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课外拓展阅读

课外拓展阅读

教完课文后,给学生读以下两个故事,切实做好第一学段的课外阅读。

1、怀素练字的故事 怀素(7257

8

5)是唐朝有名的和尚。他从小入庙出家,可他始终坚持了对书法的爱好,并曾拜著名书法大师颜真卿为师。但他的书法主要成就却不是楷书,而是草书,尤其是狂草。他的代表作《自序帖》可谓草书史上的典范之作。

成就的取得,是他长期坚持不懈地练习的结果。能有这样的结果,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僧人的本职是事佛、坐禅念经,要练字,就要把分分秒秒的休息时间全占满。这一点,怀素完全做到了。

他的毅力是令人赞叹的。 练字还需文房四宝俱全。寺庙中的生活本来就是清苦的,买笔买墨就得不少钱,还哪有钱去购买砚台、纸张呢?可这并未难住怀素。他想方设法自制了代用品。

先是找来一个木盘和一块木板,涂上漆,当做砚台和练字板。天天磨墨,天天写,墨干了再磨,磨完再写;写完就擦,擦净再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硬是把木盘磨漏了,木板擦穿了。 练字离不开笔,怀素对笔十分爱护,每写完字都把它洗得干干净净。

他没有合适的盛水器皿,便就地取材;到屋外的一个小石头池子里洗笔,拿它当了笔洗。日久天长,池子里的水全都变成了黑水。人们就叫它墨池了。 怀素就是这样努力创造条件,勤习苦练,终于练就一手用笔盘旋、狂放,变化繁多而又挥洒自如的狂草,由一个爱写字的小和尚成为一名值得效法、赞颂的书法大师。

2、种蕉练字的杰出少年  唐代大书法家怀素以狂草而闻名于世。怀素出生在贫苦农民家庭。小时父母无力养活他,把他送到庙里当和尚。怀素自幼喜爱书法。

他白天念完经,干完活,不管多忙多累,总要抽时间练习写字。写字需要纸张,可他没有钱买纸。一天,他看见院里芭蕉的宽大叶子,这不也可用来写字吗?他立即从窗户跳出去,采来一张芭蕉叶,用墨笔写上字。可是,叶子上的字立即变成小墨珠,不成字形了。

酷爱书法又善动脑的怀素,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试验,终于找到了去掉芭蕉叶面上蜡质的方法。绿纸写字成功了!他高兴得好几个晚上睡不着觉。 可是寺庙里的芭蕉不多,绿纸眼看要用完了。于是,他有空就在寺院里和寺院外的空地上栽上芭蕉。

后来,只要看到哪有一点空地,不论是路旁、塘边,他都要栽上芭蕉。先后种了上万棵,这样,他再不用为缺纸发愁了。他每天起早摸黑,精练书法。几年后,写过的芭蕉叶已能堆成一座小丘。

 怀素精益求精,向名师求教,从家乡挑着担子,千里迢迢,步行到京城长安(今西安)向大书法家颜真卿求教。经过颜的指点,他终于写出一手好字。毛泽东的书法也受到他许多影响。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