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语文常谈》第2章:从绕口令说起

《语文常谈》第2章:从绕口令说起

2 声、韵、调

从绕口令说起

有一种民间文艺形式叫绕口令,又叫急口令,古时候叫急说酒令。例如,(1)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儿,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儿;(2)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扁担偏要板凳让扁担绑在板凳上。这种话说快了准会说错字儿,比如把葡萄皮儿说成皮条蒲儿,把扁担说成板担,把板凳说成扁凳。这就叫绕口。绕口令为什么会绕口呢?因为这里头有双声、叠韵的字。

什么叫做双声、叠韵?用现在的名词来解释,双声就是两个字的声母相同,叠韵就是两个字的韵母和声调都相同。(如果不是完全相同,而只是相近,就只能叫做准双声、准叠韵。也有人不加分别。)刚才那两个绕口令里的双声、叠韵关系,可以这样来表示:

上面用横线连接的字是双声,底下用横线连接的字是叠韵。双声和叠韵的字都是字音一部分相同,一部分不同。把许多这样的字安插在一句话里头,说快了就容易串。

古人很早就发现汉语字音极容易发生双声、叠韵的关系,因而在语言中加以利用。例如古代有大量的联绵字,或者是双声,或者是叠韵。双声的像留连、流离、辗转、颠倒、踌躇、踟蹰、踯躅、嗫嚅、鸳鸯、蟋蟀。叠韵的像逍遥、猖狂、绸缪、优游、蹉跎、逡[qūn]巡、彷徨、徘徊。现代的象声词也大都利用双声、叠韵关系,例如丁当是双声,当郎是叠韵,丁令当郎是又有双声又有叠韵。双声、叠韵的最广泛的用处是在诗歌方面,一会儿再谈。现在且说双声、叠韵在汉字注音方面的利用。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