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目的要求】
1、通过反复诵读,能正确说出作者寄寓的思想感情。
2、通过画面的赏析,准确描述曲中表现的形象,体会形象中蕴涵的意境。
3、通过对比阅读,学习用具体的意象表达抽象的感情的方法。
4、多渠道引导学生品味写景语言,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感悟诗情之能力。
5、学生领会和学习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提供了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课例。
【教学重难点】
游子思乡之情,羁旅之思。
【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欣赏这两首古诗,培养学生的古诗朗读能力,学会如何阅读欣赏古代诗歌。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课时数】
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可由秋天的诗词导入(如刘禹锡的《秋词》等)。或由学生描述秋天的景色导入。
二、朗读这首词
可通过自由读、默读、赛读、有感情地朗读等方式进行。
三、背诵这首词
四、学习小组讨论、探究这首词
1、这首词写了哪些景色?
2、作者在这首词中蕴涵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这首词的独特之处(如色彩的搭配等)
4、点明这首词的主旨句是什么?
5、品味文中的语言。
6、分析文章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五、拓展
1、可提起笔来补充内容,扩写《天净沙》,也可拿起画笔来画。
2、比较阅读:引刘禹锡《秋词》其一,与《天净沙秋思》进行比较。
六、作业
写一段短文,描写《我心中的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