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建国以来中学文学教育述评

建国以来中学文学教育述评

20世纪50年代一段时间中学语文实行文学、汉语分家,文学教育很受重视。由于某种原因,60年代文学课销声匿迹。80年代以后,中断的中学文学教育得以延续,并突出强调文学鉴赏。此后文学鉴赏能力被列为中学语文教学的能力目标之一,与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并提。2000年颁布的试验修订版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又有新意,从语文素养审美情趣审美能力文化品位积累、感悟、熏陶等字眼看,隐约见出一种趋向,即文学教育、文学鉴赏教学的地位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受到重视。

然而应该指出的是,五十多年来的文学教育的发展状况不是很令人满意的。50年代的文学教育体现了理论的系统性,但那是在学习苏联的情况下实施的;80年代的文学鉴赏教学又是在缺乏科学研究的情况下进行的;今天的文学鉴赏教学,仍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语文教学的其他方面(如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的探讨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独有中学文学教育理论和文学鉴赏教学理论的发展呈平滑移动状态,不见升攀、突进之势。在语文教学改革加速发展的今天,这片园地何时才能一扫沉寂,开垦出美丽的新春?

一、50年代:开山启林,建立宏大完善的文学教育体系

50年代学苏联,中学语文教学在一段时间实行文学、汉语分家,初中有汉语课和文学课,高中只有文学课。文学教育虽然处于草创阶段,但工作做得认真细致。既有文学课本,还有文学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对教材和教学都作了非常详尽、周密的安排说明。然而总的说来,文学教育体现的是意旨宏阔的教育观,即将文学课当做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新人的一种手段。

初高中大纲开篇就是:文学反映社会生活,是帮助年青一代认识社会生活的重要手段,是对年青一代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有力工具。正是这种教育观的体现。而这种教育观的实施,又是从文学教育和文学教养两方面进行的,是以教养为手段达到教育的目的。

初中文学教育的任务有: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培养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培养共产主义道德,特别是爱国主义精神,共产主义劳动态度,集体主义精神,自觉地遵守纪律的精神,爱护公共财物和坚韧、勇敢、谦逊、诚实、俭朴等品德,热爱祖国语言和文学的感情;提高认识能力,发展想像能力;培养正确的审美观点,特别是对社会生活的明确的是非、善恶观念和热烈的爱憎感情。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