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故居 - 贾平凹故居介绍
贾平凹故居图册
棣花又是丹凤籍著名作家贾平凹的故乡。当年二郎庙前有一魁星楼,魁星之笔尖恰恰指到贾平凹家房脊,故乡人传说平凹是魁星点出的“商山文曲星”。
相比余秋雨老宅而言,“贾平凹故居”当年引起的风波和争议更大。2006年,著名作家贾平凹的老家丹凤县称,将投资7000万元修建“贾平凹文学艺术苑”,贾平凹则建议改名为“贾平凹故居”。随后,贾平凹声明自己没有提出改名“贾平凹故居”的建议。 规划中的项目暂定名为“贾平凹文学艺术苑”,该项目以“文学旅游”为主题,依照贾平凹故里丹凤县棣花镇棣花街的人文地貌为基础,再现丹江文化、神话传说等。苑内计划修建贾平凹文学馆、创作馆、旅游商务建筑等;并定期承办文学主题论坛、举办文学训练营等。该苑将分批建设,2010年前后竣工。丹凤县文化文物旅游体育局局长杨斌介绍,设计景区内现存的人文景观已经初具规模,整个景区与贾平凹有关的部分能占到1/3。
有媒体问贾平凹是否希望景区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贾平凹一再表示,“这是县政府的意思,他们要用,我也没有办法。”家乡要用他的名字建造,可能是从招商引资的角度想的,对此他也不会反对,但绝不是想为自己树碑立传。
在引发争议后,丹凤县委曾发布《关于“贾平凹文学艺术苑”的几点说明》,称“贾平凹文学艺术苑”“是我县旅游产业开发的一个重要项目,是商洛市建设丹江文化长廊的主要内容,将纳入市、县‘十一五’计划”。[1]
贾平凹故居 - 贾平凹简介
贾平凹(原名贾平娃),陕西丹凤人,1952年2月21日出生。於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为专业作家。贾平凹喜吃杂粮野菜,不动膏粱腥荤。平生无什么特别嗜好,唯独喜爱每日转动笔杆子,硬使当今文坛浪飞潮涌,无日安宁始心足。国外人士均誉他为中国大陆文坛的“独行侠”。
贾平凹的散文内容浩瀚,五彩缤纷,从抒写的内容和笔调去看,可以归成五类:第一类是情绪小品,以抒写某种特定的情绪为主,如《大洼地一夜》就是代表;第二类是场景小品,以写各类场景为主,如《静虚村记》、《黄土高原》等;第三类是人物小品,粗线条勾画人物为主,如《摸鱼捉鳖的人》、《在米脂》等;第四类是随笔,综论人生,针砭世情,如《人病》、《牌玩》等;最后一类是风物小品,描摹风俗,记述玩物,如《陕西小吃小识录》、《玩物铭》等。
贾平凹于传统的散文写作中,取了个大突破─凡对社会、人生的独特体察、个人内心情绪(爱与恨),或偶尔感悟到的某些哲理等,都呈现文中。那份坦诚、不摆架子、不高调等性格,亦是他赢得读者的方法之一。在他文中,不难发现贾平凹的赤子之心,于现今复杂的社会里的确难寻。而且,贾平凹对美感的追求,于字里行间清晰易见。他不单只在乎自我领略,亦愿把这审美路径向读者介绍及实践。
贾平凹故居 - 贾平凹获奖作品一览
1978 短篇小说《满月儿》 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1979 文论《满月儿之外》 《十月》首届文学奖
1980 短篇集《早晨的歌》 陕西省第一届优秀图书奖
1982 短篇小说《山镇夜店》 第一届“雨花奖”
1983 短篇小说《清官》 “南苑”佳作奖 ;散文《月迹》 《散文月刊》优秀作品奖
1984 中篇小说《腊月.正月》 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4年陕西省文艺“开拓奖” ; 中篇小说《商州初录》 首届钟山文学奖; 散文《流逝的岁月》 《青年一代》佳作奖; 散文《宿州故涉台龙拓树记》 《羊城晚报》1984年优秀作品奖; 散文《廷川印象》1984年《延安报》佳作奖
1985 中篇小说《鸡窝洼的人家》 西安首届“冲浪”文学奖; 中篇小说《腊月.正月》 北京市建国三十五周年文艺作品徵集评奖
1986 文论《谈观察》 1985年《文学时代》奖; 关中曲子《车闸》 1986年全国曲艺创作奖; 散文《商州又录》 《羊城晚报》1986年优秀作品奖; 中篇小说《黑氏》 1985年度“读者最喜爱的作品”
1987 中篇小说《天狗》《中篇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 中篇小说《古堡》 1986年西安文学奖; 散文《走三边》 《散文选刊》首届优秀作品奖
1988 长篇小说《浮躁》 第八届美孚飞马文学奖铜奖、西安文学奖; 散文《弈人》 广东《随笔》1987年佳作奖; 中篇小说《故里》第三届《十月》文学奖; 小说《动乱》 美国无比柏伽索斯奖;
1989 散文集《爱的踪迹》 首届全国优秀散文(集)奖; 散文《门》 “燕舞”散文徵文奖; 散文《人病》 《文汇报》优秀作品奖 ; 散文《我这样读体育报》 “红光杯”第三届体育文学奖
1990 小说《王满堂》 《小说月报》优秀作品奖 ;
1991 散文《佛事》 “金陵明月杯”“华人徵文”赛奖 ; 长篇小说《废都》
1992 散文《谈〈读者文摘〉》 《读者文摘》徵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