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正确处理语文教学中的小与大

正确处理语文教学中的小与大

新课标指出:高中语文课程要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并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鉴于此,笔者认为高中语文教学应该是小语文和大语文相结合的教学,教学中要善于小题大做。惟有如此,才能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古人说,勿以善小而不为,语文教学中的小不可忽视。如果能敏捷地抓住小并巧妙地进行小题大做,一定会做出大文章来。具体地说,有如下几点思考。

一、关注文本小细节,实现阅读大目标

新课标要求学生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等五个方面获得发展。而实现这些大目标的最主要途径就是文本阅读,因此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小细节尤为重要。文本的小细节可以是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个小语段或者一个小问题等,由此可以放大,做纵深挖掘、透视。

1、识记文本词语,加强语文积累。阅读文本首先要从词语入手,夯实语文基本功的最重要一关就是词语训练。与其等到高考复习时去广搜词语,不如在平时的文本学习时注重积累。多年的高考题都在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字音字形识记、词语(成语)使用、文言实词意义理解、文言虚词用法辨析等内容基本来自教材文本。所以,抓住了文本中的词语,也就锁定了高考词语复习的范围。而且,结合文本的具体语境识记词语的效果更理想;同时也可以深化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这就需要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笔记本,通过查阅工具书对文本的新词进行音、形、意的整理。教师要定期进行检测以督促学生。学生能这样自觉积累,自然也会留心课外阅读中的词语、生活用词等;从而养成随时随处咬文嚼字的好习惯。这是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也是能受用终身的提高语文素养的好做法。

2、筛选文本关键句,注重整体感知。要想迅速走进文本,就必须从整体上把握文本,理清思路,概括要点。这里有以点带面的快捷做法略读文本,筛选关键句。这是长文短读的诀窍,学生只要找到了文本的关键句,也就基本读懂了文本。关键句可能是文眼,也可能是总起句、主旨句、结论句、过渡句等。关键句出现的位置有时很明显,在段首、段尾或独立成段,会有总之、由此可见、但是等一类提示语;而有时又比较含蓄,特别是在散文和小说中的关键句可能会隐藏在写景的语段或人物对话中。教学中如果能坚持指导学生从筛选文本关键句这一细微处做实,那么学生的速读能力、阅读效率就一定会得到提高。

3、品味文本精彩处,提升鉴赏能力。王尔德说过:作品一半是作者写的,一半是读者写的。这就需要读者对文本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在文本教学中则要求教师引领学生品味文本精彩处,或揣摩其语言之妙,或感受其形象之美,或体会艺术手法之灵活等。文本呈现给学生的是一张网,领悟能力低的学生有可能会被网住而混沌不清;只有通过品味文本精彩处授之以渔,才能收获并品尝网鱼之乐。文本的精彩处可以是小说中的一处人物个性化语言,可以是散文中的一处景物描写,可以是诗词中的一处炼句,还可以是一个标点特殊使用等。例如,教学汪曾祺的短篇小说《鉴赏家》时,学生对有味儿的语言特别欣赏,越读越觉得只有叶三才能说出紫藤里有风、这是一只小老鼠这样的话语,对汪曾祺高僧只说平常话的白描式语言功力钦佩之至。由此,学生爱上了对汪曾祺其他小说的阅读,同时也影响了学生对清新、自然文风的审美追求和对恬静、淡泊的人生价值取向的肯定。

4、填补文本空白处,发展想象能力。好的作品总是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会留下一些空白,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文本的空白看似无(小得看不见),然而这空白是无声处的惊雷,是千林万壑,是千山万水。所以,要理解文本的深层意蕴,挖掘文本的人文内含,就需要填补文本的意义空白。例如,教学《最后一片藤叶》时,就可以让学生去填补这种空白。小说对老画家如何画出他的杰作着笔不多,可在课堂上让学生在阅读中展开想象,合理地补写出老画家画藤叶的情景。在补写中,学生不仅能体会到老画家的人文情怀,更能以自己的心灵展开与文本的零距离对话。有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续写、改写文章的部分语段,或者写一点读后感,或者做一点比较阅读、延伸阅读;这些补白练习都是创造性阅读的有益尝试,都能很好地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5、探究文本有疑处,培养思辨能力。针对文本的有疑处而进行的探究,可以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处在一种紧张、积极、活跃、兴奋的状态;能逐步形成一种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并且还能激活以前语文学习中的知识储存,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进行多元化的综合学习。例如,在教学《项链》一文时,学生揣想玛蒂尔德还应该有更多的人生选择。于是,教师可相机诱导学生以‘假如我是玛蒂尔德’为话题说一段话。学生众口纷纭,见仁见智。其中一个声音特别响亮:假如我是玛蒂尔德,我会以青春美貌换取梦想的人生!一石激起千层浪,于是,学生联系还项链以后的情节,重新走进玛蒂尔德的世界,俯而读,仰而思。最后,有学生喟然长叹:豪华的生活的确令‘我’十分神往,但它不值得‘我’拿出全部情感和人生尊严去下注。丢项链后,当青春美貌和人格尊严这两个砝码摆在人生的天平上,‘我’愿意放弃美丽,选择尊严!话音刚落,全班学生掌声如雷。其实,探究疑问处,不需要什么标准和权威,需要有不同的声音;需要从容地享受阅读的过程。只有这样,每个学生才在阅读教学的有我之境里意识到自我的存在,从容地培养自己的思辨能力。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