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探索月球奥秘》综合性学习案例

《探索月球奥秘》综合性学习案例

【活动主题的提出】

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求知欲最旺盛的时期,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对未知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渴望,他们迫切希望探索其中的奥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更应该特别重视对学生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加强对学生的科技教育,为青少年的成长创造一个充分发展其个性、有效发掘其潜能的良好条件,使他们在学好课本知识的同时,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并借此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科学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鉴于此,我决定指导学生围绕七年级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的奥秘,进行研究性学习并在学科整合方面进行探索。旨在引导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去探索未知的世界,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实践意识、合作意识、自主学习的能力、动手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等,使学生在活动中能主动、自主的探求发展。为此,我对这一活动进行了精心的设计,确定了本次活动的具体目标,并在学生自愿报名的基础上,由教师进行协调,将班级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进行活动,每组推选两名同学负责。

【活动的具体目标】

1、学生通过活动初步了解月球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现象,指导学生进行学科整合的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人文精神。

2、指导学生学会围绕主题、利用图书和互联网获取资料、筛选资料并获得有效信息的方法。

3、通过小组成员的分工合作,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的精神。

4、形成书面材料进行交流,培养学生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能力。

【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方式】

〖活动准备〗

1、告诉学生大致的时间安排表:课余时间三周;课堂时间二课时(活动指导一课时;活动成果汇报一课时。)

2、给学生部分网站和书目。

3、将课题分解成若干子课题,供各小组选择探究。

4、准备活动情况记录表(或档案袋),将学生开展活动情况进行记录,以便进行评价。

〖活动指导〗

一、活动导入

同学们,假如有人问你你知道什么动物飞得最高吗?,很多人肯定会回答:鹰。假如有人告诉你鹰能飞上月亮,你肯定会认为这个人脑子出了毛病。1969年7月20日,一个名叫阿姆斯特朗的美国人向全人类报告:鹰已经飞上了月球。大家都知道他的脑子没有毛病,而他所报告的消息也是事实。作为第一只飞上月球的太空雄鹰,阿姆斯特朗当之无愧地成了整个人类的英雄。其实人类对月球一直在进行着探索,今天我们大家也一起来进行月球的探秘活动。(由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月亮上的足迹》的内容导入,让学生感受到人类的伟大,激起学生对月球的兴趣,从而积极参加探索月球的奥秘活动。)

二、介绍查找资料和积累资料的方法

1、利用图书查找积累资料的方法:

⑴ 查目录找有关的文章和内容。

⑵ 摘录资料的方法:复印、抄录、摘录、概括总结。

2、上网查询和下载资料的方法:

⑴ 知道网址,直接键入网址。

⑵ 不知道网址,通过搜索引擎进行搜索。

⑶ 对资料进行下载存盘或笔录所需资料。

三、将课题探索月球的奥秘分解成若干子课题

1、我对月球知多少。引导学生广泛地了解月球的有关知识及月球的自然现象。如:月貌、月相、月食、地质构造等。学生借助对地理、物理、自然知识的掌握,了解月球的基本常识。

2、月是故乡明。引导学生通过了解自古以来人们赋予月球的丰富的文化内涵,搜集文人墨客对月球的吟咏和描述。主要搜集与月球有关的诗、词、曲等。以此提高学生朗读、背诵和欣赏古代诗歌的能力和水平。

3、月亮代表我的心。引导学生搜集有关月球的民间故事、传说、谚语、成语等,并确切地了解这些故事、传说等所蕴含的意义和人文内涵。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能力。

4、走近月球。引导学生了解世界上科学家对月球的探索情况,认识到高科技在我们认识世界、认识自然方面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和树立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

〖活动成果汇报〗

一、导入

经过三个周的探讨研究,各小组都顺利完成了这次综合性学习的任务。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个陌生的近邻──月球。

二、各小组结合探讨、研究的情况,按顺序进行交流

1、第一小组:我对月球知多少:

两位同学结合自己画出的太阳、地球、月球的简图,介绍了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是1.5亿千米,地球与月球的距离是38.4万千米;通过三者之间的光线图,使同学们了解到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太阳的光照射到月球上,然后反射到地球上的反射光,而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学生还结合从网上找到的资料,详细地讲解了黄道面和白道面等有关知识;另外,同学还结合课件讲解了月球的地质构造、月貌、月相等知识。如关于环形山,一个同学这样介绍:月球上山脉纵横,坑沟密布。我们将月面上较暗的区域称为月海 。用望远镜从地球看去,月面上最显著的特征是环形山,高度一般在7~8公里之间,最大的环形山直径达295公里。月面上直径大于1公里的环形山总数达33000多个,占月球表面积的10%。大多数环形山都以著名天文学家的名字命名,如阿基米德环形山、哥白尼环形山、卡西尼环形山等。在月球的背面,有四座以我国古代天文学家石申、张衡、祖冲之、郭守敬的名字命名的环形山。

另外,其他同学补充介绍了月球上的水和月谷等知识。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学生们不仅了解了有关月球的常识,还从中明白了为什么我们看到的月亮有明有暗,为什么月亮每月有圆有缺。此时,学生们已经深深地陶醉于自然学科的学习之中,渴望了解未知世界的欲望被极大地激发出来。同时,学生在搜集整理有关知识时,还自觉不自觉地涉猎到许多其他方面的知识,如有关其他星球的知识等。

2、第二小组:月是故乡明:

这个小组的同学通过查对书籍和上网,搜集到众多的与月亮有关的诗、词、曲。他们首先在组内举行了背诵比赛,在此基础上,推出优秀的同学代表小组进行交流。组内同学找到了上百首与月亮有关的诗句,对其中的佳句赞叹不已。在汇报交流课上,他们结合自己所搜集的内容,将诗词配上优美的画面做成课件,把诗词的意蕴讲给同学听,交流课变成了诗词欣赏课,在讲述人的带领下,同学们仿佛进入了诗词所描绘的意境中。教室里静静的,同学们带着痴迷的目光,仔细的倾听着。李白的静夜思、月下独酌、关山月,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观城子等,这些千百年来吟咏月的名篇佳句,深深打动着在座的每一位同学,他们不约而同地为讲述者热烈鼓掌。为把同学们的思绪拉回来,小组的几位女同学上台演唱了她们准备的与月球有关的歌曲月亮代表我的心、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此时,交流课不亚于一堂音乐欣赏课。

3、第三小组:月亮代表我的心:

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同学一点也不紧张,一位女同学刚讲完,另一位男同学便迫不及待地站了起来,他又绘声绘色地叙述了不同版本的嫦娥奔月故事。故事的情节配上嫦娥奔月的画面,使同学们对嫦娥充满了羡慕。为鼓励学生创新,对嫦娥奔上月后的生活,要求进行大胆的想象和构思,同学们听了常常捧腹大笑,交流汇报如同观看演出。为打好学生的双基,让他们扎扎实实地掌握自己的母语,学生还将他们搜集到的与月有关的成语、谚语在全班进行交流。其中成语有几十个,谚语有十几条,摘录如下:成语:月白风清、月黑风高、月明千里、月落星沉、月里嫦娥、春花秋月、流星赶月、烘云托月、清风明月、戴月披星、花容月貌、吟风咏月、日新月异、荒时暴月、风花雪月。谚语:月到中秋分外明;月亮生毛,大雨泡泡;月怕十五年怕半,庄稼人怕误时限;月满则亏,水满则溢;月满必亏,日盈则蚀;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等。通过交流,同学们既掌握了有关的语文知识,又学到了有关天气、做人等方面的道理,一节课涉及到天文地理、思想品德、自然景观、人文现象,可谓受益匪浅。

4、第四小组:走近月球:

组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意图之一是引导学生树立爱科学、用科学的思想,通过学生对世界发达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了解,激发学生的上进心、爱国心,从而在中学阶段努力学习,打好基础,将来为国家做贡献,因此,了解世界上科学家对月球的探索情况就显得尤其重要。第四小组的同学结合他们活动的情况进行了介绍,使同学们大开眼界。由此了解到:1959~1976年是月球探测的第一个高潮期。迄今,全世界共发射成功50颗左右无人月球探测器,以美国、前苏联发射的居多。美国发射的探测器主要有先驱者系列、徘徊者系列、月球轨道器系列、勘测者系列、探险者及月球勘探者探测器。前苏联发射的探测器,主要有月球号系列、宇宙号系列及探测器系列。美国在1969年7月~1972年12月执行了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相继发射了阿波罗-11~阿波罗-17七艘登月飞船,除阿波罗-13发生故障中止登月任务外,其余6次均获成功。1986年7月20日,在阿波罗飞船登月20周年之际,美国政府宣布了重返月球、在月球上驻留并进一步探测火星的构想。其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也纷纷提出了新的月球探测计划。1995年,美国提出了发射大量小型低成本空间探测器,在21世纪初在外层空间建立起无人研究基地的计划。1998年1月发射的月球勘探者探测器,发现在月球两极陨石坑深处有冰冻的水存在。据初步推断,月球上水的总储量可能在1100万~3.3亿吨之间。由此,同学们得出结论:21世纪,人类将以崭新的姿态重踏月球!

三、全班互相交流参加这次综合性学习的体会和感受

1、小组内互相交流。在小组内的交流中,同学们兴致勃勃,各展风采,纷纷拿出自己的真本事,或展览自己活动后的成果,或滔滔不绝的谈感受,或争着谈自己的新发现,没有一名同学置身事外,这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是难以看到的。看来,这次的活动是成功的,达到了教师预期的目标。

2、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各小组推出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虽然各小组由于探究的子课题不同,各自有不同的感受和体会,但同学们有一个共同的心声,那就是:综合实践活动,我们愿意参加。

四、教师对这次综合性学习进行总结

1、充分肯定了同学们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团结协作的精神。

2、对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同学给予表彰奖励,并将其作品在全班展示。

【活动的结果与评价】

这次综合性实践活动能在规定时间内圆满完成,得益于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星期天时间,有的到书店、图书馆翻查资料;有的上网下载资料、图片;有的动员家长一起找资料;有的到天文台亲眼观察月球的情况。小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将各自搜集和查找的资料进行交流、归类,最终形成书面研究性资料。为上好活动成果汇报课,同学们集思广益,动手将搜集的资料提炼后做成课件,因此汇报研究成果时,图文并茂,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可以说,这次活动的收获和意义,远远超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实践活动本身,阅读同学们写的谈体会和感受的文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的精神。

2、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3、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字写作的能力。

4、学会了自己获取知识的方法。另外,由于这次活动是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进行的,在提高学生语文知识水平方面,无疑也有着极大的作用。总之,这样的活动使学生受益匪浅。

【学生的认识、体验和收获】

这次综合性实践活动,时间三个周,在这段时间里,学生经常在一起交流资料,互相评价和争论。不少同学发挥自己微机、美术、文艺方面的特长,利用课间或放学后的时间,将本小组搜集的有关资料进行设计,有的做成了颇有水平的课件,有的办成了很漂亮的手抄报。为了在汇报课的展示中出彩,同学们忙着练唱歌,学着讲故事,比赛背诗词。由于活动安排中有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的作业,学生们为了取得优异成绩,都提前下了很大功夫,做了充分的准备。下面摘录两位同学写的谈体会的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