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金冬心阅读理解(金冬心阅读理解)

金冬心阅读理解(金冬心阅读理解)

阅读是学好语文的关键。阅读理解中体会作者的感受,了解作者意图是很重要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金冬心阅读理解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金冬心阅读原文及题目

他是昨天日落酉时回扬州的。刚一进门,洗了脸,给他装裱字画、收拾图书的陈聋子就告诉他:袁子才把十张灯退回来了。是托李馥馨茶叶庄的船带回来的。附有一封信。另外还有十套《随园诗话》。金冬心当时哼了一声。

去年秋后,来求冬心先生写字画画的不多,他又买了两块大砚台,一块红丝碧端,一块蕉叶白,手头就有些紧。进了腊月,他忽然想起一个主意:叫陈聋子用乌木做了十张方灯的架子,四面由他自己书画。自以为这主意很别致。他知道他的字画在扬州实在不大卖得动了,太多了,几乎家家都有。过了正月初六,就叫陈聋子搭了李馥馨的船到南京找袁枚,托他代卖。凭他的面子,他在南京的交往,估计不难推销出去。

不想现在,退回来了!这个老奸巨猾!不帮我卖灯,倒给我弄来十部《诗话》,让我替他向扬州的鹾贾打秋风!俗!

今天一起来,很无聊。喝了几杯苏州新到的碧萝春,念了两遍《金刚经》,趿着鞋,到小花圃里看了看。他踱回书斋里,把袁枚的信摊开又看了一遍,觉得袁枚的字很讨厌。顺手把《随园诗话》打开翻了几页,到处是倚人自重。哈哈,竟然对毕秋帆也揄扬了一通!毕秋帆是什么?商人耳!郑板桥对袁子才曾作过一句总评,斯文走狗,不为过分!

他觉得心里痛快了一点,不过,还是无聊。

他把陈聋子叫来,问问这些天有什么函件简帖。

陈聋子把脑门子一拍,说:有!程雪门有一张请帖,来了三天了!

程雪门?

对对对!请你陪客。

请谁?

铁大人。

哪个铁大人?

新放的两淮盐务道铁保珊铁大人。

几时?

今天!中饭!平山堂!

你多误事!去把帖子给我拿来!去订一顶轿子!你真是!快去!

金冬心开始觉得今天有点意思了。

等催请了两次,到第三次时,冬心先生换了衣履,坐上轿子,直奔平山堂。

程雪门是扬州一号大盐商,今天宴请新任盐务道。等金冬心下了轿,往里一看,扬州的名流显贵都已到齐。程雪门正陪铁保珊说话,一眼看见金冬心来了,站起身来,铁保珊早抢步迎了出来。

冬心先生!久仰!久仰得很哪!

岂敢岂敢!臣本布衣,幸瞻丰采!铁大人从都里来,一路风霜,辛苦了!

请!

请!请!

铁保珊拉了金冬心入座。程雪门道了一声得罪!自去应酬别的客人,大家只见铁保珊倾侧着身子和金冬心谈得十分投机,金冬心不时点头拊掌,不免悄悄议论。

雪门今天请金冬心来陪铁保珊,好大的面子!

听说是铁保珊指名要见的。

金冬心这时候才来,架子搭得不小!

看来他的字画行情要涨!

稍顷宴齐,更衣入席。正中一桌,首座自然是铁保珊,次座是金冬心。金冬心再三谦让,铁保珊一把把他按得坐下,说:你再谦,大家就不好坐了!金冬心只得从命。

铁大人接连吃了几天满汉全席,实在是没有胃口。金冬心尝了尝这一桌名贵的菜肴,又想起袁子才和他的《随园食单》,觉得他真是寒乞相,嘴角不禁浮起一丝冷笑。

酒过三巡,铁保珊提出行酒令。酒令叫做飞红令,各人说一句或两句古人诗词,要有飞、红二字。他先说道: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下面有说一片花飞减却春的,也有说桃花乱落如红雨的。到了程雪门,他说了一句:柳絮飞来片片红。

大家先是愕然,接着就哗然了:

柳絮飞来片片红,柳絮如何是红的?

杜撰!杜撰无疑!

罚酒!罚酒!

程雪门正无地自容,忽听得金冬心放下杯箸,从容言道:诸位莫吵。雪翁此诗有出处。这是元人咏平山堂的诗,用于今日,正好对景。他站起身来,朗吟出全诗:廿四桥边廿四风,凭栏犹忆旧江东。夕阳返照桃花渡,柳絮飞来片片红。

大家一听,全都击掌:

好诗!

到底是冬心先生!

不想程雪翁如此博学!佩服!佩服!

程雪门哈哈大笑,连说:过奖,过奖!

铁保珊拈须沉吟:这是元朝人的诗么?

金冬心真是捷才!出口成章,不动声色。快,而且,好!有意境……

第二天,一清早,程雪门派人给金冬心送来一千两银子。收了银子,金冬心叫陈聋子:把这灯收到厢房里去。刚提起灯,金冬心又叫住他:把这个搬走!

他指的是堆在地下的《随园诗话》。

陈聋子抱起《诗话》,走出书斋,听见冬心先生骂道:斯文走狗!

陈聋子心想:他这是骂谁呢?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喝了几杯苏州新到的碧螺春,念了两遍《金刚经》,趿着鞋,到小花圃里看了看,寥寥几笔,塑造出了金冬心悠闲风雅的文人形象。

B.金冬心嘲讽《随园诗话》,鄙视《随园食单》,一再咒骂袁枚,归根结底是袁枚拒绝了为他推销灯笼,伤了他的自尊心。

C.金冬心前面赶紧叫陈聋子去订轿子,后面又等主人催了三次才动身,表明了他内心矛盾复杂、犹豫不决的心理。

D.铁保珊对金冬心吟咏的诗心生疑虑,拈须沉吟后恍然大悟,却没有当众点破,体现出他是一个学养高深、德行仁厚的官员。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篇将历史实有人物金冬心的头衔和字号罗列一串,貌似啰嗦,实则别具匠心,让读者在惊疑中,留意主人公的身份特点。

B.小说笔调淡雅舒缓,自然贯通,注重风土人情的细节描绘,善于运用鲜活的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

C.在小说中,金冬心与袁子才两个人物一实一虚,一正一侧,时时对比反衬,是为了揭示文人之间相互轻视的世态人情。

D.小说看似散散漫漫,,实则结构贯通,剪裁有序,全篇从《诗话》起,到《诗话)终,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3.陈聋子、程雪门和铁保册眼中的金冬心分别是什么形象?请结合作品简要概括。(4分)

4.汪曾祺的这篇小说源自清人陆长春《香饮楼宾谈》中的一则故事:

钱塘金寿门先生农客扬州。诸盐商慕其名,竞相延致。一日,有某商宴客于平山堂,先生首坐。席间,以古人诗句飞红为觞政。次第至某商,苦思未得,众客将议罚。商曰:得之矣,‘柳絮飞来片片红’。一座哗然,笑其杜撰。先生独曰:此元人咏平山堂诗也,引用恭切。众请其全篇,先生诵之曰:廿四桥边廿四风,凭栏犹忆旧江东。夕阳返照桃花渡,柳絮飞来片片红。众以先生博洽,始各叹服。其实乃先生口占此诗,为某商解围耳。

商大喜,越日以千金馈之。

请分析两篇文章在写作意图上有何不同? (6分)

金冬心阅读理解答案

1.B.悠闲风雅错,结合前文语境可看出这是金冬心无聊的表现;C犹豫不决错,此处看出金冬心的故作清高;D.德行仁厚错,应为胸有城府,老于世故)

2. C(两个人物并非对比反衬,文人之间相互轻视并非写作目的)

3.陈聋子:经济拮据,脾气暴躁,故作清高,虛伪市侩;程雪门:清高风雅,学识渊博,仗义体贴;铁保珊:谦逊有礼,才思敏捷,精明圆滑。

4.故事意在赞扬金冬心的才思敏捷。小说在原故事基础上改造加工,把对文人的赞誉变成了对他们帮闲习气的一种批判。勾勒出了商人、文人、官员相互利用的微妙关系,尤其对文人金冬心表面满口斯文、自命清高,实则攀附权贵、追逐

名利的虚伪市侩进行了辛辣讽刺。

上面的内容大家掌握了吗?想要了解更多知识,关注本网站。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