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苏教搬国标本语文第一册]
(这节课还剩10分钟)
师:小朋友,看着这么美的菊花,我和妈妈就不知不觉地走进菊花丛中,爸爸连忙拿起照相机给我们抢拍了一张照片。你们想象一下:这张照片好看吗?
生:(露出笑脸,异口同声)说:好看!
师:这张照片上有什么呀?小朋友先闭起眼睛想一想。
生1:这张照片上有五颜六色的菊花。
生2:照片上的菊花好看极了,有红的、黄的、淡绿的、紫红的。
生3:菊花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真多!
师:哇,小朋友,你们讲得真好,把书上的词语和句子都用上了。那么,图上除了菊花很好看,还有什么你也觉得好看呢?
生1:(急切地)妈妈也很好看!
生2:妈妈穿着粉红色的毛衣,很美!
生3:妈妈站在菊花丛中,和菊花一样美。
生4:妈妈笑眯眯的,好象也变成了一朵大菊花。
师:啊,小朋友,你们想象得太好了!还有人想说吗?
生1:我也好象变成了一朵橘黄色的菊花。
生2:我是一朵小菊花,紧紧依偎在妈妈这朵大菊花的怀里。
生3:我和妈妈也和菊花一样不怕冷。
师:是啊,小朋友,看菊花的人变成了菊花,多有意思啊!这样一来,这张照片就更好看了。下面我们拿起书,把课文齐读一遍,好吗?
生:读得很有感情。
以上是我听的一节苏教版语文第一册《看菊花》一课的一个教学片断,这个教学片段可谓独具匠心:
其一、巧用课文的插图,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
因为图上的爸爸身上背着照相机,于是学生就会很自然地联想到看花的人在菊花丛中拍照片的情景,然后再利用照片进行语言训练。这种练习与单纯的看课文插图比,新颖有趣,易于激发小朋友说话的积极性。
其二、凭借假想的照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这节课上老师让学生凭借假想的照片,启发学生想象画面,课
文和插图所描绘的情景在学生脑海里再一次显现出来。从菊花的五
颜六色到看花的人全都变成了菊花,想象不断丰富,不断升华,使小朋友的创造性得到了发挥,想象能力得到了提高。
第三、创设说话的情境,内化了学生的书面语言。
整节课上老师鼓励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小朋友在熟读课文后,语言和形象同时被内化,这样的练习密切结合课文,为学生及时运用已经掌握的词句提供了极好的机会,不仅丰富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有机地进行了口语的规范化语言训练。因此,小朋友在说话练习中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表现出高涨的情绪。
第四、教师适时的点拨,架起了学生思维的桥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特别注意运用表扬鼓励的话语,这就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中,我们发现一年级学生的思维容易受别人的影响,极易形成思维定势。这时,教师的点拨就相当重要。当学生单纯讲照片上有菊花时,教师及时给予指导:“想象一下,图上除了菊花还有什么也很美呀?”这样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打开了,由“花”说到“人”,又由“人”联想到“花”,学生“妙语不断”,课堂上出现一种“山穷水尽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的局面,学生始终处于“愤”、“悱”状态,有效地提高了练说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