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三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2.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教学过程:
(一)回想画面,感受对孩子们的爱。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鲁迅先生是那么幽默风趣、关心他人,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他内心充满对劳动人民的爱。
2.当小周晔想到再也无法享受伯父的至爱关怀了,怎能不万分悲痛呢!(出示)
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学生齐读这句话。)
3.站在伯父的灵柩前,小周晔可能会想起些什么呢?(学生想象)
学生可能会说小周晔会想起伯父送给她《表》《小约翰》等书籍这一细节。
教师接:《表》是苏联作家写的儿童小说,《小约翰》是荷兰作家写的童话,这两本书以及其他一些儿童读物,都是鲁迅先生在百忙之中为少年儿童翻译的,他时刻想着帮帮孩子救救孩子能为孩子做点什么。他把爱给予了每一个需要关爱的孩子。
孩子们知道如今失掉一个爱护他们的老人了,怎能不伤心落泪呢?
(二)学习救护车夫部分。
1.除了孩子,还有哪些人也曾经得到过鲁迅先生的爱?请自己读读后面两个小故事,把最能够拨动你心弦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学生读课文,边读边画)
2.读给大家听听,好吗?
学生读爸爸跑到伯父家里扎好绷带这段。
3.说说各自的体会。
4.这段文字读一两遍显然是不够的,请你再细细地读读,一边读一边看看文中的插图,先生的哪个动作最能打动你?(生自读后交流)
若有孩子提到半跪,先让其说说体会,然后引导咀嚼半跪:怎么样的跪才是半跪?你能做一个动作吗?你这样半跪着,有什么感觉?
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画面中半跪着的正是鲁迅先生,请闭上眼睛,想象这样的画面:鲁迅先生小心翼翼地夹着、一点一点地洗着、轻轻地敷着、一圈一圈地包扎着我们真切地感觉到在这凄风冷雨中,鲁迅先生就这样半跪了很久、很久
老师在想呀,在那个凄冷的傍晚,难道发现这位受伤的车夫的就只有鲁迅先生他们吗?
但是他们都(行色匆匆,视而不见,置之不理,归心似箭)
而鲁迅先生,就这样半跪着救护这位车夫。这一个像电影中特写镜头的半跪,印证了先生的一颗怎样的心?(怜爱心、同情心、亲切心一个字,印证了爱)
请你带着自己独特而真实的感受再读读这段话。(指名读)
5.刚才,这位同学是从鲁迅给予车夫的救护中体会到这份爱的,这个故事确实非常打动我们。如果请你把目光投向小周晔,还有使你的心弦为之轻轻一颤的地方吗?请把它读出来吧!
(当学生读到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变得那么严肃)这段时:(出示)
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6.先让学生说说体会,然后引导咀嚼两个清清楚楚:
这里连用了两个清清楚楚,小周晔当时清清楚楚的是什么?(伯父的面庞)
还记得上节课,在趣谈《水浒》笑谈碰壁中,鲁迅先生是如坐春风、谈笑风生,现在为什么变得那么严肃了呢?(学生谈感受)此刻,鲁迅先生可能在想些什么呢?
生:从他的叹声中,我想象鲁迅先生可能想:唉,我这一辈子还没有完成我的事业。只有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
生:他想,我们应该怎样把这个黑暗的社会推翻呢?
生:他想,我们老一辈没有推翻旧社会,一定要教育下一代,把革命进行到底。
生:他想,我们决不能再让下一代过这种痛苦生活了。
生:他想,这个社会太黑暗了,下一代将来一定要推翻这个腐败无能的政府。
生:他想,我已经老了,希望寄托在这些娃娃身上,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
7.请拿起你的笔,把先生想到的写下来。(学生练笔后交流)
有了这样的体会,你再想想,当小周晔长大成人之后,直到现在,她清清楚楚的,难道还仅仅是伯父的面庞吗?她清清楚楚的还有什么?(她清清楚楚的是伯父的那颗爱心、痛心)
我们再来读这两句话,你的感觉肯定跟刚才不一样了,完全不一样了。(指名读、齐读)
8.就是这样一位让人动容的鲁迅先生走了,从此以后,劳苦人民再也得不到他的爱了,怎能不让人落泪呢?在前来吊唁的人群中,出现了那位似曾相识的饱经风霜的面庞,他或许就是鲁迅救助过的那位车夫,或许跟鲁迅根本就不相识,只见一位:(出示)
(三)学习关心女佣部分。
1.在关心女佣中,同样有拨动你心弦的句子,谁来读?(指名读阿三说的一段话)
生:(读)周先生病得那么厉害,还经常三更半夜写文章。有时候我听着他一阵接连不断地咳嗽,真替他难受。他对自己的病一点儿也不在乎,可是倒常常劝我多休息,不叫我干重活
2.显然,女佣是在回味先生在世的时候,给予她的关怀,师:从阿三的这段话里,又一次体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精神呢?
生(齐):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四)拓展延伸,总结全文。
1.感谢周晔,他为我们记下了这些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
2.现在,把所有的泪联系在一起,你想呀,对于鲁迅先生的逝世,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流泪呢?(学生说体会)
正如周晔在课文最后所写的(齐读课文最后一节)
师(指板书):正因为鲁迅先生是这样一个人,所以他才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现在,谁能造一个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出自己对这课的理解?
如:因为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所以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因为鲁迅先生热爱劳动人民,憎恨旧社会,所以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因为鲁迅先生为了劳动人民的幸福而经常碰壁,所以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因为鲁迅先生经常帮助下层劳动人民,所以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学了这课,你知道了鲁迅先生的一些事,还想不想知道更多的关于鲁迅先生的事呢?那么我向同学们介绍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少年鲁迅的故事》。大家在课外读了,就能更多地了解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下课。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