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实录自学中生疑解疑交流中归纳设目标《海天骄子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实录自学中生疑解疑交流中归纳设目标《海天骄子

教材简介

《海天骄子》是苏教版第十册的一篇课文。课文通过柏耀平的故事,展现了新一代复合型军人的风采。

预设目标

我在课堂教学(第一教时)之前,预设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有关词语。

(3)把学生在自学中解决的问题进行交流,把自学中未能解决的问题进行归类、整合。

教学过程实录及思考

一、课内预习指导。

(一)出示要求:

1.学生自己一个人认真反复读课文,对照课后生字表,扫清生

字新词障碍。把课文读顺、读流畅。把不能理解的词语通过联系上下文或利用词典等工具书解决。

2.记录自己在阅读中产生的每一个问题,能解决的问题可在文中直接划出做好标记或在预习本上简单摘记,不能解决的留底备用。

3.阅读发放的资料(有关“柏耀平”的先进事迹材料),加深对文章的了解。

(二)学生按照要求进行自学。教师巡视并相机指导、点拨,特别关注学有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顺利地进行自学。

(三)在课上未能完成的同学或还想自学的同学课后继续自学。

[反思:①预习是一种学习策略,是自主学习的基础。我把预习称为第一次自学。这个预习设计有意识地对学生的认知、情感、动机等方面进行了构筑。引导他们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最佳准备状态。通过这个环节的自学,学生自然生成了问题,并把一些简单的问题自己解决了。而留底的问题又为下面的学习作好了铺垫。②在预习乃至自主学习中,最容易忽视的是学有困难的学生。在预习阶段中,我有意地注重对他们的辅导。有个学生读“暇”字,由于是外地学生,咬字不准,老把“xiá”读作“jiá”。我耐心地让他读了4次,他才读准确。③一节课只有40分钟,要想全班全部完成是不可能的。像这节课只有28%的学生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所以我允许让学生课后继续。以求每个学生都能从容地自学。④由于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条件相对落后,没有学生专用电脑室。另据我调查全班41名学生, 没有一名学生家中有电脑。因此不可能像城市小学的学生一样上网搜集资料。而“柏耀平”是一个比较新的先进人物,图书室里有关他的资料很少。因此我上网下载了一些资料让学生扩展阅读量,来更深入地了解主人公。]

二、课堂教学。

(一)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1.师提问:同学们,通过自学,你们知道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

“骄子”?(一学生答:是某方面有杰出特长的人)那你们知道海天骄子是指谁吗?(学生齐答:柏耀平)(教师板书)

2.师:让我们把这英雄的名字记得更牢吧。生齐读“海天骄子――柏耀平”。

[反思:通过读课题、读主人公姓名,目的很明显,是帮助学生加深对柏耀平这个光辉形象的印象。]

(二)交流自学情况。

A.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1.师:同学们,通过自学,你们掌握生字新词了吗?(学生齐

答:掌握了)

2. 师:好,老师来考考你们。教师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学生开火车读、齐读。

3.师:嗯,生字读得真不赖。再看看你们写得怎样。请几个同学写自己觉得掌握得好的生字。其他学生评点。然后打开课本,在课本上进行描红和临写。教师进行巡视指导纠正不正确的姿势。

B.朗读情况。

1.师:生字掌握了,我们不要把它放在课文中去读,现在,老师来听听大家读得如何。

2.学生根据自己的喜爱程度分节朗读课文。老师与其他学生听读并纠音。

[反思:自从学校“农村小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实践研究”的课题市级立项以来。我和一些老师都发现在我们的课堂上,“自主、探究”这一理念凸显了。但原来的非常注重的“双基”被抛弃了。而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的“工具性”仍要密切关注。因此我在此设计了此环节。注重了学生的读与写。但此环节与前面和后面的环节不够紧密,我注意到了它们之间的联系,但似乎还是有点突兀的感觉。究竟如何处理?我感到比较茫然、不知所措。]

C.交流问题并确定目标。

师:通过自学,你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

生1:通过自学,我已知道柏耀平原来是一位优秀的飞行员,后来他又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海军舰长,所以人们称他为“海天骄子”。

生2:我读了这篇课文,还有些不明白,柏耀平本来是飞行员,后来为什么要去当舰长?

其他学生没有人来帮助。

师:这个问题我来有帮你解开。(老师简介当前为什么要培养“复合型军人”)

生3:通过自学,我明白了柏耀平从飞行员成长为“海天骄子”是因为他刻苦学习。

生4:我也感受到了。我是从书中“他每天睡得最晚,起得最早。”这些语句中体会到的。

师:同学们,你们自学得真认真,我读了课文,也有同样的感受。我想大家反复认真地读后,这样的感受会更深。我们明天的课,就通过读来更加深切地感受。好吗?

生齐:好。

生5:我读了课文,但对于末尾的“柏耀平正向世人展示着新一代军人的风采”这一句话不够理解。

师:好,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水平。(摘录句子打“?”)值得我们来研究探讨。

生6:老师,我在自学中,还是不明白,他本来是驾机上天的,后来却带着全舰官兵驾驶着舰艇。他是怎么来征服的?

生7:我也不明白为什么把舰艇比作“浮动的海上科技城”?

师:这两位同学的问题提得也很好,我看这两个问题我们可以并在一起来研究。

师:同学们刚才交流了自己在预习中解决的问题,也提出了自己自学过程中的困惑与问题。我相信下节课,大家通过朗读体会与理解后,会在文中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的。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反思: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教师已经关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使学生敢问。但是,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害怕提的问题过于浅显或落俗而遭人讥讽,顾虑重重,示以沉默。这时,教师要善于诱导,即使他们提的问题比较肤浅,缺少深度,甚至有些离题,也不要加以简单的否定,而应该给予热情的鼓励。学生一旦动起来了,提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一堂课甚至几堂课都解决不了,这时候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分类筛选,挑选出最有价值的问题作为研读文本的切入点。每个学生都是以自己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为背景,来建构对新事物的理解的。教师的职能不是将现成的所谓“标准答案”硬塞给学生,而应该为他们搭建一个个“脚手架”,让他们自己一步步攀登去达到目标。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则是学生最好的学习支架。在具体情境中产生的问题,是真实而鲜活的问题,有别于教师闭门造车杜撰出来的“伪问题”。情境由于具有现实感,还易于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强大的动力。]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