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教学设计02

《黄河颂》 教案设计指导思想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成了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一定的交叉性、继承性、综合性,并具有相对独立特点。它的研究与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本课例尝试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 努力培养朗读、感悟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2. 体味歌词意境,积累经典语言。3. 切实掌握本文借物抒怀的写法。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学习课文。2.重视运用质疑、感悟、联想和探究的学法。3.通过拓展学习建立对黄河的整体认识。三、情感与态度目标:1.深刻感悟黄河的英雄气概。2.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的坚强品格。3.启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的内涵。教学难点领会诗歌的内涵教学突破鉴于作者是借黄河的英雄气概来歌颂中华民族的伟大品格,所以首先应引导学生从感悟和认识黄河入手,进而引导学生将黄河的英雄气概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品格相联系,结合本文创作的背景,深刻把握课文的主旨,最后再通过拓展学习,从更宽广更深刻的层面去理解黄河和中华民族。辅助手段:运用多媒体播放九曲黄河奔腾咆哮的影像画面。播放音乐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学法指导通过读品诵谈的四步进行学习。教学流程一、导入有一些流行歌曲,我们非常喜欢像《老鼠爱大米》,但有一些老歌,虽年代久远,却富有生命力。激励一代又一代后人。今天,咱们就一起学这样一首老歌《黄》,打开课本256页。二、黄河本事知多少说到黄河,我想咱们先回顾一下有关黄河的地理、发源等知识。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有名的大河之一。她发源于青海省中部的巴颜喀拉山北麓,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河南、山东九省、区,注入渤海,总长五千四百六十公里。出示黄河咆哮奔腾的动画看了图片,你能从诗中找出跟你有同感的词语吗?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