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完成后面问题阅读答案文言文阅读,完成后面问题。(14分)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选段,完成后面题目。[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节选自郦道元《三峡》)[乙]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③,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节选自陆游《入蜀记》)[注释] 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②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③翳:遮盖,这里指云。小题1: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①沿溯阻绝。绝: ②或王命急宣。或:③不以疾也。疾:④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悉:小题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4分)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答:②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答:小题3: [乙]两文都写到“山”,两文段所写的“山”各有着怎样的特点?(4分)答:小题4: [乙]两文段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这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4)答: 参考答案:小题1: ①断 ②有时 ③快 ④全,都小题2:①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许多趣味。②议论的人说泰山、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这种奇异的景象。小题3:甲]文段写群山具有连绵不断、雄奇险拔、遮天蔽日的特点。[乙]文段描绘的巫山及其神女峰具有高、奇、秀等特点。(4分,各2分)小题4: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与赞美之情。(3分,只答出“热爱”或只答出“赞美”一方面内容的得2分)试题分析:小题1:绝的意义很多,注意结合语境翻译,小题2:试题分析:翻译①句时要注意“清荣峻茂”: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良为实在、确实。翻译②句时要注意“皆”“奇”两字是“都”和“奇异的景色”之意小题3:试题分析:[甲]文段从“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 概括总结出;[乙]文段从“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得出高的特点,“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得出奇的特点,“天宇晴霁、、、、、、”看出“秀”。小题4:试题分析:抒写祖国的山川,展现的对壮美山河热爱、喜欢、赞美之情,[甲]文段写了三峡的壮丽,【乙]文段突出三峡中神女峰的独特之美。抒发作者心中无限的热爱之情。猜你喜欢杜甫《贈花卿》翻译 10-14种树老人 10-14小学阅读指导:阅读短文答题方法 10-14天鹅的故事阅读答案 10-14做客 阅读答案 10-14保护色阅读答案 10-14郑板桥阅读答案 10-14《可爱的小鸟》阅读答案 10-14《最后一个鸡蛋》阅读答案 10-14两只羊 阅读理解 10-14热门预览文人相轻 10-14孟子选段阅读训练 10-14吾闻以德荣为国华 阅读答案 10-14张鸣跃《心灵的平等》初中记叙文阅读及答案 10-14大自然的一种现象风阅读答案 10-14孔子拜师课内阅读训练 10-14有一天,一位来自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教授阅读答案 10-14新型玻璃课内选段阅读训练 10-14强弱之辩原文、翻译与练习 10-14古典诗词鉴赏十读法 10-14欢迎使用华夏集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