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访汪辰初》阅读附答案

扬州访汪辰初
钱澄初①
关桥乍泊旋相访,问遍扬州识者疏。
市井草深寻巷入,江城花满闭门居。
僮惊客到饶蛮语,箧付儿收只汉书。
我过七旬君逾八,笑啼同是再生余。
【注】①钱澄初:在明末曾从事抗清斗争,失败后归隐田园。这首诗写诗人自家乡安徽桐城往扬州拜访当年的抗清战友汪辰初,此时汪辰初也过着隐居生活。
8.诗中“草”和“花”这两个意象有什么作用?(5分)
答:
9.拜访当年的抗清战友,诗人的心情是怎么变化的?请结合首联、尾联的内容进行分析。(6分)
答:
参考答案:
8.①通过“草深”“花满”形象具体写出了汪辰初的隐居环境。(2分)②以“草”“花”相对举,抒写昔盛今衰之情,寄寓国家沦亡、沧海桑田的无限感慨。(3分)
9.①寻访好友的急切。一靠岸,诗人就马上寻访汪辰初,可见其心情迫切。(2分)②寻访不着的失落。汪辰初隐姓埋名,识者稀少,一时寻访不着,因而有了失落之情。(2分)③老友重逢的悲喜交加。七八十岁的老友重逢,值得高兴,因而“笑”;但故国已亡,难免“啼”。(2分)
猜你喜欢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