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老一辈人的小时候,肯定都会经历过放牛、放羊、放鸡鸭的日子,那时候家里贫困,多以放养牲畜维持家用。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篇放鸭阅读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放鸭阅读原文及试题
莫 言
青草湖里鱼虾多,水草茂。青草湖边的人古来就有养鸭的习惯。这里出产的鸭蛋很有名气。早些年,因为割资本主义尾巴,湖上鸭子绝了迹。这几年政策好了,湖上的鸭群像一簇簇白云。
李老壮是养鸭专业户,天天赶着鸭群在湖上漂荡。沿湖十八村,村村都有人在湖上放鸭。有老汉,有姑娘,大家经常在湖上碰面,混得很熟。
春天,湖边柳枝抽出了嫩芽儿,桃花杏花怒放,湖里长出了鲜嫩的水草,放鸭人开始赶鸭子下湖了。
湖水绿得像翡翠,水面上露出了荷叶尖尖的角,成双成对的青蛙呱呱叫着,真是满湖春色。老壮一下湖就想和对面王庄的放鸭人老王头见见面,一连好几天也没碰上。
这天,对面来了个赶着鸭群的姑娘。姑娘鸭蛋脸儿,黑葡萄眼儿,渔歌唱得脆响,像在满湖里撒珍珠。
两群鸭子齐头并进,姑娘递话过来:
大伯,您是哪个村的?
湖东李村,老壮答道,你呢?
湖西王庄。
老王呢?
老了,退休了。姑娘抬起竹篙,用力一撑,小船转向,鸭群拐了个弯儿。
再见,大伯!
他们就这样认识了。
有一天,老壮又和姑娘碰了面。姑娘郑重其事地问:
大伯,你们村有个李老壮吗?
老壮愣了一下,反问道:
有,问他干啥?
姑娘的脸红了,上嘴唇咬咬下嘴唇,说:没事,随便问问。
这户人家怎么样?姑娘问。
难说。
听说李老壮手脚不太干净,前几年偷队里的鸭子被抓住,在湖东八个村里游过乡?
游过。老壮掉转船头,把鸭子撵得惊飞起来。
姑娘提起的这件事戳到了李老壮的伤疤上。四人帮横行那些年,上头下令,不准个人养鸭,李老壮家的那十几只鸭子被生产队共了产,甭提有多心疼了。家里的油盐钱全靠抠这几个鸭屁股啊!那时,村子里主事的是一个好吃懒做的主任,共产来的鸭子,被他和他的造反派战友们当夜宵吃得没剩几只了。老壮本来是村子里有名的老实人,一生气就办了荒唐事。他深更半夜摸到鸭棚里提了两只鸭子,结果被巡夜的民兵当场抓住了。
主任没打他,也没骂他,只是把两只鸭子拴在一起,挂在他的脖子上,在湖东八个村里游乡。主任带队,一个民兵敲着铜锣,两个民兵端着大枪,招来了成群结队的人,像看耍猴的一样。为这事老壮差点上了吊。
姑娘提起这事,不由老壮不窝火。他对她起了反感,尽量避免和她碰面,实在躲不过了,也爱理不理地冷落人家。姑娘还是那么热情,那么开朗。一见面,先送他一串银铃般的笑声,再送他一堆蜜甜的大伯。老壮面子上应付着,心里却在暗骂:瞧你那个鲤鱼精样子,浪说浪笑,不是好货!
转眼春去夏来,湖上换了一番景色。荷田里荷花开了,湖里整日荡漾着清幽的香气。一天,晴朗的天空突然布满了乌云,雷鸣电闪地下了一场暴雨。李老壮好不容易才拢住鸭群,人被浇成一只落汤鸡。暴雨过后,天空格外明净,湖上水草绿得发蓝,荷叶、苇叶上,都挂着珍珠一样的水珠儿。在一片芦苇边上,老壮碰到了十几只被暴风雨冲散的鸭子。却不知道是谁家的鸭。好鸭!老壮不由赞了一声。只见这十几只鸭子浑身雪白,身体肥硕,像一只只小船在水面上漂荡,十分招人喜爱。他突然想起在湖西王庄公社农技站工作的儿子说过,他们刚从京郊引进了一批良种鸭,大概就是这些吧?老壮一边想着,一边把这十几只肥鸭赶进自己的鸭群。
第二天,老壮一进湖就碰上了那位放鸭姑娘。
大伯,你看到十几只鸭子没?昨天的暴风雨把我的鸭群冲散了,回家一点数,少了十四只。是刚从农技站买的良种鸭,急得我一夜没睡好觉呢!
姑娘,你可是问巧了!老壮看到姑娘那着急的样子,用手一指鸭群,说:那不是,都在我这儿呢。
太谢谢您啦,大伯。我把鸭赶过来吧?
我来。李老壮挥动竹篙,把那十四只白鸭从自家鸭群里轰出来,白鸭归了群。
大伯,咱们放鸭这么久了,还不知道您姓甚名谁呢!姑娘把小船撑到老壮的小船边,用唱歌般的发音发问。
姓李,名老壮!
呀!您就是苇林、李苇林,不,李技术员的……
不差,我就是苇林他爹,李老壮把胡子翘起来,好像和姑娘斗气似的说,我就是那个因为偷鸭子游过乡的李老壮!
姑娘又一次惊叫起来。她双眼瞪得杏子圆,脸红成了一朵粉荷花。
大伯,谢谢您……她匆匆忙忙地对着老壮鞠了一躬,撑着船,赶着鸭,没命地逃了。
姑娘,你认识我家苇林?见到他捎个话儿,让他带几只良种鸭回来!李老壮高声喊着。
一片芦苇挡住了姑娘和她的鸭群。
李老壮长舒了一口气,感到十分轻松愉快。他自言自语地说:
这姑娘,真是好相貌,人品也好,怪不得人说青草湖边出美人呢!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沿湖十八村,村村都有人在湖上放鸭,这一变化反映了改革开放后农民放开了曾被束缚的手脚,发展个体经济的热情高涨。
B.李老壮是湖东李村一个有血性、重名声的老实人,精神上遭受的屈辱,曾让他差点轻生,也成为他心头无法抹去的伤痛。
C.当放鸭姑娘的说法印证了自己的猜想后,李老壮请放鸭姑娘捎话给苇林,让他带几只回来,体现了他对儿子工作的支持。
D.放鸭姑娘对李老壮的态度始终热情、友好,但李老壮对放鸭姑娘的态度却在放鸭姑娘无意间提起他的伤疤后发生了变化。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对青草湖及湖边村庄生活状况的介绍,不仅反映了时代的变迁,而且为后文情节的展开做了必要的铺垫。
B.小说插叙李老壮因偷鸭游乡这一情节,意在与后文他的主动还鸭形成对照,以消解放鸭姑娘对其品行的疑问。
C.小说写村主任的好吃懒做、假公济私,是为了在对比中烘托李老壮形象,表现青草湖农民在特殊时期的痛苦经历。
D.小说笔调清新质朴,景物描写虽然着墨不多,却展现了青草湖清丽、明净的自然风物,从侧面烘托了人性的美好。
8.简析文中画横线的这句话所蕴含的丰富意蕴。(4分)
9.莫言的这篇小小说很好地反映了时代的变迁,请结合文本探究本文的创作意图。(6分)
放鸭阅读答案: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6.(3分)C(李老壮的表态,体现的是他对良种鸭的认可与喜爱、对儿子与放鸭姑娘恋爱关系的默认态度。)
7.(3分)B(对照一说,不恰当;插叙的目的亦非为消解放鸭姑娘对李老壮品行的疑问。)
8.(4分)①暗示了放鸭姑娘和李老壮儿子之间自由恋爱的关系。②呀,反映了放鸭姑娘在得知眼前老人就是自己曾经打听过的李老壮后的惊讶与尴尬。③称呼的变化,折射出放鸭姑娘急于掩饰自己与苇林关系的慌乱心理。(每点1分;三点,4分。)
9.(6分)①讴歌改革开放的政策。②展现新时代农村的新风貌,歌颂劳动者淳朴、善良、真诚、执着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品质。③反思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曲折和问题,警醒世人不要让不堪回首的历史重演。(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上面就是放鸭阅读答案了,想要了解更多内容,请关注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