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阿长与〈山海经〉》中的先抑后扬法

《阿长与〈山海经〉》中的先抑后扬法

在鲁迅的生活中,阿长是一个很有影响的人物。鲁迅在文章里曾多次写到她,对她充满了感激、怀念和敬意。阿长辞世大概有三十年了,他还作文怀念,祈祷仁厚的地母永安她的魂灵。鲁迅对阿长的深沉感情在《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体现得十分深切感人。

鲁迅对阿长的这一态度,并非贯穿全文始终。而是采用先抑后扬的技法,先写她的缺点,极尽针砭,后写她的伟大的神力和对她的敬意。

先抑

文章先介绍人们对阿长的称呼、称呼的由来和她的黄胖而矮的外形特点。然后列举了她的种种令人讨厌之处:

1、饶舌:

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正因为如此,所以我的家里一有些小风波,不知怎的我总疑心和这‘切切察察’有些关系。

2、多事:

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都说我顽皮,要告诉我的母亲。

3、睡相霸道:

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有时候还将一条臂膊搁在我的颈子上,使我实在无法忍受。

4、烦琐的规矩:

正月初一清早,第一句话要说阿妈,恭喜恭喜!因为这关系到一年的运气;说过之后,还要吃一点福橘,因为这关系到一年到头顺顺流流;还有,人死了,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不能进;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晒裤子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以钻进去的,等等。

鲁迅对阿长身上的缺点所进行的叙述,实际上是在塑造旧社会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形象。作者公开是抑,内里有扬,在指出长妈妈缺点的同时,赞扬了她宽厚、仁慈、善良的性格特点。

后扬

所谓扬就是我对长妈妈的空前敬意。文章后部分正面写了阿长的性格和品质,这是全文的重心所在。幼小的我对阿长的敬意源于何处呢?源于对阿长神力的敬仰。所谓神力,就是指在长毛的逼迫下,脱掉裤子站在城墙上,能抵御官兵的大炮。而真正使我对阿长产生感激和敬意的是她给我买到了绘图《山海经》,这是一部我十分渴慕的神话传说图画书,但一直难以得到。而连山海经书名都叫不准的阿长却能给我买回来,多不容易啊!这不能不使我感到意外、惊喜!这又产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做的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由此,长妈妈对我的爱心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鲁迅先生对长妈妈的褒扬是由衷的,文章前部分的抑是假,抑中有扬,先抑是为了后扬,扬才是作者的真正用心,作者就是通过先抑后扬技法,竭尽心力,抒发了他对中国劳动人民的崇高敬意。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