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望洞庭》教学片断及反思

《望洞庭》教学片断及反思

【教学片断】

师:湖光秋月两相和你知道这句诗的意思吗?两相和的两指谁和谁?

生:湖光和秋月。

师:和呢?

生:

师:别急,我们先往下看。潭面无风镜未磨写什么?

生:写了没有风的湖面就像还没打磨的铜镜。

师:那又为什么比作没打磨的镜子,为什么不比作已打磨了的镜子呢?(古时的镜子是铜做的)

生:已打磨的镜子很亮。

生:已打磨的镜子在月亮照耀下会闪闪发光。

生:已打磨的镜子很光滑。

师:没打磨的镜子呢?

生:没打磨的镜子有点粗糙。

生:没打磨的镜子不太光滑。

生:没打磨的镜子还不能很清晰地照见人影。

师:那你想象一下,这秋月下的洞庭湖不那么光滑,不那么亮,是怎样的景色呢?

生:有点模糊。

生:有点看不清。

生:有点朦朦胧胧。

师:对呀,这就是湖光秋月两相和的景色啊。假如改成潭面无风镜似磨,你看又是怎样的景象了呢?

生:很亮,有点刺眼了。

师:说得真好,那就不是湖光秋月两相和了,就不和谐了嘛!正因为如此,湖光和秋月光才这么和谐、协调。

师:孩子们,这就是(齐读)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自评】

《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秋天转任途中经洞庭时所作。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将月夜的洞庭美景描绘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诗的后两句比较好理解,利用插图,让学生想象一下,较易形成感知,大脑中容易构勒出千里洞庭,青翠君山的画面。但对前两句的意象可能一时还不能体悟。因此,在教学中我紧扣了湖光秋月两相和来展开。片段中紧紧扣住和来理解,在联系下文、交流、碰撞中,学生一步步走进了诗的意境,真正理解了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象,从而体悟到古诗的深层内涵。这一教学过程同时也是语言文字和人文精神有机结合,相互穿插渗透的又一范例。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