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三中七年级语文(上)引导自主学习方案
课题:李寄(1课时)
备课时间:2012.10.28主备人:陈松仁 学科组成员: 审核人:
一、引言:(1分钟)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对男子大多赋予了坚强豪迈、志向高远的性格属性,而对于女孩子,大多是赋予了外秀内慧、温柔柔嫩的形象特征。当然,我们也有木兰代父出战、穆桂英挂帅的英雄故事,也有巾帼不让须眉的名言警句。今天,我们就从“李寄”这一不同反响的女子身上体会“勇敢坚强”的真正含义吧。
二、明确学习目标:(2分钟)
自学目标:了解有关文学常识;掌握重点字词的含义,结合课本注释翻译课文。
互学目标: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综合目标:学习李寄不为凶暴、敢于斗争的大智大勇,提高自己应对困难的能力。
三、引导自主学习:
(一)自学预习
跳读积累:
阅读《练习册》导航塔,勾画作家作品常识要点,并参考其他书籍,说说《搜神记》是怎样一本书。
细读疏通:
参考注释,熟读课文(不少于三遍)。尝试着运用六字译文法和“五词一句”的文言常识归纳本课应该掌握的文言文词句知识。做到疏通文章大意,并运用“六字译文法”将课文翻译在笔记本上。
速读概括:
1、尝试给课文各段归纳大意,并复述文章。
2、完成《练习册》1-3题。
(二)互学探究(25分钟)
精读赏析:
1、 作者在李寄出场前,是从哪些方面记述大蛇为害乡里的情形的?这样安排情节有什么用意?
2、 李寄进入蛇穴,发现了九个女孩子的骷髅,认为她们是因为“怯弱”而死。你认为李寄的胜利,仅是因为她的不“怯弱”吗?李寄斩蛇与区寄杀贼比,表现有哪些异同?
我的解答:
同学或老师的讲解:
四、精讲点拨(5分钟)
1、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有人认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写的白字(别字)。事实上,第一个写通假字的人可以说是写的白字,但是后人纷纷效仿,也就积非成是了。通假字大量存在于古书之中,是造成中国古书难读的原因之一。
2、本文的写作手法
五、测评反馈(8分钟)
1、解释下列词语:
或与人梦: 并共患之:蛇出吞啮之:寄从后斫得数创: 便诣庙中坐
2、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①开头的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②李寄主动要求应募,这表现出她怎样的品格?
③画出文中李寄斩蛇的动词,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④文中写李寄后来被越王封后,这是否画蛇添足,说说你的看法。
★⑤个九岁的女孩子能够斩蛇除恶,从这个故事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不少于150字。
六、总结提升
教师:比较的方法是阅读的重要方法。可以同中求异,可以区分相同题材的不同表达,可以区别相同主题的不同表现手法,也可以学习不同的语言风格。只要细心比较,就会逐渐学会运用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感悟,这就是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