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象的耳朵》是一篇童话故事,全文围绕大象的耳朵展开。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大象的耳朵这篇课文的笔记内容,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吧!
大象的耳朵笔记重点
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直接写大象的耳朵。像扇子似的,说明大象的耳朵很大像扇子似的,套拉着,这是大象的典型特征之一,是其他小动物所不具备的特征。这段话是故事的开头,也是故事的起因,因为大象耳朵的这一特征,才引发了小兔子、小羊等动物的议论,才导致大象的第一次改变。
第二至七自然段侧重写小兔子、小羊、小鹿、小马和小老鼠说大象的耳朵有毛病。其中,突出的是小兔子和大象的对话。小免子、小羊等的看法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怎么是套拉的呢,二是一定是出毛病了。这些小动物之所以这样议论,潜在的依据是大象的耳朵跟我的耳朵不一样,我的耳朵是竖着的,而大象的耳朵却是耷拉着的。这6个自然段是故事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大象做出改变的缘由。
第八至十一自然段写大象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以及竖起来的后果。大象的想法变了由开始的我生来就是这样啊",变为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想法一变,行为就跟着变,就用两根竹竿把耳朵撑起来。结果呢?吵得他又头痛,又心烦,想法的改变很轻率,改变后的结果不乐观。
第十二至十三自然段,写大象的再一次改变。我还是让耳朵耷拉着吧,还是表示大象终于想通了,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表示大象把耳朵放下来,维续之前耷拉着的状态。第十三自然段呼应第一自然段,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结构。
课文配有一幅对开的插图。左页是大象遇到了小兔子。小兔子竖着长耳朵,一脸奇怪的样子。大象的耳朵耷拉着,一副笑容满面的样子。右页是大象遇到小羊、小鹿、小马和小老鼠,他们的耳朵都是竖着的,都是一脸奇怪的表情。特别是小老鼠,表情最夸张了,他还张开了双臂。插图形象地展现了课文第二至七自然段的内容。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大象的故事这篇课文的笔记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