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饮酒(一)(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饮酒(一)(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一:教学设计。

创意说明

出自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的《饮酒》是晋代陶渊明之代表诗作。诗歌有田园美景的描绘,有悠然恬适之情的自然流露,更有尘埃落定后体悟到的人生理趣。

“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的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绪”。当然这一目标单靠老师自己热情唯美的讲述,是难以真正实现的。必须通过充分备课、精心设计、激情教学、多种活动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内趋力,最大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让学生在朗读、品味、背诵中有共鸣乃至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一个积极的学习探究者,教师的作用就是要形成有助于学生独立探究的情境,让学生自己寻求问题解决的思路和途径。在此指导下,我为本堂课设定了三个层次的目标。

1、 知识与能力:能了解酒与中国诗人的不解之缘;能了解陶渊明一生及作为田园诗人第一人的文学史地位。能体会到诗歌的音韵美。能在诗歌鉴赏方面有一定提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读、议议、唱唱、背背,在老师指导下发散并整合,自主建构出田园诗的定义。

3、 情感与态度:在多样的形式中能逐步体会到陶渊明诗歌情景交融中蕴含的理趣,感受平凡生活的和谐恬静,培养学生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能一定程度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绪。

教学中的难点是对诗中理趣的把握与理解,以及自行建构本课视点“田园诗”这一概念。因此,老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与知识能力情感水平,在课堂中要巧于点拨,打通筋脉,让学生在努力探究中获得成功的快乐。

所教实验班学生家中大部分有电脑并上,查取资料方便。因而课前布置学生搜索与“酒”有关的诗词名篇,并总结其中的规律。

教学步骤(一课时)

(一) 唱“一杯浊酒喜相逢”引入。(1分钟)

老师慷慨高歌《三国演义》篇首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学生跟唱。

(老师动情演唱酿造了学习的情境。)

(二)议议“饮酒”。(5分钟)

1、古人喜相逢也罢,悲离别也罢,问苍天感“人生几何”之时,怀才情伤君主不识之际,总爱一两杯淡酒寄托情感。同学们从查找的资料中看出了什么端倪了吗?

2、学生畅所欲言,老师从“酒与中国人”“酒与诗人”两方面提示。时间控制在几分钟内。

3、 师展示电脑课件,文字显示历代代表性的借酒浇诗的名句。

归纳:酒与中国人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酒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是十分显著的。中国是诗的故乡,诗人离不开酒,诗中不能没有酒,从历代诗人雅士所留传的浩瀚的酒诗酒词中,无不使人们感受到浓郁的民族酒文化以及诗人那种炽烈的情感,从而引起共鸣。

(这一环节旨在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他们的文学素养,培养他们人文主义的态度。)

(三)、读读《饮酒》(6分钟)

1、那么作为酒诗人之一的陶渊明的《饮酒》到底想缘什么情言什么志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上陶渊明的生平简介后同桌听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的基础上读出感情来。

2、学生同桌间一听一读,老师巡回,并予以朗读技巧的个别指点。

3、等学生大约每人读了两遍后,老师提出“诵诗打擂”。学生男女各出一名代表,老师是第三打擂手。三人分别朗读。然后学生评判哪位朗读时情感把握与再现最佳,并说明理由。

(通过打擂一环节让学生在评判中学习他人的朗读技巧,并认真揣摩选手情感展示的足与不足。老师平等参与评判,更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

(四)、品品《饮酒》。(25分钟)

1、由上个环节,提问:谁最能再现诗人的情感呀?你能不能找到诗歌中最富有表现力的一个词语,也即是诗眼,来概括本诗的情感?

归纳:悠然!(引导学生学会从诗歌本身寻求把握诗歌情感的切入点。)

2、人为什么“悠然”?按理说每天带月荷锄归的劳作生涯单调、枯燥和疲乏,陶渊明为什么却如此“悠然”?学生发表看法。老师引导。

归纳:因为田园风景的幽美淡适。这一切与官场生活的庸俗、黑暗、不自由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3、指导学生将诗歌中的意象“菊”“南山”“山气”“夕阳”“飞鸟”,调动自己的想象力,闭上眼睛,由“黑白电影”放映为“彩色电影”,再转化为“有声电影”。让学生体会自己如是诗人在此境中的悠然自得。

4、 师提问:你所见到的一切美吗?怎么个美?是怎样的悠然自适?

学生面对这一问题,意会却不能言传,表述含混而着急。

这时,老师引导学生用诗人的一两句诗来说说你现在的感觉:明明体会到一些美与道理,却找不到语句来最恰当的表达出来。

归纳: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5、一首好诗,不仅要写出美景、缘现美情,更要表达对宇宙人生的领悟。这称为诗歌内容三美:意境美、情感美、理之趣。那么,你若是诗人,你从中还领悟到哪些理趣?请从原诗中细细探究。学生讨论,老师点拨。

归纳:其一——心远地自偏,心静自然凉的相对哲学。

其二——飞鸟翩然归林,我悠然望山,万物各得其所,都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其三:生活越简单质朴,快乐越充盈真切。

其四:美妙的感受往往找不到最合适的语言来表达,只有心领神会。

6、师生问难时间,提问并全班解答。老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诗题《饮酒》,而内容却未提一字“酒”,为什么?

归纳:并不是诗人胡乱取了个题目,而是诗人酒后偶然的歌咏,并不是在于歌颂酒好,而是酒后所见抒怀。而且这类《饮酒》共20首,都是他归园田后所作。

7、 陶渊明是第一位田园诗人,也是代表诗人。请小组讨论得出什么是田园诗。老师引导学生从诗歌的内容、意象,诗歌的风格入手。

归纳:师生共建视点——田园诗就是描绘田园风光的美丽自然,农家生活的质朴、闲适与自由,诗风清新、平实、淡雅。

(此环节要精心设计问题,一环扣一环,使得学生渐入佳境,老师要适时点拨,引领学生由疑到释疑。)

(五)、唱唱《饮酒》(6分钟)

1、 以小组为单位,请选用你熟悉一支曲子的调子,配乐演唱《饮酒》。

2、 给两个小组机会展示,并全班精要点评。

归纳:不能随意选取一支曲子,因为这首田园诗悠然自得,最好是一支舒缓轻松典雅的曲子。如《又见炊烟》等歌咏农家乡村的歌曲。

(此环节加深学生对诗歌情感与风格的感知,并陶冶情感,领会到诗歌的音韵美。)

(六)、背背《饮酒》(2分钟)

1、 一生示范背诵。

2、 全体学生尝试背诵。

3、 老师提醒学生过手默写,尤其注意关键字“喧”“欲辨”。

(在背诵中深刻体会诗歌情景理的交融的特点。)

二、精彩片段。

师:同学们从查找的资料中看出了什么端倪了吗?

生:诗人喝酒后要写诗,普通人喝酒后打胡乱说。

师:很多普通人酒后也要念诗,打油诗:你一杯我一杯,喝得脸上红霞飞。(生笑)

生:其实是诗人喝酒要下酒菜,那菜就是诗。

老师(会意地笑):诗人借诗助酒性,酒又增添了诗歌的雅趣。真是诗人与酒、酒与诗,天生血肉相连,水乳交融。

(师生探究中,融铸了其乐融融的学习氛围。)

师:你闭目冥想所见到的一切美吗?怎么个美?是怎样的悠然自适?

生:美呀。菊花黄黄的、香香的,远山苍青色,夕阳西下,鸟儿也回来了。反正人在其中很舒服。

老师:这位同学用了“反正很舒服”来一言以蔽之。但到底怎么个悠然舒服你还是没有说清楚。这一切我们当中有人见过没有?(学生:见过)为什么很多人见过,却一副难以说清楚的表情呀?生活中还有没有这样的时候,明明有一种独特的体验,急欲说给别人听,却词不达意。(学生点头)那么,陶渊明有这样的体验吗?从诗文中寻找!

(此环节老师善于设置语言障碍,问题有点抠,却让学生词穷之际,体会到陶渊明的理趣。)

师:诗歌顾名思义应该可以唱的,最早的诗歌集《诗经》中的“风”,就是从民间采风得来诗,由乐官配乐演唱。汉代还设置了(学生齐答“汉乐府”)来专门为诗配乐。那么,今天我们为《饮酒》恢复原貌,对诗当歌,选支曲子来和诗唱。

学生准备后,其中一个小组选了《东风破》。唱罢,全班鼓励。

一生甲质问:为什么选这曲子?

其小组成员生乙回答:《东风破》表达的情感很闲适呀,周杰伦也和陶渊明一样不追波逐流呀。

生甲:但听来太压抑,还有种忧伤似的。而《饮酒》可是悠然自得中还有理趣噢!

师生鼓掌。

师:看来,配乐演唱不是一件随便的事,一要了解诗歌的情感与风格,一要曲子的风格与诗歌契合。决不能因为它很流行,歌手是你所爱而选择。

(此环节在生与生的问难中澄清了某些同学配乐选曲的错误认识,效果良好。)

三、教学反思。

新课程强调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老师也力求在诗歌教学中有所突破。

因此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

其一:议议“饮酒”一环节,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有限,并没有在占有足够多的资料上发现出规律。因此,这一任务应更早布置,老师提前将饮酒诗歌的资料发给学生。这样,这一环节才能更有收效。

其二:激疑后,因为课堂时间的限制,老师为达成教学目标,点拨语言稍多,可能降低了学生思考的难度。

其三:“理之趣”的把握这一环节很有难度,设计时对学生的理解力考虑不是很充分,因此在老师归纳后还有部分学生还没有回过味来。老师还要加强对这一环节的提问设计。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