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多余的话: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多余的话: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自《荷塘月色》问世以来,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使多少人空耗精力去探究那不宁静中的内涵,大有循此即可获全文主旨之意。在多元的当下,更有人自觉不自觉地从非文学的视角进行解读,以致影响了对全文的整体关注。

如果回到文本,尽可能摒弃写作背景情结,笔者以为《荷塘月色》的开头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一句可有可无的话,甚至可以说是一句多余的话,我们不必在它上面花费太多的精力。理由如次。

一、并非必要交代的借口

一直以来,此语被当做文眼,近年有人以为是关于写作缘起的交代。事实上,它虽是全文的第一句,但也是第一小节的第一句。我们可以把它放回到这一节中看,这一句实际上只是交代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的一个理由,而出去的理由不止这一个,而紧接着第一句写的今晚是满月,圆月之夜,荷塘总该另有一番样子,是吸引我出去这一行为发生的真正动因,这也是扣住荷塘月色这一题旨的。今晚月亮很好,心情也应该不是太差,有雅兴赏月,去荷塘也该是欣然前往的。

从全文看,绝大部分论者都说我去荷塘的目的是为了消解不宁静。这实际上只是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出发所作的不无武断的揣测而已。虽然我们从全文可以看出我在赏月观景过程中,心里是有所波动的,但那更多的是由景引起的。换言之,我神往于今晚满月的荷塘,而满月的荷塘虽事实上给我以心理影响,但我并不是要受影响而去荷塘。这话说得有些别扭,但事实上不宁静仅仅是一个让自己出去的借口之一,在后文中再也没有交代。

退一步说,这不宁静是相对于宁静来说的,相对于宁静,心中有愁、有怨、有恨、有愤是一种不宁静,而心中有喜、有乐、有牵挂,同样是一种不宁静。如果真要如不少论者所说的颇不宁静是因为政治或家庭的大事,在这月圆之夜,怎么有心思去荷塘,怎么能够这样静静地赏景呢?或许有人会说,我是在赏景中慢慢平静下来的,但笔者认为,真要是颇不宁静的话,是很难宁静下来的,更不可能如有人说的后面还有出静,这是把人的心理过程简单化的理解。

在程度上,颇不宁静自然是非常不宁静了,但这颇不宁静往往是因人而异的。联系后文看,如果这颇不宁静也如参考书所言是淡淡的忧伤和淡淡的喜悦,这不矛盾吗?程度如此之深,还用了颇不。可见,从全文看,并非颇不,它只是从自己心里感受上说今晚出去的一个借口而己,而这,读者读完全文自然明白,因而作者不必这样明白地交代,它是可有可无的。

二、太过直白的硬伤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在 这→点上该是公认的。此文景物描写细腻、精致,这是→种典雅而沉醉式的描写,内中之情无论是什么,给人的印象倒是淡淡的。但是被武断地认为最能表达作者感情基调的语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却是理性立场上的清醒表达,与荷塘月色的描写乃至全文的氛围极不协调。虽然我们常常对应考的中学生强调应试作文要在开头就点题这样的说法,但对一位散文名家来说是不适宜的。怪不得余光中先生在评朱自清散文时,特别提到《荷塘月色》第三节,说这一段无论在文字上或思想上,都平庸无趣,里面的道理,一般中学生都说得出来,对于一般中学生都说得出来的东西,就用不着交代太明。

一般来说,所谓经典,除了能经受文学史时间的考验,也在于能为阅读提供多种可能。读完《荷塘月色》全文,对其赏景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一般读者都能感觉得到,也就不用点明是否宁静这样的话,这样定调还限制了读者的想象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无疑是一处硬伤。

三、首尾圆合的赘余

对《荷塘月色》的结构,多有称颂,说其回环照应,首尾圆合,天衣无缝。这样评说,

大致是可以接受的。

问题是,当我们读至尾而回顾首时,即可发现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其实是多余的。

结尾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己睡熟好久了。这一结尾照应的是第一节第一句话以外的语句,同时,在叙述中文章戛然而止,给人留下无穷的遐想,耐人寻味。前后对比,显得文章的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很突兀,心里怎样,赏景前怎样,赏景后怎样,没有必要向别人交代太明。

我们还可以用巴金先生的《灯》之结构来比较。

巴金先生在开头没有定调的话,虽然我们在文中倒似乎可以读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意味。《灯》的开头第一句即是我半夜在噩梦中惊醒,感觉到窒闷,便起来到廊上去呼吸寒夜的空气。于是看见对面傍山建筑的几号房间里射出来几点灯光,然后作家想起了许多灯的传说和往事。结尾写道:

在这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我想着想着,不觉对着山那边也微笑了。

虽然文章的写法可以多种多样,我们也大可不必厚此薄彼,何况在大师之间。但我们又大可不必放弃在比较中品评、在品评中提高自我的权利。

综上,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一句,可以看作可有可无的话,虽然我们大可不必把它删去,但我们在读解或教学时,大可不必把它当作探究的核心。

在教学中,笔者曾做过不同的尝试。一是去掉文末的写作年代且不向学生提供写作背景,学生潜心文本,读解也较顺利;二是去掉第三段,学生把握的主旨更多地倾向于悠闲之类的感觉;三是把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去掉,学生的读解几乎不受影响,这也算是一个此句可有可无的一个佐证吧。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