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发现美 感受美 表达美

发现美 感受美 表达美

一、教学思考

语文教学与生活结合,最根本的做法是建立文本、文字与学生生活的联系,避免文本、文字与生活经验的疏远和隔离。《桂林山水》是一篇游记,是作者在一次旅游生活中对美的发现和讴歌。尽管作者不是我,桂林山水离我们也很远,但旅游离我们近,发现美、感受美、表达美,我们都需要。学习《桂林山水》,固然要认识桂林山水的特点,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习如何旅游,要学习如何在旅游中发现美、感受美、表达美。

尊重语言文字,理解语言和文字的内在规定性,是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这一工具了解他人、进入社会和理解历史的必要前提。我执教《桂林山水》第二课时,从检查字词入手,紧紧抓住文字语言分析,引导学生深入作者内心,体会作者的感情,观察、学习作者理解和表达生活的方法,口头交流游记的写作思路,目的就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获得前人的经验参照。

在《桂林山水》中,作者超越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简单结论,用自己的眼睛发现了桂林山水独特的美。而对于学习《桂林山水》的学生,又该怎么办?答案也在超越不仅超越桂林山水甲天下,也超越漓江的水静,清,绿,桂林的山奇,秀,险用自己的眼睛就是对文本和作者的超越。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意识到,以后在旅游中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美,用自己的声音表达美,获得自我发现和自我表达的愉悦。

二、教学现场

一、检查阅读和字词掌握,学生表现很好。

二、感悟文本内容

师:请大家看课文的第一句: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板书:甲天下)这是谁的说法?

生:人们说。

师(在甲天下前加上人们:):作者是否同意桂林山水天下第一?

(师板书:作者:?)

生1:在这里,作者是相信桂林山水天下第一的。但是作者没有直接表明,而是用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种方法来说明桂林山水甲天下的。

生2:我也认为,作者是相信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因为在第二、第三自然段里面虽然没有直截了当地说出来,但在描写山、描写水时暗示了桂林山水甲天下。

师:请你读一读的文字,大家一起想一想,作者想说什么?

生: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

(学生还是坚持认为作者的意思是漓江的水比大海和西湖的水更好)

师:作者的意思是漓江的水超过了西湖和大海的水?(生犹豫迟疑)有的同学在犹豫了。大家再看一看书,这里是不是说漓江的水天下第一?

生:我觉得,作者并不是说大海和西湖的水比不上漓江的水。他看见过大海,也赏玩过西湖,却从来没有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意思是漓江的水很特别,它的水不同于大海和西湖的水。

师:这位同学的意思是,作者想说漓江的水很特别。漓江的水、大海的水和西湖的水是各有

生1:各有千秋。

生2:各有特点。

(师擦?板书:有特点)

师:作者认为桂林山水有特点,是什么呢?作者从几个方面描述了桂林山水的特点呢?

(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桂林水的特点,山的特点,山水结合的特点以及作者的表达和写法)

三、体会作者情感

师: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作者发现了漓江的水静,清,绿,桂林的山奇,秀,险,游桂林山水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些特点。想一想,作者有了自己的发现以后,他会是什么心情?

(生纷纷发言:激动、赞美、兴奋、自豪)

师:为什么自豪?

生:因为他发现了。

师:发现了什么?

生:漓江的水静,清,绿,桂林的山奇,秀,险。

师:我们现在来读一读第一句。读出作者的心情。

(生读)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