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课堂教学往往需要考虑如何组织课堂辩论。规模大的辩论赛,经常搞根本不实际;可是采用问答法,又会使辩论徒有其名,经常变成老师问学生答,指哪打哪,别说辩论了,连讨论的氛围都很难形成。
小型的课堂辩论,对于活跃语文课堂、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研读辩难的能力,是很有价值的。所谓小型课堂辩论,就是介乎于辩论赛和讨论之间的一种活动形式。我认为,这种形式最适合语文课堂组织了。
那么,如何组织小型课堂辩论活动,才能使其更有效地发挥作用呢?以下方法,可供参考。
一、选题
组织辩论,选题很关键。针对小型课堂辩论的特点,选题不宜太艰深(复杂的选题不是不可以搞,那种选题就该采用辩论赛的方式了),但也要有一定的深度,以便学生有研究阅读的兴趣。因此,选题范围最好是跟课本紧密联系,比如挖掘人物形象的差异性,对文章感情基调争鸣等等。选题还应力戒单调平板,一定要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而且结论一定要多样化,惟其如此,才会有辩论的可能。
比如,学习《雷雨》,就可以组织一个小型的课堂辩论活动,辩论题目可以设计为:周朴园对侍萍有没有真爱?
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个辩题,首先可以激发学生探究争论的兴趣,有兴趣有热情,是使课程得以深入开展的前提。再者,此辩题能够引领学生探微索隐,无论学生持何种见解,其欲佐证自己观点,都必须从分析周朴园的个性心理入手,如此则必须研究剧本,前后钩联,品味台词背后的深蕴,咀嚼细节之处的滋味。
辩论的选题可以由教师确定,也可以采取征集方式,让学生自主选题,提交之后,分析比较,由师生共同确定。
二、策划
确定好的辩题抛给学生之后,由学生自主表决观点,按照观点异同,将全班学生划分成若干小组(原则上每组不超过10人,具体分组要视班容量决定),每个小组要确定一名组长,负责本组合议过程中研读、交流、讨论和总结等程序的组织工作。
小组合议采取课上集中与课下随机相结合的方式。课上时间最好选定在语文课的早读(或早自习)课上,以便于打破座位限制,各小组成员集中在一起,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因为是小型辩论,故只需安排一个课时的合议,未竟问题,需要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随机探讨。在课堂合议和课下交流时,各组学生也可以与教师交流意见。
通过合议,每组选出一名学生作代表,准备在辩论课上独立陈述本组观点,要求只许列讲话提纲,不许照本宣科。这名代表的选定,可以采取自愿与公决相结合的方法,提倡由本组最需要锻炼也最想得到锻炼的同学担纲而非是最擅长表达的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