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语文的学习,首先要掌握的是课本知识点,比如课文内容、字词、作者、文章中心思想等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部编版九年级(上)第六单元知识点总结,供大家阅读参考。
一、课文内容概说
1.《智取生辰纲》节选自《水浒传》第十六回。写的是杨志押送生辰纲去往东京,在途中(黄泥冈)被晁盖吴用等用计夺取的经过。故事集中反映了蔡京、梁中书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与广大农民的矛盾,热情歌颂了起义农民的大智大勇与组织才能。第十六回在全书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在此之前,小说主要描写了鲁智深、林冲等个别英雄人物的抗争。而'智取生辰纲'则是起义农民的集体行动,是梁山泊英雄聚义的开始。
2.《范进中举》选自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作品以范进中举为中心展开故事情节,把各种人物搬到生活的舞台上,调动讽刺艺术的各种手段,把一幕幕精彩场面展现在观众面前,尤其是通过范进和胡屠户这两个典型形象的塑造,无情地抨击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精神摧残和对人们思想的腐蚀,活现出某些人物的卑污灵魂,谴责了追求功名富贵的肮脏思想和封建社会的丑恶。
3.《三顾茅庐》选自《三国演义》。记述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统一大业的故事,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同时也说明诸葛亮的确是一位有卓越才能的旷世奇才。
4.《刘姥姥进大观园》节选自《红楼梦》,本文通过刘姥姥进大观园后被鸳鸯和凤姐取笑一事,体现了刘姥姥率直、风趣、热情、淳朴的乡下人本色和非比寻常的亲和力。同时,也通过刘姥姥的活动,突出了贾府的极度奢华。
二、单元字词汇总
1.字音字形
趱行 zǎn 虞候 yú嗔怪chēn 尴尬 ɡān gà 朴刀pō 怨怅chànɡ
聒噪ɡuō 死心塌tā地 星宿xiù斋公zhāi醉醺xūn 癞lài蛤蟆阎yán王
紧攥zuàn带挈qiè腆tiǎn 啐cuì嗑hé讳huì 兀wù 绾wǎn
轩敞chǎng瘟wēn 桑梓zǐ拜谒yè 纶巾guān 末胄zhòu愧赧nǎn 倾颓 tuí
存恤xù殆尽dài 疏懒lǎn鄙bǐ贱如雷贯guàn耳 茅塞sè 顿开 筵 yán 席潇湘xiāo 篾片miè 发怔zhèng 麈尾zhǔ砒霜pī蓼溆liǎo
岔气chà 促狭cù戗金qiàng秋爽斋zhāi
2.重点词语
趱行:赶路。
干系:责任。
恁地:这样地,如此。
怨怅:怨恨。
兀的:怎么。
兀自:尚且,还。
逞辩:卖弄口舌。
窥望:暗中观察。
面面厮觑:互相望着发愣。
聒噪: 声音杂乱;吵闹。
死心塌地: 形容主意已定,决不改变
带挈: 提携。本文指让你沾我的光,得到好运气。
唯唯连声: 连连答应。唯唯,答应的声音。
体统:规矩。
见教:指教。
腆着:挺着。
摸门不着:意思是被骂晕了,不得要领,不知该怎么办。
火候:这里指写文章的功夫。
商酌:商量斟酌。
权变:随机应变。
桑梓:家乡。
作揖:拱手行礼。
倒运:倒霉,交上坏运。
狗血喷头:形容骂得很凶。 商酌:商量,考虑。
不省人事:指昏迷过去,失去知觉。省,知觉、明白。
怪道:难怪,怪不得。
一径:径直。
捏丝戗金:把捏成各种图案花纹的金丝嵌在器物上。戗金,在器物图案上嵌金。
篾片:旧时称在豪富人家帮闲凑趣的人。
敁敠:估计,盘算。现在一般写作掂掇。
调停:安排处理。
麈尾:古人闲谈时拿着驱虫、掸尘的用具。
撮弄:戏弄。
不伏手:不称手,不好用
肏攮:方言,文中是弄一个来吃的意思。
促狭鬼儿:爱捉弄人的人。促狭,爱捉弄人。
三、文体常识。
章回体小说
章回体小说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它是由宋元时期的讲史话本发展而来的。讲史就是说书的艺人们讲述的历代兴亡和战争故事。讲史一般都很长,艺人在表演时必须分为若干次才能讲完。每讲一次,就等于后来章回体小说中的一回。在每次讲说以前,艺人要用题目向听众揭示主要内容,这就是章回体小说回目的起源。章回体小说中经常出现且说和看官等字样,正可以看出它与话本之间的继承关系。
四、作者作品
1.施耐庵(1296-1370)(元末明初),名子安,又名肇瑞,字彦端,号耐庵。 中国古代著名作家,曾中进士,做过官,与当道者不和,后弃官回家,从事著作,著成长篇古典小说《水浒传》。
《水浒传》原名《江湖豪客传》当时禁书,后被人改名为现在的《水浒传》。它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长篇白话小说,它以北宋农民起义为主要题材,通过一系列官逼民反的生动故事,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暴露了封建阶级统治的腐朽,歌颂了人民群众的反抗精神。生平有关施耐庵生平事迹材料极少,搜集到的一些记载亦颇多矛盾。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在今江苏省兴化、大丰、盐都等地陆续发现了一些有关施耐庵的材料,有《施氏族谱》、《施氏长门谱》等,另有《兴化县续志》卷十三补遗载有《施耐庵传》1篇,卷十四补遗载有明初王道生撰《施耐庵墓志》1篇,说他原籍苏州,后迁淮安,为至顺辛未进士,曾官钱塘二载,以不合当道权贵而弃官归里,闭门著述。
2.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后来又自称秦淮寓客,晚年自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清代小说家。代表作品是著名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是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共55回,全书由许多故事连缀而成,贯穿全书的主题是反对科举制度和揭露封建礼教对人的毒害,讽刺因热衷于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习。它是一幅刻画入微、形象逼真的封建社会儒林百丑图。全书用白话写成,语言准确、生动、幽默,细节描写传神,人物栩栩如生,取得了极大的艺术成就。
3.罗贯中(约1330 -约1400),元末明初小说家,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从他的创作中可以看出,他对黑暗腐败的封建政治很不满,痛恨暴君、暴政,主张施仁政,行王道,向往统一、安定的政治局面。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该书以东汉末年到西晋简历期间的社会历史为背景,着重叙述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反映了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政治腐败、生灵涂炭、农民起义、诸侯割据的社会现实。该书结构宏大,情节曲折,塑造了数以百计的人物形象,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顾,拜访
4.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才华横溢,最伟大的贡献在于小说的创作。《红楼梦》是他呕心沥血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产物,可惜由于他早逝,在他生前,小说没有最后完稿。他只写了前八十回,后四十回是高鹗续写的。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讲述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五、文章主旨
1.《智取生辰纲》通过对杨志与老都管、两个虞候及众军汉之间的矛盾和杨志与晁盖一行人斗智斗勇的过程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刻画了杨志精明能干、小心谨慎、蛮横急躁、见识过人的性格特征,形象地表现出晁盖、吴用等英雄的智慧、胆识和力量,讴歌了他们的智慧、胆识和协作一致的精神。
2.《范进中举》作品以范进中举为中心展开故事情节,把各种人物搬到生活的舞台上,调动讽刺艺术的各种手段,把一幕幕精彩场面展现在观众面前,尤其是通过范进和胡屠户这两个典型形象的塑造,无情地抨击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精神摧残和对人们思想的腐蚀,活现出某些人物的卑污灵魂,谴责了追求功名富贵的肮脏思想和封建社会的丑恶。
3.《三顾茅庐》记述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统一大业的故事,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同时也说明诸葛亮的确是一位有卓越才能的旷世奇才。
4.《刘姥姥进大观园》通过刘姥姥进大观园后被鸳鸯和凤姐取笑一事,体现了刘姥姥率直、风趣、热情、淳朴的乡下人本色和非比寻常的亲和力。同时,也通过刘姥姥的活动,突出了贾府的极度奢华。
以上就是小编收集的部编版九年级(上)第六单元知识点总结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对你们能够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知识,请多多关注本网站。
【部编版九年级(上)第六单元知识点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