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阅读答案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小题1:解释下列词语。( 4分)夫环而攻之 环:兵革非不坚利也 兵革: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攻亲戚之所畔畔 :小题2:翻译以下句子。( 2分)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小题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的“道”指的是()(3分)A.道德B.道理C.施“仁政”,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D.道路小题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谈谈你对本章所提观点的看法。(3分)参考答案:小题1: 围 武器装备 限制通“叛”,背叛(4分)小题2: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2分)小题3:.施“仁政”,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小题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略(3分)小题1:试题分析:“环、域、兵革”与现代汉语的意思有相通之处,其中“域”要解释为动词用法,应译为“限制”。 “畔”是典型的通假字,要先指出通哪个字,再加以解释。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小题2: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此句中的关键词有 “以” “国”等。三个“以”字都应译为“依靠,凭借”。 “国”是文言文中的多义词,此句中应译为“国防”。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小题3:试题分析:首先要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句意,即“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因此,句中的“道”应是指“仁政”“施行仁政”。点评:对于文言文中的关键词,同样要放到具体的句子中加以理解。可以在译出句子意思的基础上,理解句中字的意思。另外,根据全文的观点,也可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小题4:试题分析:“中心论点”即作者在文中对于所议论问题的观点。本文是从谈论战争开篇的,对于战争,作者所持的观点是,在三个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中,“人和”最为重要。即“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我们的看法,一般应与作者的观点一致。即,“人和”不仅是战争取胜的关键因素,它也是小到集体生活,大到国家生活中的最为关键的因素,只有上下团结、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大家齐心合力,才会取得个人的成功、事业的胜利、国家的强盛。点评:要在审清题的基础上,对题干中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然后结合对文言文的学习,把具有其性的符合题意的答案总结出来。猜你喜欢别董大 高适阅读试题及答案 10-14记忆力 10-14范式字巨卿阅读试题及答案 10-14干细胞阅读答案 10-14《冒险旅程》阅读 10-14葛兆光《过去的故事》阅读试题及答案 10-14高中小小说阅读《迎宾竹》附答案 10-14一个永恒的教书匠一一季羡林 阅读答案 10-14春暖花开阅读答案 10-14一包花生阅读答案 10-14热门预览阅读答案: 《打而不痛是诚信滑坡的重要原因》(含答案解析) 10-14狗熊阅读答案 10-14《怪老师》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10-14阅读答案:《沙原隐泉》(含答案) 10-14苏幕遮阅读试题及答案 10-14冯骥才《时光》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10-14语文阅读:《看松庵记》(2013年高考语文山东卷) 10-14千金一诺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10-14语文阅读:《宋史曹彬列传》(2013年高考语文北京卷) 10-14阅读答案:《另一片天空》(含答案) 10-14欢迎使用华夏集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