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实中,埋头苦干的人总不如运用巧技的人容易做出成绩,事实如此,埋头苦干的人只躲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不与人交流当然不易做出成绩,但是人生有时是需要一点埋头精神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生需要一点埋头精神阅读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人生需要一点埋头精神阅读原文及试题
①工作中,常有一些人不愿意干不容易出成绩的工作,觉得埋头苦干不如巧为、有选择性地干更加见效。不可否认,干工作有时确实需要一点窍门,多一些创新求变。但寻找捷径并不等于投机取巧,能走捷径靠的是日积月累和持续不断的拼搏奋斗,而不是挖空心思,妄想一劳永逸、一步登天。
②根深才能叶茂,埋头做好基础性工作,才能积少成多,厚积薄发。埋头不是不知变通,而是一种踏实做事的作风。埋头的好处,在于不投机取巧,耐心经事,直面困难和矛盾。如此愚拙,更有利于打牢基础,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前进。纵览古今,很多成绩的背后,都有十年寒窗的苦功。李时珍写《本草纲目》花了27年,徐霞客写《徐霞客游记》花了34年,马克思著《资本论》用了40年,屠呦呦整理了2000多个药方,最終获得青萵素样品……可见,人生要有所收获,的确需要一点埋头的精神。
③《汉书?枚乘传》有云:泰山之溜穿石,单极之绠断干。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细细想来,工作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不是知识不够多,而是知识太多;不是不够聪明,而是过于聪明,总想着避开问题,缺少埋头的精神。华罗庚在诗中写道:妙算还从拙中来,愚公智叟两分开。积久方显愚公智,发白才知智叟呆。埋头苦干是第一,熟练生出百巧来,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硬要把伪聪明当作真聪明,不过是真愚拙的做法。做事情,还是要有那么一点埋头精神、需要那么几分愚气。
④世间事多不会一蹴而就,一件好的作品需要反复打磨,一种本领的获得需要不断学习实践,许多事情要想做成功,都需要埋头下一番苦功夫。人们常说:入门先站三年桩,如果不能打牢厚实的功底,到头来学的不过是花拳绣腿。做人做事,稳扎稳打、耐心付出,才能有所成。而一些所谓的聪明人对埋头干不屑一顾。他们自恃头脑灵活,做事灵巧,好高骛远,崇尚效率至上。几十个小时就想速成一门语言,做生意立马就想赚钱……世上哪有这样的捷径?总想一口吃成个胖子,一遇到困难即刻调转方向,这样做多半会一事无成。
⑤人生成败的关键就在于一个人能否每时每刻持之以恒地追求自己的目标。这种特之以恒,就是埋头精神的表现。执着于追梦,才会最终梦想成真。所有的积累、沉淀和改变,都是对时间的尊重,也是对人生的尊重。就如同龟兔赛跑中的兔子,起步快不代表就能赢。要知道,跑步前进最多只能跑几十公里,而选择埋头走路,却可以走出两万五千里长征。
(选自《解放军报》)
2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2.选文第①段从工作中,常有一些人不愿意干不容易出成绩的工作,觉得埋头苦干不如‘巧为’、有选择性地干更加‘见效’写起,有什么好处?
23.选文第④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24.请结合选文内容及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下面句子的理解。
要知道,跑步前进最多只能跑几十公里,而选择埋头走路,却可以走出两万五千里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