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美丽的阴谋──《口语交际:以诚待人》教学有感

美丽的阴谋──《口语交际:以诚待人》教学有感

我刚刚上了一节富有挑战性的口语交际课──小语第八册第二单元《以诚待人》。

上课铃响过,学生们端坐在座位上鸦雀无声。我带着半个馒头走进教室,语重心长地说:‘当文明学生,做合格公民’像春风般吹遍了校园的每个角落,同学们的行为习惯、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可是,刚才我在教室门口捡到这半个馒头,我举起手中的馒头严肃地说,是谁扔的,请站起来!

学生反映很强烈:厌恶、痛绝、惊讶、气愤教室里片刻的骚动后更静了,大家都屏住了呼息呆呆地望着我,没有一个人站起来。

我接着说:我们要做个诚实守信的人。如果馒头真不是你扔的,请用语言表明心迹,用语言使老师和同学相信你。

教室里顿时热闹了,同学们纷纷高高举起了手,连平时不爱说话的、性格内向的同学都迫不及待地要发言了。

这半个馒头确实不是学生扔的,而是我故意在课堂上耍的小伎俩。这堂课本是教学生以诚待人,作为老师却采用了这种非诚的教法,实属阴谋之举,原因主要有三。

其一,借馒头导入课题。借劝说子虚乌有的扔馒头人主动承认,而引出课题诚,并引导学生说说我们应做个什么样的人。如,从《尊严》这课学会了要做个有尊严的人,凭借自己的劳动创造价值,赢得别人的尊重;从《中彩那天》懂得了要做个诚实守信的人;从《将心比心》明白了在生活中多一些宽容和理解这样引导学生从本组课文里体会以诚待人的含义。

其二,借馒头激发说话欲望。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地畅所欲言是口语交际课的一个难点,而馒头事件的设置恰恰突破了这一难点。当扔馒头的恶名就要落在自己头上时,谁都不会袖手旁观,都唯恐自己的语言表达得不够具体、清楚、真诚。馒头是你扔的吗?这一问题从反面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欲望。而当学生敢于打开话匣子了,课堂自然就活了,也为后面的教学能顺利进行作了铺垫。

其三,借馒头创设情景。当学生纷纷表明心迹,发过誓言证明自己确实没扔馒头,教师不再穷追不舍了,而是充分地肯定学生,表示相信同学没扔,并由此换个角度,如果你是值日生,看到同学扔馒头,会怎么说怎么做?再引导学生从这个角度创设情景,做到以诚待人。这么真实的事件,同学们表演的绝对真实、真诚。而这一情景创设好了,课本上列出的几个情景,学生完全能自主讨论、自主交流、自主表演了。

是的,在生活中,我们要做到以诚待人;在工作中,教育学生从小就懂得做人的道理。以诚待人既是诚实、真诚、坦诚、守信,也是指为人处事要踏实、负责,有尊严。为了上好这一节课,馒头事件的捏造实属一个阴谋,如果这堂课能让以诚待人在学生心灵留下一个深深的印痕,这个阴谋应该也是美丽的吧!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