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苗绣阅读答案(苗绣阅读理解)

苗绣阅读答案(苗绣阅读理解)

现代文阅读在高考中占有非常大的分值,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浙江卷的高考题,我们一起来练习一下,提高一下自己的阅读理解吧!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苗绣
  材料一:
  苗绣,苗族的刺绣。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楚绣、与湘绩、汉绣同流而异源。古代苗族妇女养蚕主要是为了获得制作刺绣使用的丝线。苗绣主要用于装饰衣服,也用在裤脚和鞋面。在衣服上以栏杆形式围在肩膀和袖口。黔东向苗族的盛装刺绣,衣饰部位不是栏杆形式。苗绣针法有平绣、辫绣、结绣、缠绣、绉绣、贴花、抽花、打子、堆花等十几种,其中辫绣、结绣是苗绣中特有。辫绣是先将8根或12根同色丝线纳成辫子,然后再回旋缀于底布成花,多用于男性之衣(鸟爸)的盛装中,绣品风格粗犷凝重。结绣则将丝线在针头挽数结,然后抽针,如此反复插满成花。苗绣图案多是鸟、鱼、花、果子。在盛装的大型图案中,出现庞大、凶猛的动物,如龙、大象、狮子等。龙在苗绣中有虫龙、水龙、牛龙等形态。黔东南苗绣图案中的蝴蝶多被解释为与神话传说中的图腾有关。苗绣一般先在绣布上绘或贴上图案。黔东南苗族妇女不直接在衣物上刺绣,而是先制成与装饰部位大小相同的绣件,再缀到衣物上相关部位,这样一方面便于操作,也便于单独取下来保护或替换。
  (摘编自《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西南地区卷》)
  材料二:
  苗绣是苗族人的文化读本。从启蒙开始,苗族人就可以从苗绣里学习生活常识,认识草木动物,学习纺线耕田,了解节日习俗,解读神话、宇宙天体等,无所不可。乍一看这本书,罗列的事物真不少,率性随意,缺乏归纳,但如果仔细阅读,你便会发现,它所表现的内容也都是经过了严格选择的,而且不乏思想深度。苗族先人把祖祖辈辈获得的人生智慧,都隐藏在一个个生动鲜活的苗绣故事中。
  苗绣一直无声无息深藏不露,20世纪后半叶才逐渐被发现。有趣的是,它被发现的时间与读图时代几乎同步,苗绣本身的艺术特质和读图时代的美学趣味显然不谋而合。神秘的气息,独特的想象,呆萌的造型,饱满的情感,让我们惊叹相见恨晚。
  (摘编自解如光《十指春风 一绣千年》,《人民日报》2019年2月23日)
  材料三:
  目前,民间手工技艺的主导传播形式多依托出版物或博物馆等相对静态的媒介,传播途径单一。实际上,民间手工艺的文化形态非常丰富。以苗绣为例,其非物质文化形态至少包含三种:苗绣中的图案,苗绣的针法和绣法,苗绣中承载的文化等。这些丰富的内容仅仅依靠静态形式传播显然是不够全面和详尽的。尤其是苗绣的刺绣技法十分复杂,无法仅仅依靠静态形式记录,借助摄像和三维动画等形式能更好地记录和还原刺绣复杂的过程。另外,传承主体的口述记录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传承的一种重要形式,利用视频记录显然比单纯用文字记录更为方便、生动、鲜活。移动互联网上灵活多样的数字化观看模式可以改变传统出版物和博物馆等媒介相对静态和单一的展示方式,观众能进行个性化的选择,深入、反复地观看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摘编自罗丹《民间手工艺遗产基于移动终端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研究》)
  7. 下列对材料中苗绣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楚绣是苗绣、湘绣、汉绣共同的祖先,苗绣主要用于装饰衣服,古代苗族妇女养蚕主要是为了获得制作刺绣使用的丝线。
  B. 黔东南苗族的盛装刺绣部位特别,妇女先制成与装饰部位大小相同的绣件,再将其以栏杆形式缀在肩膀、袖口、裤脚和鞋面。
  C. 苗绣日常服饰的图案包括鸟、鱼、花、果子、龙、大象、狮子等,在表现刺绣对象时,苗绣呈现造型上的呆萌特点。
  D. 苗绣这本书罗列事物看似随意,但实际上表现的内容经过严格选择,不乏思想深度,苗族人从小就可以从中学习文化。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苗绣中的一些图案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如黔东南苗绣图案中的蝴蝶多被解释为与神话传说中的图腾有关。
  B. 苗绣在20世纪后半叶逐渐被人们发现,主要是因为它与时俱进,改变了自身的审美特质,契合了读图时代的审美趣味。
  C. 苗绣的文化形态丰富,它的传播形式也应多样化,除了依托传统出版物和博物馆等媒介,还可以借助移动互联网。
  D. 借助视频手段记录和还原苗族刺绣的复杂过程,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传承的一种形式,其优点是人们可以反复观看。
  9.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苗绣的另外两方面特点。
  (1)图案:具有丰富的艺术特质.
  (2)针法和绣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承载的文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

【答案】7. D 8. B
  9. (1). 种类多,技法复杂;还有两种特有针法 (2). 凝聚了苗族人祖祖辈辈的人生智慧(或:是苗族人的文化读本)
  【解析】
  【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材料中‘苗绣’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A选项篡改文意,楚绣是苗绣、湘绣、汉绣共同的‘祖先’,错误,由原文苗绣,苗族的刺绣。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楚绣,与湘绣、汉绣同流而异源。可知,是同流而异源,所以是不同的祖先。B选项篡改文意,再将其以栏杆形式缀在肩膀、袖口、裤脚和鞋面错误,由原文黔东南苗族的盛装刺绣,衣饰部位不是栏杆形式。可知,不可能以栏杆形式缀在肩膀、袖口、裤脚和鞋面。C选项张冠李戴,苗绣日常服饰的图案包括鸟、鱼、花、果子、龙、大象、狮子等,错误,由原文在盛装的大型图案中,出现庞大、凶猛的动物,如龙、大象、狮子等。可知,龙、大象、狮子等是在盛装的大型图案中,而不是日常服饰的图案。故选D。
  【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对应句。先在选项中选定需要定位的关键词语,依据选定的关键词寻找、确定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然后将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较,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时,应找到二者表述存在差异的地方,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B选项曲解文意,主要是因为它与时俱进,改变了自身的审美特质,契合了读图时代的审美趣味。错误,由原文有趣的是,它被发现的时间与读图时代几乎同步,苗绣本身的艺术特质和读图时代的美学趣味显然不谋而合。可知,苗绣并没有改变了自身的审美特质,只是不谋而合。故选B。
  【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归纳能力。解答此类题型,考生通读所有材料,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对材料进行筛选整合。由原文苗绣针法有平绣、辫绣、结绣、缠绣、绉绣、贴花、抽花、打子、堆花等十几种,其中辫绣、结绣是苗绣中特有。可知,苗绣在针法和绣法上的特点是:种类多,技法复杂,还有两种特有针法。由原文苗绣是苗族人的文化读本。和苗族先人把祖祖辈辈获得的人生智慧,都隐藏在一个生动鲜活的苗绣故事中。可知,苗绣在承载的文化方面的特点是:凝聚了苗族人祖祖辈辈的人生智慧或者是苗族人的文化读本。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苗绣这篇现代文的相关内容解析,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哦!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