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三峡》选段阅读答案阅读《三峡》选段。(16分)三 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小题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① 略无阙处() ② 沿溯阻绝()③ 乘奔御风() ④ 飞漱其间()小题2:请用“/”标出下列语句中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① 至于夏水襄陵 ② 自非亭午夜分小题3: 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小题4:三峡的山有什么特点?(写出一点即可) 并结合语段试做分析(3分)小题5:美丽的三峡,雄伟的三峡工程,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3分)参考答案:小题1: ①通“缺” ② 顺流而下 ③飞奔的马 ④ 急流冲荡小题2: ①至于/夏水襄陵 ②自非/亭午夜分小题3: ①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是看不见太阳和月亮的(重点字“自非”)②即使是骑上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重点字“虽”“奔”“以”)小题4:山:连绵不断、遮天蔽日(高、峻)。从“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看出连绵不断的特点,从“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看出遮天蔽日(高、峻)的特点(特点1分,分析2分)小题5:示例:各位游客,欢迎你们来三峡观光。七百里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四季美景风格迥异。春冬之时,潭水碧绿,清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飞悬;夏季水涨,江流汹涌。小题1: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全文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如本题中“阙”是通假字,“奔”是动词名用。小题2:试题分析: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判断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分析其结构,按照现代汉语的阅读习惯判断停顿,比如“主谓”之间要停顿,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可停顿。关键是要弄懂句子的意思。小题3: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亭午”“ 曦月”“ 奔”“以”,最后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小题4:试题分析:根据问题,找到文中关键句子“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概括山的特点。小题5:试题分析:根据提示“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从这两个方面概括,第一方面可结合本文中的描写说明三峡山的特点,第二点可从历史文化(引用古诗)谈到现今“高峡出平湖”的新景象。猜你喜欢林希《拜谒人生》阅读答案 10-13刘小枫《柏林墙的碎片》阅读答案 10-13朱光潜《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阅读答案 10-13《灯画的民间艺术形象》阅读答案 10-13《只取千灯一盏灯》阅读答案 10-13《和沈石田落花诗》阅读答案 10-13《文学新人的被阅读》阅读答案 10-13关瑞《高处的灿烂》阅读 10-13《钱塘湖春行》阅读答案 10-13韩少功《另一片天空》阅读答案 10-13热门预览华山鹰《天衣无缝》阅读答案 10-13《山水逸韵》阅读答案 10-13《雨雪曲 卢照邻》阅读答案 10-13秦观《踏莎行 雾失楼台》阅读答案 10-1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阅读答案及赏析 10-13《鞋匠和他的儿子》 阅读附答案 10-13《送剑与傅岩叟》阅读答案 10-13于武陵《赠卖松人》阅读答案及赏析 10-13《中国古典诗学里的钟声》阅读答案 10-13宗白华《论中国的绘画》阅读答案 10-13欢迎使用华夏集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