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欠半堂课
王琼华
来村小当老师时,他才十五岁。支书帮他挑着行李,一头被卷,一头两捆书,领着他到了村小。支书撂下行李,把扁担往地上一戳,跟村民嚷道:“刘老师来啦,那些塞烟囱掏麻雀窝偷毛桃跳橡皮筋的大小子黄毛丫头统统有书读了!”村民看看刘老师,有的捂嘴,有的咧嘴:“哎哟喂,这新老师还没扁担高呢。”
一晃几年,跟刘老师一直好着的女友大学毕业,来村里看他。那个时候,刘老师已经长得比扁担高出一个半脑袋了。人家女方没挑他别的什么,就图他一表人才,心地善良,对人铁了心的好。村里人都嚷嚷着要吃喜糖,但很快,村里人张张脸又像打了一层灶灰,开心不起来了。原来,刘老师是被招上门去当女婿,结婚前要调到县城教书去。
那天,刘老师坐着手扶拖拉机要去县城见丈母娘。出村口没几里地,司机发现二十个孩子正在前头哼唷哼唷举着笨重的锄头挖路。刘老师跳下手扶拖拉机,一边往前走一边嚷道:“你们娘老子上个月才把这路修好,怎么要毁掉……”看到地上扔着的那堆书包,他把后半句话吞进了肚里。
人,也往回走了。
孩子们欢跳着,像过年一样。支书叹道:“我的大脑袋还比不上这些孩子的小脑袋好用。”
那晚,支书在刘老师屋里坐到半夜,倒来倒去就是扯着一句话:“这村子前前后后来过二十几个老师,数你的课讲得来神。我们全村老少一块打灯笼也找不到像你这么好的老师。”
从此,村里人都叫他“刘来神老师”。
又有一次,外地一所学校来挖人。
刚好,刘老师在县城大礼堂作报告,题目就是《我的“来神经”》,讲他如何把课上得让学生不打瞌睡、不挖耳朵孔,男生不玩女生的长辫子。结束时,教育局长给他披上大红花,拍拍他的肩膀,他成了“先进”。
散会后,他搔搔后脑勺跟来挖他的人说:“这节骨眼上,我怎么好意思走人?”
再后来,他就在村里成了家。支书当的媒婆,娶的是村里最漂亮的女孩。支书跟女方家里说:“嫁给刘老师吧。以后有孩子了,学费由村里出。”支书又跟刘来神嘀咕:“看看那牛,哪丘田不是一样犁?你这家啊,总得有个做饭洗衣服的。”
好些年后,邻村干部来取经,问起支书:“这刘老师到底是怎么被拴在你们村的呢?我们村的老师还在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
“给他在村里找个女人!”
说了这话,支书有点内疚,晚上便到刘老师家里坐。支书感叹着说:“我知道,女人留不住你。”
刘来神一笑:“还不是支书你留下了我?”
支书摇摇头,又看看刘来神,说:“我说错了。你也没说真话。我哪有本事留下你?”
刘来神摸了摸饭桌上的一沓作业本,轻叹一口气,就不出声了。
一晃又是二十几年,刘来神要退休了。学区安排一名女大学生来接班。才上了一天课,孩子们便发现新老师不见了。支书冒着雨跑到学区找主任,人家把双手一摊:“你就是从水缸里爬出来,我也不能把人家捆着去吧。”
看到开学半月了还没消息,刘来神便找到支书说:“还是我先上着吧。”学区倒是同意了,但不能拿全工资,不能拿教龄补贴,也领不到教师节慰问金。学区主任抱歉地说,这是规矩啊,上面也不会多拔钱。刘来神似听非听,“嗯”了一声,继续上课。
慢慢地,村里人发现,刘来神老师又成了一个矮子,比扁担还矮。
他背驼了,还经常干咳。天天晚上他的干咳声都要把半村的人吵醒。
老支书说:“上城里医院去看看吧。”
刘来神说:“没事没事,吃了几十年粉笔灰,怎能不咳几声?”
又咳了。眼泪都咳了出来。
“还是去看看吧。”老支书给刘来神背上拍了几掌。
“还有个把月就放暑假了。”
又去上课了。结果,倒在了讲台上。
丧事办得热热闹闹的。出殡那天,县教育局派了个代表来。学区主任也来了,鞠了三个躬,又匆匆忙忙走了,说要上县里开会。
长长的送葬队伍出了村口没多远,突然停了下来。
村口外的大道上跪着二三十个学生,他们不肯让送葬队伍往前走。老支书看到是自己的孙子在挑头,上前就骂开了:“滚开滚开,真不懂事!耳朵都给泥巴塞了,你们这是干啥呢——”
孙子抬起一张泪脸,哭着跟老支书说:“爷爷,刘老师不能走,他不能走!他还欠我们半堂课没上完呢!”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文章运用欲扬先抑手法,开篇写村民打量刘老师的神态、语言,结尾写孩子们拦送葬队伍的做法和理由,突出了村民对刘老师的情感。
B.文章几次形容刘老师的身高,“还没扁担高”、“让扁担高出一个半脑袋”、“比扁担还矮”这样生动形象地描写出身体的变化。
C.村民称刘老师为“刘来神老师”,这是因为他的课讲得来神,以致孩子们后来很难接受其他的老师,导致女大学生老师上一天课就不见了。
D.小说善于通过肖像、心理、语言等描写手法来刻画刘老师,语言描写如“还是我先上着吧。”表现了刘老师对乡村教育的热爱与责任感。
E.小说通过叙述刘老师的几件事情,真实地塑造了一个朴实而可敬的教师形象。小说的最后定格,是孩子们的心声,令人感动。
(2)小说围绕主人公刘老师服务农村教育写了哪些关键事件?请简要概括。(6分)
(3)小说最后一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4)这篇小说平实的叙述中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8分)
(1)AE(选E得3分,选A得2分,选B得1分。)
(B分析不全面,除了客观地描写刘老师的身高变化外,还能暗示刘老师的精神面貌。C分析有误。后来的女大学生老师离开,并非此因。D分析有误。文中没有关于刘老师的肖像、心理描写。)
(2)①舍不得学生而退亲;②外校挖人而坚决不走;③在村里成家扎根,执着于乡村教育;④退休后还继续工作;⑤带病坚持工作,最后倒在讲台上。
(每点1分,全对满分)
(3)①以童言无忌的方式,抒发了孩子们对老师的怀念与伤痛之情;②营造一种伤感的氛围,增加小说的感染力;③呼应标题,烘托主人公高大的形象,深化主题,余味无穷。
(每点2分)
(4)①礼赞刘老师扎根乡村教育的献身精神;②慨叹乡村教师生活艰苦、待遇低下的现状;③暗含对上级领导不关注、不重视乡村教育的批评;④同情乡村孩子渴望知识又难遇安心乡村教育的良师;⑤忧虑部分支教教师不安心乡村教育。
(每点2分,答对4点即可得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