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阅读答案

《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阅读答案

从甲骨文到口袋图书馆(节选

①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这些竹片或木片叫做简或牍。把竹子木板劈成同样长度和宽度的细条(一般5寸至2尺长),削平表面,在上面用刀子刻字或用漆笔写,每片可以写8到14个字。有的把简牍用麻绳、丝绳或者皮条串编起来,叫做“册”,也写做“策”。这个“册”字,像在几片竹简中间穿上绳索的样子。传说孔子因为勤奋读书,竟把这种穿册的皮条翻断了多次。

②现在的书,不光品种多,而且有的越来越小。“缩微胶卷”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用照相机把书或者资料缩拍到胶卷上,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1/48。使用的时候,通过阅读器可以放大到原来大小。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19世纪普法战争时期就使用过,当时法国的谍报人员把一份3000多页的情报缩拍在一张几寸长的胶片上,让信鸽带回了巴黎。

③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如果把1万种每种15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的总重量大约有5吨,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15公斤。

1、选文第一段第一句中说的“正式的书籍”是指()

A、具有同样长度和宽度的竹片或木片。

B、写有文字的“简”或“牍”。

C、把竹片或木片用绳子或皮条串编起来的“册”。

D、把“简”或“牍”用绳子或皮条串编起来的“策”。

2、第一段最后一句话引出的一个成语是______;这里引用孔子勤奋读书的传说主要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______,其特征是________。

4、第二段中“而且有的越来越小”一句在文中起的作用是()

A、承上启下B、提起下文C、总括说明D、提示中心

5、选文②③段文字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6、第二段画线的文字在文中有何作用?

7、根据文中的说明,用一句话(不超过25个字)简介什么是“缩微图书”。

《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答案

1、D

2、韦编三绝说明当时确已出现“策”

3、缩微图书越来越小

4、B

5、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

6、通过举事例,对“缩微图书”的说明更全面、具体缩微图书是使用照相机把书或资料拍摄到胶卷上的书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