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8《人之初》,是选自中华传统蒙学读物《三字经》中的两个片段。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人之初这篇课文的笔记内容,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年级人之初课堂笔记
一、识字 :本课需要认识13个生字,这些生字在文中独立成词,与孩子的实际生活有距离,识记有难度,要采用多种方法,灵活识记。
1.通过字理识记初善教。
在甲骨文当中,初的字形是一把剪刀要去裁剪一块兽皮。远古时代的人们穿兽皮当衣服,拿剪刀准备裁兽皮,表示要开始做衣服了,后来逐步演化为现在的初,左边是衣补旁,右边是刀,开始的意思。
善的甲骨文字形是羊下面一只眼睛。在古代,羊代表温柔、和善、美好,羊下面一只眼睛表示看来十分美好。
教的甲骨文字形是一个老师拿着教鞭在督促孩子学习。
2.联想对比识记。如看到性,可能想到《姓氏歌》中的姓,把女字旁换成竖心旁,就是性,从心指人的本性,右边的生表示人的本性、性格一生下来就有。
3.定位联想识记。把韵文中孩子已经认识的字盖住,只留下生字,孩子在朗读时可以集中注意力,更快地记忆、认读。
4.组词识记。引导孩子把生字与熟字组成常用词,帮助识记。
5.充分利用孩子已有的识字经验,加一加,减一减,或者整体识记。
二、写字
之习玉义是独体字,笔画比较少,但要写美观不容易。
之主笔是平捺,要舒展,横撇的角度要小,平捺紧接横撇写,整个字左收右放。习先外后内,主笔是横折钩,写舒展。玉注意三横长短变化,间距均匀,最后一点写在长横上。义第一笔是点,在竖中线左侧,主笔是捺,写舒展,撇高捺低,交叉点在笔画中部。
远近都有走之,先内后外,里面的部分在田字格中心偏右上。最后一笔平捺舒展,把里面的字托住。
相左窄右宽,左高右低,目的横间距要均匀。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篇课文的笔记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