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潮
教材分析:
课文记叙了作者李广田在昆明圆通寺看到海棠花开的盛景,赞美了美妙的春光和社会的平和安详气氛。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课文中的联想,能分辨课文中哪些是作者的见闻,哪些是作者的联想。
2、学会“踵、梧”等9个生字,理解“花团锦簇、接踵摩肩”等26个词语的意思。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
4、感受春天的美景和社会平和安详的气氛,更加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教学重点:
1、初步认识见闻和联想,并能够分辨课文中的有关句子。
2、感受花潮的美和无限的生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体悟作者的情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读通课文,读熟课文,自学生字词。
2、再读课文,理清脉络;学习课文第一段。
教学教程:
一、图文交互,引入课文
1、展示花潮图片,学生欣赏……
2、这是什么花?看了这么美的花,你能不能用四个字的词说说你现在的感受吗?(繁花似锦、锦绣连天、花枝招展、婀娜多姿、千姿百态、竞相开放、各式各样)多美的名字啊!有这么一位作家,叫李广田,就以“花潮”为题写过这样的文章。 (板:花潮)
3、齐读课题,理解课题。读了这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的?(这是哪里的花?这是什么时候开的花?为什么花如潮?这花是怎样的美丽?)会提问,就是会学习呀!
二、初读课文,提炼主线
1、 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读好。
2、 检查初读情况:认读生字新词 读书情况
3、 学生回忆初读成果,紧扣课题中的“花”字,说说全文是怎样围绕“花”字来写的。
4、 交流:
第一段(第一至三小节)前两节没有“花”字,但却交待了看“花”的地点和路线,第三小节点出“那一大片海棠”,这才引出了“花”——引花(学生板书)
第二段(第四小节)—— “看花”(学生板书)。
第三段(第五、六小节) “看花的人”对花的态度——“爱花”(学生板书)。
第四段(第七小节)——“议花”或“话花”(学生板书)。
提炼出的课文的一条主线:引花→看花→爱花→议花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圆通公园的海棠平时和三、四月间有什么不同,请圈出有关词语。
2、交流
3、齐读第一段。
4、师引导:课文紧扣课题中的“花”来写,自然顺理成章,可为什么还有一个“潮”字?
地面上的“花”和海洋上的“潮”为什么要连在一起?我们下节课来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研读、自读自悟第二段,感受花潮的美和无限的生命力。
2、能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领悟作者爱花、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
1、课文按怎样的顺序来写“花潮”?(引花→看花→爱花→议花)
2、这究竟是怎样的花潮呢?
二、 应“花”生“潮”,提高感悟水平
1、为什么花如潮?哪个自然段直接写到海棠花?
2、学生默读第4自然段,想想你在读的过程中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最好把它概括成一个词来说说是怎样的花潮。在课题前加( )
3、交流并板书:迷人的 美丽的 气势磅礴的 有生命力的 有声有色的……
4、教师小结:迷人、美丽、是因为海棠花旺盛的生命力,气势磅礴、有声有色也是因为海棠花旺盛的生命力,所以旺盛的生命力是作者把海棠花比作潮水的最重要的原因。
5、学生展开充分的自学研读,同桌合作。哪些句子能说明花如潮的?哪些句子最能体现海棠花磅礴生命力?用——划出来,并想办法把它读好,并同桌相互讨论为什么花如潮?想想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花潮的生命力的。
6、学生按研读的问题要求作课堂交流。
1)、“向高处看去,隔着密密层层的绿荫,只见一片红云望不到边际。”
①这句话能体现花如潮吗?你们能不能一读就告诉我这花如潮的。
②啊“一片红云”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呈现红云般的花图片。
③齐读!
2)“有风,花在动;无风,花也潮水一般地动。”
①这句话你理解吗?说说你的理解?
②有风花在动,无风花又为何而动呢?
③联系生活:
(花香触动了繁花。)花香自有蝶飞来……
(花美因来游人,触动了花枝。)
(花美,陶醉了看花的人,看花了眼。)繁花似锦、漫天锦绣醉人心啊!
(花生命力,向外生长……)、你的想法很胆大,也很合理! ④联系上文:你们觉得哪个句子也可以说明无风花也在动呢?
3)“在阳光照射下,每一朵花瓣都有它自己的阴影,就仿佛多少波浪在大海上翻腾。”
①这里的波浪什么?为什么感觉象在大海上翻腾?(在阳光下,每一个花瓣都有它自己的阴影,阴影更衬托出花的艳丽和明亮,就仿佛无数波浪在碧绿的大海上翻腾。)
②指导看图片。
③让我们一边读一边来想象花"象潮水一般地动,仿佛多少波浪在大海上翻腾"的磅礴气势。
4)“你越看得出神,你就越感到这一片花潮正在向天空,向四面八方伸张,好像有一种生命力在不断扩展。”
①谈体会(伸张、扩张) 闭上眼睛,你可以感受到什么?(感受到所以的树都在——长、所有的花都在——开!这何止是花在开,树在长呀,这分明是一种生命在——流淌、跃动、流露、涌动啊!)
②指名读③作者看到这一片的海棠花产生了如此奇妙的想象,作者越看得出神,联想就越丰富。
④让我们再次感受这生机勃勃的海棠吧!齐读!
5)“每棵树都在微风中炫耀着自己的鼎盛时代,每朵花都在微风中,显示着自己的喜悦。”① 理解“炫耀”、“鼎盛”
② 你有炫耀过自己的时候吗?当时你的感受是什么?可是这树这花也在炫耀,它们在炫耀什么?(花开得旺盛,开得美用课文中一个词就是“鼎盛”板书学习“鼎盛”一词) ③请你把自己想象成一棵树或一朵花,你会如何炫耀自己的鼎盛时代,如何显示自己的喜悦呢?
④能不能带着这种自豪而又喜悦的心情来读这句话? 指名读。
⑤展示海棠,看了这海棠花,你有什么感受?⑥齐读。让我们再次带着这份感动、带着这份赞叹一起读吧!
过渡语:有潮水必然有潮声,那么什么是花潮的潮声呢?
6)“也许是花下的人语声,也许是花丛中蜜蜂的嗡嗡声,也许什么地方有黄莺的歌声,还有什么地方送来看花人的琴声、歌声、笑声......这一切交织在一起,犹如海上午夜的潮声。”
①出示句子自由读。
②指导朗读。读出轻柔而有生命力的语感。男女生错落有致地读。
③这里写了那么多声音,充分显示了花开得很闹,体现了大自然的旺盛生命力。
7)“只见一片红云望不到边际”、“淹没在海棠花的红海里”这说明这片海棠花面积很大,把这一大片海棠比喻为“红云”、“红海”,我想这个海面不会水平如镜,而是起起伏伏,正像海潮一样。
三、朗读,升华情感。
1、引语:作者去看海棠花,并由大片海棠花联想到了红云、红海、潮水、翻腾的波浪和午夜的潮声,让我们领略到了充满磅礴生命力的美,从字里行间,你体会到了作者是以怎样的心情来看花的吗?(心潮澎湃,爱花,对生命、生活的热爱)
2、让我们带着对海棠的喜爱与赞赏来朗读这段课文。
四、课堂作业:摘抄2-3句你认为写得最出色的文句。
五、课外作业:背诵第四自然段。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 阅读“学习提示”。
2、 学习第三段,注意怎样写出不同人物看花的特点。
3、 学习第四段,理解“春光似海,盛世如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齐背第4自然段
二、研读课文第三四段,由“潮”生“潮”,提升审美境界
1、师:作者可以把花之盛比喻为“潮”,那么课文中写到看花人之多,看花人议论之多,我们也可以比喻成什么?请你也来作个比喻并说说为什么?
2、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以上研讨题,并找出看花人心情和动作的词句。
3、交流:
“人潮”:
①课文第4自然段写了观花人之多(“接踵摩肩”,“多极了”);
②写了不同的人观花的不同情形,
看似矛盾的心情:“觉得置身于花海中,哪儿都好。既依依不舍,又满怀向往,慢慢地向别处去。”“觉得一棵比一棵更好,美不胜收。”
看花的不同动作:大方——驻足观赏;贪心重—— 一嗅,再嗅
师:这“贪心”说明了什么?(想尽量多领略花的美)
③
老爷爷
低吟
老奶奶
珍惜
青年们
好像参加盛会
小学生
被花海迷住了
“心潮”:“回家路上,听到很多人人纷纷议论”
想像人们会议论些什么?请从课文中写到的“老爷爷”、“老奶奶”、“小孙孙”、“青年”“小学生”、“大方的人”、“贪心重的人”……任选一位,根据课文的描写作联想。
4、 理解“春光似海,盛世如花”句子的意思。
(美丽的春色无边无际,令人仿佛置身于春的海洋。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繁荣昌盛,正如春光灿烂。)
三、朗读课文,总结全文。
作者通过写花的旺盛的生命力,引出“花潮”,同时又捕捉了不同人的性别、年龄、个性等表现出他们的共同特征——爱花。再进而从观花人的议论之多(“纷纷议论”)引出观花人的“心潮”,最终把议论归结为自己默念的两句话“春光似海,盛世如花”。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爱这一大片海棠,这在兵荒马乱的年头,民不聊生的岁月可能吗?有如花的盛世,才有这繁花如潮,这春光是自然界的喜光,也是新时代的喜光。盛世如花,花如潮,圆合题意,蕴意深长。于此,作者以“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郁达夫语)的手法,因小见大,寄意于物,从“看花”小事中悟出深刻哲理。
四、学习单元提示,区别联想与见闻
1、 自由读单元提示,了解什么叫联想,怎样区分联想与见闻。
2、 完成课后第4题。
花潮(教学设计)板书设计
花开——花团锦簇 花的海洋
(见闻)每个花瓣 各种声音
花潮
(联想)好象(扩展)犹如(海潮)
赏花——不同身份 不同特点
感受——春光似海 盛世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