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过程与方法:熟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课文,是学生初步懂得看实物要全面,不能只看片面下结论的道理.
教学重点:
1、认读本课10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认识事物要全面。
教学难点:
了解认识事物要全面,在全面了解事物的情况之后在下结论。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方法:
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感知课文。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大象吗?还记得它们是什么样的吗?能不能说一说?(放录像)可是,有人却认为大象是一堵墙,一条绳子,一根柱子.这是为什么呢?就让我们到《盲人摸象》这则寓言中寻找答案吧!
板书课题,生齐读。并学习”摸”字。
二、初读课文。
1、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找一找文中有几位盲人在摸象?
2、生自由读文,用你自己喜欢方式读,找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在读文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看书中注音,向书本学;华夏集,向资料学;问老师同学,向师长朋友学)
三、随文识字,学习课文,理解寓义。
品词读文:指名读第一自然段,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礼物呢!谁想看一看。请第一小组的同学看一看。(七八个学生跑到老师身边,争着看礼物,老师问学生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是大象。)同学们围在老师身边看看礼物,借用书中的词,这就是—— (围观。)指问最先来到前面的学生问:“刚才你跑那么快,你是怎么想的?”(我很着急,想第一个看到礼物。)像大家这样争着抢着就是——(争先恐后)学习 “恐”字。这只小瓷象就让你们争先恐后地围观,何况是一头从皇宫里牵出来的真的大象,屏幕出示王宫,学习“宫”字。想一想,盲人摸象时心情是怎样的呢?(着急,兴奋)齐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在我们眼里和盲人手中的象是否一样呢?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并用直线画盲人摸象时所说的话。
师:第一个盲人迫不急待地来到大象面前,请看屏幕:他摸到大象是什么样子的“像根(棍子)”板书,并学习生字“根”换部件记住这个字的组词——根本、树根、花根,它还是量词:一(根)头发、一(根)蜡烛。读第一个盲人的话,从“两个知道”你们看出了什么?(着急、肯定)。指名试读。
师:他说大象的样子像根棍子对吗?(不对)。是啊,第二个盲人也是这样说的呀,请看大屏幕,他是怎么认为的呢?“它像一把(蒲扇)”板书。从“不对”可以看出什么?他就认为自己是正确的,说明很自信。带着这种情感来读,指名读、小组读。
师:但是第三个却不是这样说的(屏幕),在他手中大象又会是什么样呢?孩子们回答说样子象(柱子)板书。学习“错”字,不对就是“错”,组词(错误、对错),学生齐读:“你们都错了,它像个柱子。”
师:就在他的话音还没落,第四个盲人连声说:“不,不,明明是一堵(墙)嘛”板书,指名读,从“明明”就知道了什么?就是一堵墙你们还说什么?学习“堵”(堵住、堵车)“嘛”是轻声字,要和“吗”区分开,“嘛”表示道理显而易见。在虚宫格里学习“墙”字,并且注意笔顺。带着已经知道结果的语气来读这句话。
师:就在他们各抒已见的时候,最后一个盲人出现了,抓着大象尾巴的盲人说什么呢?看屏幕“像根(绳子)”板书。像他们这样各自坚持自己的观点,用书中的一个词,就叫“各执已见”。(引导学生读两遍词语)他们互不相让,各执已见,这几句话应该怎样读呢?请同桌练读,汇报读文,指导有感情读文。
四、分角色读文,请五名同学到前面演一演。
4、理解寓义。
师:这五位盲人谁说得对呢?齐读最后一段。
总结:大象是我们都很熟悉的动物,为什么在几个盲人的口中就会成为另外一副模样?是啊,盲人对新鲜事物有这种好奇心是很可取的。
师:如果生活中遇到了这样需要帮助的人,你会怎么做呢?
作 业:做一次小练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