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写真事,诉真情──《阿长与〈山海经〉》导读

写真事,诉真情──《阿长与〈山海经〉》导读

新的初中语文课本第三册选入了鲁迅先生的散文《阿长与〈山海经〉》一文。文章虽然写了一个保姆的形象。(从文中我们可以得知她不过是一位一向带领我们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但却给我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掩卷闭目,一个个性鲜明、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赫然眼前。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对长妈妈那真挚、深深的怀念之情。

是什么样的写作诀窍使文章能产生如此的魅力?细细品位文章至少有两点值得我们学习。那就是一、写真事;二、是诉真情。

1、先看文章的叙事:

一开始先介绍了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称呼的由来。然后写她喜欢切切察察,而且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摆动,或者点着别人或自己的鼻尖的神情;喜欢到母亲那里去告我的状;夏天睡觉喜欢摆成大字。这些生活的琐屑虽写的简略,作者却抓住了一些重要的细节,活画出人物鲜明的个性特征──一个饶舌多事而又不拘小节的农村妇女形象。

接下来围绕长妈妈写了三件事,第一件写长妈妈懂得许多规矩的事。尤其突出了元旦吃福橘的事。这桩我认为元旦劈头磨难的事,却寄托着长妈妈对我的真诚的祝愿。她希望自己和孩子一年到头,顺顺流流。这许多的繁文缛节后面,是长妈妈一颗真诚、善良的心!长毛的故事看似可笑,作者虽然似用戏谑的笔调来写,可我想长妈妈的用意也无非是想吓唬吓唬我。(前文有又不许我走动就说我顽皮)而第三件事则是文章的重点,我渴慕《山海经》而不得的时候,探家回来的长妈妈却给我带来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他却能够做成功。这使我又产生了新的敬意。

纵观全文的叙事,作者没有采用杂取种种,合成一个的典型化手法,也没有把人物按高大全的形式来刻画。而选择的都是生活中的一些平常之事,更难得是,作者并没有因为感激和敬意而集中选择正面的事。但这却丝毫不影响这位普通劳动妇女身上的美德。反而使长妈妈更加可亲可敬,也使我们觉得文章内容真实可信。

2、再看抒情:

文章没有集中的抒情段落,但字里行间洋溢着炽热的抒情气息。文章的感情基调明显是对长妈妈的怀念,但并没有因此回避我对她的反感和厌恶,甚至是憎恶。(当我知道是她谋害了我的隐鼠时)文章虽写于我的中年时期,相信对于长妈妈的行为我现在已经能够完全理解了,却仍真实再现了我当时(童年)的感受。使文章情真意浓。

古人就非常重视文章的真实性。故文能宗径。体有六义:一则情深而不诡三则事信而不诞(刘勰《文心雕龙》)。他们认为文章应该情真、理真、事真。否则,就如剪彩为花,刻纸为叶,不可能有生命的活力。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卡夫卡说过:什么叫写作?写作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一切敞开。直到不能再敞开为止。写作也就是绝对的坦白。没有丝毫的隐瞒,也就是把自己的整个身心都贯注在里面。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一文正是做到了写真事,诉真情,才使文章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对我们的写作有很大的教益的。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