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创作的一篇骈文,全文表露了作者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愤懑心情。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滕王阁序知识点总结2021,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实词解释
1、台隍枕夷夏之交(动词,倚,据)
2、俨骖騑于上路(形容词,高)
3、披绣闼(开,小门)
4、山原旷其盈视(形容词,远)
5、声断衡阳之浦(名词,水滨)
6、遥襟甫畅(副词,刚,顿时)
7、逸兴遄飞(副词,迅速)
8、气凌彭泽之樽(动词,超过)
9、天高地迥(形容词,远)
10、识盈虚之有数(名词,定数)
11、命途多舛(形容词,乖违,不顺)
12、恭疏短引(书写,撰写;序)
13、一言均赋(动词,铺陈)
14、豫章故郡 故:旧
15、地接衡庐 (接:接壤)
16、襟三江而带五湖 (襟、带:名词用作动词,连接、环绕的意思)
17、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雾、星: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像星一样。)
18、宾主尽东南之美 (尽:全都是,形容词作动词。美:形容词作名词,俊杰。)
19、千里逢迎 (千里:数量词作名词,远道而来的客人。) 20、高朋满座 (高:尊
21、青雀黄龙之轴 (青雀黄龙:名词作动词,雕有青雀黄龙头形)
22、彩彻区明 (彻:普照)
23、雁阵惊寒 (惊:被惊扰)
24、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维:介词,在. 序:名词,时序。属:是。三秋:古人称
25、潦水尽而寒潭清(尽:干涸。寒:寒冷。清:澄清)
26、烟光凝而暮山紫 (烟光:山岚。凝:凝聚。暮:傍晚。紫:呈现紫色。)
27、即冈峦之体势 (即:依附。体势:态势,形势。 )
27、四美具(具:具有,都有。)
29、二难并(并:会聚一起。)
31、穷睇眄于中天(穷:望尽。中:最高处。)
32、极娱游于暇日(极:尽情。娱游:欢乐。)
33、兴尽悲来(兴:兴致。)
34、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悲:悲怜。失路:迷路,不得志。)
35、屈贾宜于长沙(屈:被贬谪。)
36、所赖君子见机(赖:依赖。)
37、老当益壮(当:应当)
38、穷且益坚:且:反而。
39、不坠青云之志(坠:抛弃。)
40今兹捧袂(捧袂:举起双袖,表示恭敬的姿势。)
41、一介书生(介:个)
42、等终军之弱冠(等:等同。弱冠:指二十岁,古代以二十岁为弱年,行冠礼,为成年人。)
43、有怀投笔 (怀:心思。)
44、奉晨昏于万里(奉:侍奉。)
45、接孟氏之芳邻(接:结交。)
46、胜地不常,盛宴难再 (胜:美好。再:第二次。)
47、兰亭已矣(已:过去。)
48、是所望于群公(是:这。)
49、敢竭鄙怀(竭:使动用法,使完全表露出来)
51、处涸辙以犹欢(涸辙:比喻困厄的处境。)
52、兰亭已矣(已:过去。)
二、重点虚词
1.而
(1) 连词,表并列。 襟三江而带五湖/潦水尽而寒潭清/控蛮荆而引瓯越/烟光凝而暮山紫
(2) 连词,表转折。 处涸辙而相欢/怀帝阍而不见/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3) 连词,表承接。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暮山紫/酌贪泉而觉爽 (4)连词,表修饰。抚凌云而自惜 2.于
(1) 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可译为在。 访风景于崇阿 (2) 介词,引出动作的方位,可译为在。 望长安于日下
(3) 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 穷睇眄于中天/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 3.之:结构助词的,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孟学士之词宗
用在主谓之间, 识盈虚之有数
定语后置的标志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王将军之武库 4. 于:介词,可译为在。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5. 以:介词,可译为在。 奉宣室以何年
连词,相当于:而。 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6.且:连词,可译为反而。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7.矣:语气词,表感叹语气。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三、通假字
1.所赖君子见机(机通几,预兆。) 2.俨骖騑于上路(俨通严,整治。) 3.云销雨霁,彩彻区明(销通消,消散。) 4.俊采星驰(采通寀,官吏。)
四、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雾星均为名词作状语,译为像雾一样像星一样。
② 上出重宵,下临无地 上下 均为名词作状语,译为向上向下。 2.名词作动词
① 一言均赋 赋,名词活用作动词,意为铺陈。 ② 目吴会于云间 目,名词作动词,用眼睛看 ③ 烟光凝而暮山紫 紫,呈现出紫色 ④ 梓泽丘墟 丘墟,成为荒丘废墟 3.名词的意动
襟三江而带五湖 襟带均为名词的意动用法,分别解释为以为衣襟和以为束带。 (二)形容词的活用
① 四美具,二难并 美 难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美指美好的事物,难指难得的人。 ② 宾主尽东南之美 美指俊杰 (三)动词的使动用法
① 徐孺下陈蕃之榻 下,使放下
② 腾蛟起凤 腾,使腾空;起,使起飞 ③ 川泽纡其骇瞩 骇,使吃惊 ④ 屈贾谊于长沙 屈,使受屈 ⑤ 窜梁鸿于海曲 窜,使逃匿
五、 特殊句式
1、定语后置句 ① 都督阎公之雅望 ② 宇文新州之懿范 ③ 孟学士之词宗 ④ 王将军之武库
⑤ 等终军之弱冠
⑥ 慕宗悫之长风
2、宾语前置句 童子何知
3、状语后置句
①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② 空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③是所望于群公
④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⑤ 窜梁鸿于海曲
⑥ 屈贾谊于长沙
六、成语
1、【物华天宝】华:精华。宝:宝贝。原指万物的光华,天上的宝气。形容各种珍贵的物品。
2、【人杰地灵】人杰:杰出的人。灵:特别好。意指人使地增色,地因人而著名。即杰出的人物出生或到过的地方,便成为名胜之地,或指杰出人物生于灵秀之地。
3、【胜友如云】胜:指才智出众。才智出众的朋友们云集一处。
4、【高朋满座】高:高贵,高尚。座:座位。满座尽是高贵的宾朋。
5、【腾蛟起凤】腾:腾越。起:起舞。象蛟龙腾越,凤凰起舞。比喻文辞奇巧优美,才华横溢。
6、【钟鸣鼎食】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具。鼎食:吃饭时,排列好几个鼎盛食物。吃饭时,奏乐列鼎。形容贵族和富贵人家豪华奢侈的生活。最早见于《史记》。
7、【云销雨霁】云消雨散。指满天的云雨顿时消散,形容已经逝去的一切都不会再回来了。
8、【响遏行云】遏:阻止。声音高入云霄,把浮动着的云彩也阻止了。形容歌声嘹亮有力,悦耳动听。最早见于《列子?汤问》。
9、【天高地迥】迥:遥远。形容天地之间广阔无边。
10、【兴尽悲来】高兴的劲儿过去了,使人悲苦的事又来了。
11、【萍水相逢】萍:在水面上浮生的一种蕨类植物,随水漂泊,聚散不定。浮萍在水里偶然相遇。比喻从来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12、【冯唐易老】比喻仕宦不得志。出处是《史记?冯唐列传》。
13、【老当益壮】当:应当。益:更加。原指年纪老而志气应当更壮。出处是《后汉书?马援传》。
14、【穷且益坚】也作穷当益坚。穷:不得志。益:更加。处境困难而意志应当更加坚定。
15、【涸辙之鲋】涸:水干,枯竭。辙:车辙。鲋:鲫鱼。干枯的车辙里的鲫鱼。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救援的人。出处是《庄子?外物》。
16、【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上。桑榆:西方;日落时,余光落在桑树和榆树之间;指晚上。早上有所失,晚上则有所得。比喻这个时候失败了,另一个时候得到补偿。出处是《后汉书?冯异传》。
17、【一介书生】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自称。或对一般读书人的雅称。
18、【投笔从戎】投:扔掉,放弃。笔:笔杆子,指文墨生涯。从戎:参军。指弃文就武,放弃文墨生涯去参加军队。出处是《后汉书?班超传》。
19、【高山流水】原指含蓄在古琴曲里的两种喻意。后用以比喻知音或知己。也用以形容乐曲的高雅精妙。出处是《列子?汤问》。
20、【盛筵难再】盛:盛大。筵:筵席。盛大的筵席难以再得。
21、【陆海潘江】陆、潘:晋朝的文学家陆机、潘岳。本是称颂陆机和潘岳文才很高。后用以称颂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人。
滕王阁序赏析
写景、抒情自然融合。此文重点描绘滕王阁雄伟壮丽的景象。状写宴会高雅而宏大的气势,抒发自己的感慨情怀。文章在交待了故郡、新府的历史沿革后。便由阁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环境写起。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就坐落在这片吞吐万象的江南大地上。接着,作者的笔由远及近,由外景转而描绘内景。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舟,下临无地、桂殿兰宫、绣问、雏登。遥岑甫畅,逸兴遗飞,王勃按捺不住心头的激动一个路出名区的童子,幸承恩于伟饯,他为自己有机会参加宴会深感荣幸。但面对高官显耀,不免又有几分心酸悲怆。他转而慨叹自己的不齐的时运、多舛的命途。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郁闷和不平,倾吐自己有怀投笔、请缨报国的情怀和勇往直前的决心。情由景生,写景是为抒情、景、情相互渗透,水乳交融。浑然天成,恰似行云流水,挥洒自如,自然流畅。
对比铺叙,色彩鲜明。作者无论是状绘洪州胜景、滕阁盛况,还是叙抒人物的遭遇情绪,都能洋洋洒洒。展转生发,极成功地运用了铺叙宣染的方法。譬如在说明洪州的人杰地灵时。一气铺排了十四句,从历史人物到现实人物、从文臣到武将,不厌其多;写登临滕王阁远望的景象,则沙洲岛屿、山岭原野、河泽舟舸、宫殿屋舍、眼底之物,一一叙来,不一而足。
而这种铺叙,又是在对比之中进行的。这就使文章一波三折,跳跃起伏,回环往复。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弦管、纤歌、美酒、佳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具,二难并,这是盛况空前的宴会。相形之下,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天才沦落,迷茫落拓,又是何等的悲凉。这是人物境遇上的对比。文中还有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是地域上的对比;逸兴遗飞与兴尽悲来,是情绪上的对比;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相遇,奏流水以何惭,是怀才不遇和喜逢知己的对比。这种色彩强烈的映衬对比,在揭示人物的内心隐忧,烘托文章的主旨中心方面,能产生相反相成、鲜明晓畅的艺术效果。
对偶工整,用典恰切。全篇中除了磋乎、鸣乎、所赖、云尔等叹词、语助词与勃的自我称谓外,大部分都是四字一语和六字一语的对偶句。这中间有的是单句对,如云消雨弄,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有的是复句对,如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还有的是本句对,如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中,襟三江与带五湖对,控蛮荆与引瓯越对。再如腾蛟起凤、紫电青霜、龙光、牛斗等也都是本句对。这种对偶句不仅句式工整匀称,而且错综多变,读来节奏明快,整齐和谐,铿锵有力。
文中多次出现的典故。且都用得恰当贴切,非但没有冗赘晦涩之感,还使文章显得富丽典雅,委婉曲折、情意真切。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窜梁鸿于海曲,这四个典故连用,隐喻作者命运坎坷、为沛王府修撰而受排斥打击和因作《檄英王鸡》文而被高宗逐出的遭遇,虽心怀愤懑之情,却含而不露,且无金刚怒目之嫌。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这两个典故是隐喻目己不畏险阻、壮心不已的坚强信念。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悫意之长风等典故。则隐喻自己长风破浪的浩气和积极进取的决心。
化静为动,以物拟人。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客观静止的事物写成富有动态之感,这是《滕王阁序》的又一特点。作者善于选词炼字,活化物态飞阁流丹、层台耸翠,只因了飞、流、耸诸字,巍峨的楼阁便腾飞起来,殷殷的丹青竟汩汩流淌,层叠亭台上的翠色也高高耸出.静物变成了动物,确有画龙点睛之妙。而洪州古城,也只因漂、带、控、引,变成了一位裁三江为衣襟,摘五湖作衣带,近则制蛮荆,远则接瓯越的巨人。至于如星驰般的俊采。如云的胜友,更是灵动活现,气韵不凡。
《滕王阁序》的中心思想
作者从叙写洪州的形胜入手,极尽铺陈谊染版之能事,把宴权会盛况,膝王阁内外上下的景物描写得淋漓尽致。然而王勃并非为游山玩水而来,他只是路过此地,被这里的山光水色所吸引,因而很容易触景生情,从宴游盛会的聚散联想到人生的穷通离合,禁不住兴尽悲来,自会有一番感概要抒发的。也就是说,在良辰美景、贤主熹宾都齐备的情况下,作者举目远眺,尽情嬉游,可是天高地远,宇宙无垠,他忽然觉得人生短促,万事万物的变化都有定数,感概油然而生。
以上就是小编收集的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滕王阁序知识点总结2021的全部内容了,本网站还有许多语文知识,期待大家的解锁与关注。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滕王阁序知识点总结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