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汉字全息高效教学法提高了汉字教学的文化品位

汉字全息高效教学法提高了汉字教学的文化品位

新华网北京7月1日电一场别开生面的汉字全息高效教学法观摩会日前在北京市万泉小学举行,来自北京市崇文小学、万泉河小学和万泉小学的师生们用生动活泼的方式演绎了汉字教学的魅力,赢得了众多教育界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

汉字全息高效教学法的发明人是萧启宏教授,他历经20年的潜心研究,发现每个汉字具有字形藏理,字音通意的总规律,汉字之间具有同形同宗,同音意通的总联系,在此基础上,他发明了汉字全息高效教学法,2001年开始在北京崇文小学、万泉河小学等学校开展了课题试验工作,受到了学生、家长、教师和学校的热烈欢迎,增强了汉字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起到了增效和减负的作用。

崇文小学三年级学生黄姣姣小朋友告诉记者,汉字全息高效教学法使汉字学习变得非常生动、形象、有趣。她举例说,比如矛盾的盾,从厂从十从目,厂就相当于盾牌,十代表盾牌后面的把手,而目就是人的眼睛,这个字说明人为了保护自己、消灭敌人,拿着盾牌只露出自己的两只眼睛。这样学习汉字,记得牢,忘不掉。

北京市特级教师杨丽娜说,现在教育部制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识字量从2500个字增加到了3000个,这对教师识字教学改革提出了新任务,对教师自身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萧启宏教授发明的汉字全息教学法使汉字教学有血有肉,有情有感,使抽象与具体、哲理与艺术得到高度的统一。让小学生多掌握500个汉字,不是简单的量的增加,它将大大开拓学生的眼界,使学生更多、更早地接触中华民族的文化宝藏。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主任、全国小学语文学会理事长崔峦等专家学者高度评价了汉字全息教学法,认为它提高了汉字教学的文化品位。萧启宏教授的贡献在于,循着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的思路,还原汉字的字理,采用十六字诀的形式,逐个解读常用字,体现汉字的表意性,加入汉字文化内涵,可以收到识字明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目前,汉字全息高效教学法已列入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萧启宏教授领导的北京东方文星汉字研究所正致力于推广这一项目,现在已编写出版了与新《语文课程标准》配套的《识字卡片》、《汉字开智之路》系列教程和启宏全息码全汉字系统。(完)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