新颖,既能吸引学生,又能简单明了地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意象,体悟意境。
不足之处:
1、诵读部分有待加强。古诗词的学习离不开诵读,本课我采取的是学生自读——听录音范读——学生再读的形式,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再学习他人的朗诵,有一定的效果,但不是很理想,最好是可以加上教师范读,这样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渲染诗词情感。
2、对课堂的预设性不够。设计教学环节时教师会对课堂进行预测,但理想与现实终有差距。在分析意象时,学生往往会自动过滤掉诗歌中象征隐喻的信息,只抓住那些带给他们最直观感受的句子或词汇,这样分析诗歌容易滞留在诗歌表层的字面意义上,而难以深入进诗歌的深层意蕴与真实情感,由于对课堂的预设性不够,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不够到位。
3、对课堂的掌控能力有待加强。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课堂前半部分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很好的调动起来,课堂有些沉闷。后半部分学生参与度较高,但个别学生爱接话,扰乱正常教学秩序。
课堂是多变的,一个班60个学生就是60种个性,因此,要进行多层预设,多种预设:学生会如何说?我又该如何引?多估计些情况,使预设更有深度广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