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It'sbecutiful!引起的
语文课上,学生正在自由朗读《莫高窟》: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
读了第二自然段,你觉得彩塑有什么特点?文中是怎样具体描写的?四人小组交流。老师这样提问。
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有慈眉善目的菩萨神态安详。
老师因势利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谁来读读这段话,读出它们的特点。
学生饱含感情地朗读了这一段句子。听了她的朗读,同学们想不想亲眼看看这些彩塑?(多媒体演示)
看着这一尊尊工艺精巧、造型美观、形态各异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称赞。想象一下,如果你是游人中的一员,你会怎么想怎么说呢?老师借机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所有的同学积极踊跃的举手,各抒己见。
中国人真了不起!一个学生站起来说。
我们真不枉来此一行。另一个学生也站起来说。
虽然中国的文化要比古埃及晚一些,但他们的想象力可以与古埃及相婢美,在金字塔只能看到狮身人面像。班内的另一学生即兴说道。
学生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他们努力感受莫高窟的神奇魅力,并尽可能的联系生活、捕捉对生活的理解。所有的学生各抒己见,并有一位学生说出了令人称道的:It'sbecutiful!
看到游客们惊诧兴奋的神情,听到他们发自肺腑的赞叹,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该感到由衷的自豪和骄傲,请带着这样的心情齐读第二自然段。
学生们充满自豪之情地朗读了这段课文。
[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语文教育特别珍视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读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简单地应付学生对莫高窟的独特情感体验,凡是言之有理,得到了大多数学生认可的,教师都予以尊重。教师也没有按照早已设计好的教案框定学生的思路,当学生发出发自内心的赞叹时,教师都予以肯定。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饱含激情的朗读悟出课文语言的精妙。让课堂充满了生成的生命活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