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查阅资料,对课文的时代背景有个了解,学会自学。
2、 初步学会10个生字,理解26个新词语的意思。
3、 初步读懂课文,理清思路。
4、 分段,学懂一、二两段。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课文课文。
教学难点 :赤壁之战双方的形式,采取火攻的原因。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周瑜在赤壁,以3万兵力打败80万曹军。
2、学习课文生字、新词,学习课文第一、二段。
3、理清课文思路,分清段落。
教学过程 :
一、揭提导入
1、 播放歌曲:滚滚长江东逝去,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2、 这几句是我国哪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最开头的几句词?《三国演义》。
3、 《三国演义》大家都不陌生,同学都看过电视,并课前查阅过许多资料,请同学说说你了解到的一些《三国演义》的知识,如时代背景,主要人物都可以。
4、 学生上来介绍。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赤壁之战》就是根据这部我国著名的小说中的第49、50回的章节改变过来的。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学要求:(1)、自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字、词、句作好标记。
(2)、通读课文,哪些一学懂了?哪些不理解?
2、交流自学情况,学生提出不理解的问题,有些暂不解答,以便进一步学习时重点考虑。
可能有的学生要提出以下问题:
(1) 曹操有很强的实力,为什么会败给周瑜?
(2) 曹操是一个很聪明的将领,他能想出把战船连起来对付东吴,为什么就没有觉察出东吴的计策?
(3) 战争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让学生上来写在黑板上)
三、讨论分段,沥青课文条理。
1、 再读课文,课文按什么来写得?可分几段,说明理由。
四、深入学习,理解第一段。
1、 自学互学,讨论思考。
自读,齐读,抓住哪些词句,读懂了什么?哪些不理解的?
2、 交流出示句子:东吴的周瑜调兵遣将,驻在赤壁,同曹操的兵隔江相对。曹操的兵在北岸,周瑜的兵在南岸。理解调兵遣将和隔江相对并按照地图标出方向规定,画出曹、周两军对阵的示意图。(通过画图直观了解两军的地理位置,帮助学生理解周瑜为什么想到用火攻方法及曹操打败的原因。指名学生到黑板上话示意图。)
板书:隔江相对
3、 读,这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五、深入学习,理解第二段。
曹操早已对江南的东吴虎视眈眈,蓄谋已久,这次他认为时机成熟,终于挑起了这场战争的开始。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第二段。
1、 自学第二段,,你读懂了哪些词句?
2、 检查自学情况。
思考:周瑜为什么说火攻是个好主意?
出示句子:(1)周瑜说:曹军80万,我军才3万,相差太远了。跟他们长期相持下去,对我们没有好处。我看他们船尾接船头,船头接船尾,把船连在一起,只要用火攻,他们想逃也逃不了。板书:80万3万
(2)曹操的兵都是北方人,坐不惯船,可是要渡过大江,非坐船不可。
A、 理解非不可表示的意思是什么?(必须)
B、 坐不惯船,却还要坐船,曹操是怎样解决这个矛盾的?(连接战船)
C、 书上是怎样写曹操兵士连战船的?
D、 如有录象,就看一下连船后战船是怎样的及曹操当时的表情说话的语气,然后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议论。(可以看出曹操很傲慢,轻敌,不可一世)
火攻是东吴将领黄盖分析形势后,精心制定的,(板书:火攻)可是周瑜说这一仗怎么大还得想个计策这说明什么?(周瑜对问题考虑得很周到)。
2、 读课文这段重点写了什么?(战斗准备)
六: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同学通过自查资料掌握了许多《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及内容。为我们学习《赤壁之战》奠定了基础。在学文时,我们主要是同学自学,讨论,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从整体到局部理解了课文的大致内容。下节课我们还具体学习文章最精彩的部分,周瑜和黄盖如何实施他们的火攻计划的,而曹操又是如何失策的。
七: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